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时间:2022-10-30 09:29:48

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课程标准在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逐步养成自学能力,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认为教材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出空间,不能只是一味地叙述知识,而应该在“设置疑问”“实验探究”“方法点拨”“科学归纳”“讨论交流”等不同的方面做出创造性的设计,这些要求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理念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学生应对终身学习社会、实现个人持续发展的基本素养。

怎样理解自主学习活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的需要、爱好、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从横向来说,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和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进行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如,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主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

从纵向来说,如果学生对于学习的整个过程都能够自觉进行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依赖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调控,其学习就不是自主的。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想学”的驱动力。

2.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让学生“会学”。学习策略有:分解目标、制订计划、管理学习时间、理解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过程中的情绪、评价学习结果等;学习方法有:做笔记、背诵、复述、列提纲、画重点、画示意图、做实验、分类、做小结等。

3.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学,并且给学生创设机会交流,展示个人学习的过程、方法、结果。

4.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如,记录自己尚未完成的学习目标、未能按时完成的作业、常做错的习题、好的解题方法等,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对学生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强化积极的自主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 湖北省汉川市福星中学)

上一篇:初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