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的研究

时间:2022-10-30 07:20:11

草原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的研究

摘 要:草原生态系统是草本植物主体生物群落和环境构成的功能统一体。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相比较而言,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人为干扰变为荒漠化地带。草原地区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草原思想观念和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反映着人与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草原生态系统的良好的维护,可以促进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反而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生态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此分析了草原生态系统,并探讨了草原生态经济的价值。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草原生态系统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草原地域自然生态变化中形成的,有规律的运行系统。草原部落、民族和氏族在草原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物质技术、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价值体系,形成了特殊的草原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是草原人民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形态。草原生物、草原类型和草原环境的多样性,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繁荣昌盛,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一、草原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概念

草原生态系统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草原生物与非生物间、生物和生物间以不断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形成相互依存、作用、制约的有机整体。草原初级生产者是禾本科植物,主要消费者是草食植物。除了人养家畜之外,还有大型食草动物和穴居啮齿类动物,例如羚羊、野兔、野牛和黄羊。草原生态系统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可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种类和生产力随着降雨量发生很大变化。草原生态系统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开放系统,存在成熟进展演替。

而草原生态经济是实现草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观和经济外在形式比较,存在相对稳定性。社会运行、个体行为和经济整体结构层面都受到了价值观制约。因此,草原生态经济受生态价值观引导,是人类社会、草原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的综合体。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草原生态系统基本要素为人、草和牲畜。除了基本要素外,还包括人口资源、环境资源、科学技术、资金和物资。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因为草原动植物的基因多样性,这也是草原生态经济形成的物资基础。

(一)人

人是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草原生态系统中人是能动主体,其余要素为客体。人和草原资源、畜种资源相配套,形成草原畜牧业。人口不但可以利用草原中的其他要素,也能破坏其他要素。人们放养牲畜获得生活所需和生产资料,但是肆意放牧会恶化草原环境。部分地区环境恶化和草原退化是因为人为滥牧乱采而导致的。如果人口再生产和草原经济相互协调、适应,人会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进展演替、良性循环。否则会阻碍草原生态持续、协调发展。我国草原退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和历史迁入农业人口量呈正比。牧区迁入的农业人口多,草原退化程度更为严重。

(二)草

草是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和形态特征的体现者和维持者。草本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能够利用太阳辐射把空气中的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它是草食动物的食物。牧草质量和净生产量决定了载畜量,影响到了畜产品质量。草除了为草原生态系统动物供给营养之外,还具有保温增湿、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的生态功效。

(三)牲畜

牲畜将草本植物的有机质变为人类可利用的有机质。牲畜可向人类提供奶、肉、毛、皮、蛋等畜产品。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牲畜是物化劳动的对象。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畜产品收益,会增加牲畜的数量。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域广阔,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植物生态群,有耐盐碱、耐寒、抗旱的基因资源。与此同时,形成了适应寒冷、干旱的蒙古羊、蒙古马和蒙古牛。草原牲畜的结构特殊性,是大自然适应性选择,也是草原民族实践经验总结。草原民族保护生物的习俗和生产实践的经验,促进了草原生态经济闪光内容。

三、草原生态经济的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绝对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草原资源大开发为主体的战略研究。因为草原牧区已不是原始区域,尽管人口密度与我国的其他区域相比要小一些,但绝大部分地区已达到了生态环境可承纳人口的饱和度;而且多年来草原生态经济的自然资源已被大量地开发利用,也正是由于粗放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等,才使资源大量破坏、生态严重恶化、环境受到污染,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逆行演替。所以,草原牧区的发展战略应该由资源转换为主体向市场导向为主体转变。既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富集,草原资源丰富以及劳动力价格低等比较优势,扬我之长;也要着力改变投资环境差与产业、企业、产品竞争力弱等的状况,补己之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社会总供给相对于总需求一定意义上的过剩以及加入WTO等,大力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企业及其产品,以企业利润的极大化与牧民收益的极大化为着力点。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既不能是传统的资源开发战略。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当经济增长主要基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时,其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起到负作用。草原生态经济的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不宜定得过高,更不要相互攀比。

草原生态经济是长期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牧民生活水准的经济,为了生存发展形成的认识人类社会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人与草原相互和谐。草原生态经济重生态,体现了人和草原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继承。

(一)生态伦理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关于生态伦理学有两大方面,一个是人和草原之间的道德责任,另一个是人对草原生态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前者体现了草原生态经济的精神层面,后者体现了草原生态经济的物质层面。

草原民族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独具特色,草原民族敬畏生命,他们尊重自然生态。草原人认为大自然是不可替代的,而这也是草原生态至今存在的主要原因。马背民族经济观意识到自然的伙伴关系和亲情意识。比如蒙古族大型祭祀会呼出“地母”、“天父”。在物质方面,游牧生产是经济形成的基础。游牧指的是四季轮牧,根据季节变化转换放牧场地。牲畜是自然中介,牧民明白牲畜和草原的联系。游牧生产是一种适应自然规律的生产方式,符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已经转为冬夏两季游牧。牧民们遵循着自然生态,不会因为个人利益破坏自然。蒙古族牧民用牲畜粪便作为炊事燃料,禁止在湖河中便溺和洗污物。

(二)制度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从无意识、自发到有意识、自觉,以制度规范固定而成。蒙古族的生态习惯法最为突出。蒙古族早期习惯法规定,族人不能挖掘草地、春夏狩猎和遗火。到了元代以后,蒙古成文法涉及了生态问题,并对盗猎和纵火者实施严厉处罚。蒙古族的民间法和国家法并存,使得黄金保护措施更加习俗化、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纠正人们不合理的行为规范。草原生态法是民间法的重要表现,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价值。

(三)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是互为因果、彼此联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得人们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作为复合大系统观察。意识到系统各部分的协调,才能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环境协调的发展方向。

草原生态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们认识和反映生态危机的表现。我国草原地带多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严酷的草原生态环境中,人们的生存发展较为严峻。人们在生态危机下了解了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草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和谐。草原生态经济中,游牧经济是主要内容,体现出了人、草、牲畜三个基本要素的发展问题。环境和发展相辅相成,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当做复合大系统,追求经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人、草、牲畜。三种基本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实现了草原生态的物质循环、生态循环和信息传递。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利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草原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维持着草原众多生命形式,并关系到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构成要素。为了恢复草原残存的生态系统,应当重视草原生态经济。将草原生态经济中的价值部分融入生态发展理念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屈虹,刘红云.草原生态经济的传承与挑战[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9).

[2]屈虹.传承草原生态经济 建设现代生态文明[J].北方经济,2012(15).

[3]盖志毅,杨志勇.论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C].中韩第三届荒漠化防治与草原保护研讨会,2006.

[4]张怀西.要重视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J].草原文明与生态和谐――生态经济高层论坛,2007.

上一篇: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风险检测 下一篇:浅析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