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对于现代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时间:2022-10-30 10:38:0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对于现代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摘要】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本文主要介绍了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评价,以及对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的现代性改造,最终得出乡村建设的评价及其目前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借鉴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12-01

一、乡村建设的概念

对于乡村建设,梁漱溟的解释为:总言之,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所在。其内容分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组织建设三项,其次序为:先讲乡村组织,次讲政治问题,又次讲经济建设,末后讲我们所可成功的社会。①江恒源认为,乡村建设是就一个农村或数个农村,划成一个适当的区域,依照理想的能实现的预定计划,用最完善的最经济的方法技术以化导训练本区以内的一切农民,使全区农民整个生活逐渐改进,由自给自立以达于自治,俾完成农村的整个建设。

二、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开展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原因

20世纪20、30年,由于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疯狂侵略、掠夺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北洋军阀及新军阀之间的战争连年不断,加上连续多年的严重自然灾害,致使中国农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农民生活状况的日趋恶化,一些爱国人士开始意识到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济乡村”,“复兴乡村”的乡村建设运动。

(二)对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

对于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评价主流。

第一个时期是与乡村建设运动兴起到衰落的同一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术界人士,对于正在全国各地发生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关注,而且展开激烈的争论,各抒己见,褒贬不一。一方面,他们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动机是给予肯定的,认为乡建人士的大多数都是抱着振兴农村,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到基层脚踏实地的工作,或多或少对改善农村经济文化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对乡村建设运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均表示怀疑。

第二个时期是建国后到“”结束前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则是完全否定,批判得一无是处。认为当年参加乡村建设运动就是参加了反革命活动;参加了乡村建设派组织的人,也被认为是参加了反革命组织而惨遭迫害。

第三个时期是改革开放,特别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才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他们在发展教育,培养农业人才,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等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21世纪以后,我国的农业建设更是突飞猛进。

三、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定位及其借鉴意义

(一)对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定位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首先是一场区域现代化的实验运动。各个乡村建设团体以一己之力,联合地方,在各地展开农村建设实验,初步确定了当地农村现代化的走向与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习俗的现代化进程。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还是一场教育革新运动。在中国教育发展广受诟病之际,晏阳初倡导平民教育,陶行知力行师范教育,职教社极力倡导职业教育,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寻找新的方向。②

(二)乡村建设对现今的借鉴意义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建设运动最终归于失败,但乡村建设所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及其献身乡村建设的精神,在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要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在各个乡村建设实验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晏阳初认为改造乡村必须由教育入手,主张用四大教育来改造乡村。乡村建设大体上都是由乡村教育入手,促进乡村的全面建设,以图最终解决中国问题。这种重视农村教育的理念,对于今日农村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二,乡村建设工作者通过多年的实验认识到,乡村建设运动要取得成功,其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投身乡村建设运动并成为其主力。梁漱溟曾指出救济乡村的关键在“农民自觉”,即“乡下人自己要明白现在乡村的事情要自己干”,使农民成为“解决乡村问题的主力”。③现如今,“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提高农民的个体素质,培养农民自觉,调动他们的生产建设积极性。

第三,乡村建设运动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要有外来的知识分子深入民间,与农民结合,起提倡和推动乡村建设的作用。

第四,注重科学技术,发展合作组织晏阳初在广泛科学的社会调查基础上,认为中国农村生计教育须达到两大目标:一是训练农民生计上的现代知识和技术,以增加生产;二是创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使农民能真正享受增加生产的利益。

乡村建设的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众多,加强农村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总和国力。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三农”问题丞待解决。对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的借鉴对于现在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注释:

①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②崔军伟,王瑞香.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2009(10).

参考文献:

[1]刘重来.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述略[J].重庆社会科学,2006(05).

上一篇: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临... 下一篇: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