臂丛神经阻滞中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探讨

时间:2022-10-30 11:36:58

臂丛神经阻滞中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中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效果, 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麻醉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待麻醉成功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酚静脉滴注;研究组给予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疼痛效果、患者对麻醉措施满意度等情况, 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优良率为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患者OAA/S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异丙酚;雷米芬太尼;麻醉效果

本文将对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自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0例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从而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中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效果, 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麻醉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共选取6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进行本次研究, 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 年龄19~74岁, 平均年龄(45.67±2.19)岁。按照抽签方式将6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例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0.05)。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并准确定位后注入利多卡因(1.33%)及罗哌卡因(0.25%)25 ml, 待麻醉成功后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辅助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5 mg/(kg・h)异丙酚静脉滴注;研究组给予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滴注, 其中异丙酚给药剂量同对照组, 雷米芬太尼给药剂量为3 μg/(kg・h)。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疼痛效果、患者对麻醉措施满意度等情况, 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 2. 2 效果评价 ①麻醉效果。采用OAA/S法掌握患者麻醉过程中镇静程度, 共五等级, 即5分完全清醒、4分反应迟钝且语言较慢、3分大声或反复呼名有反应、2分轻推有反应、1分轻推无反应, 分数越低则镇静效果越好;②疼痛效果。采用VAS法掌握患者麻醉后疼痛反应, 满分为10分(即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根据分数情况判断镇痛效果:优为小于1分、良为1~3分、差为3分以上;③满意度。采用自拟麻醉满意度调查表, 掌握患者术中麻醉效果、疼痛程度、医护人员工作态度等满意情况,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2. 1 VAS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患者经不同辅助药物维持麻醉后, 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对比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优良率为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 且P

2. 2 OAA/S及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患者经不同辅助药物维持麻醉后, 两组患OAA/S及满意度评分情况对比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研究组患者OAA/S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 其特点为操作灵活、适应症多、术式多样等, 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常处于清醒状态完成手术。研究表明[1], 由于患者长时间保持手术易出现不适感, 且术中由于应激反应作用下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应充分给予镇静、镇痛药物, 以便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异丙酚是临床常用的臂丛神经阻滞维持物[2]。

雷米芬太尼属于新型U受体激动剂, 其代谢途径为血浆非特异性酯酶水解, 因此对机体肝肾功能未造成严重影响, 且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 患者经重复给药后体内未发生药物蓄积, 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等, 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臂丛神经阻滞维持物[3]。

本文研究表明, 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单纯使用异丙酚维持麻醉, 其镇静、镇痛效果并不理想, 患者对麻醉满意度较低;应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对臂丛神经阻滞患者进行维持麻醉后, VAS评分优良率为100.00%, 且OAA/S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高, 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与国内相关报道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对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采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 可显著提高患者术中镇痛、镇静效果, 提高手术疗效及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对麻醉措施较为满意, 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政通,江伟航,梁健华,等. B超定位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疗效分析. 河北医学, 2013,19(10): 1492-1495.

[2] 李鉴铁,吴增城,付茂庆,等.关节外科人体解剖学系列讲解(十二) 臂丛神经手术入路.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7(2):37.

[3] 茆顺翠.神经刺激器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7(21):2760-2761.

上一篇:学生三级量化管理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发挥教学目标的核心作用,提高“136”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