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30 06:57:34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高层建筑商品混凝土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运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的商品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入手,并对高层建筑的裂缝预防与控制、混凝土施工控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 混凝土 ;施工措施

1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的用地变得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的缓解城市建筑用地紧张的局面,大量的高层建筑开始兴起,从而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得以快速的发展。在国内高层建筑商品混凝土施工中,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保证高层建筑物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高层建筑中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坚持与高层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还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2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高层建筑的裂缝预防与控制。由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建筑裂缝现象,给建筑物带来了很大的质量隐患。裂缝产生一般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气候因素、施工技术、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一定的质量差异,从而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据混凝土结构的调查显示,高层建筑的混凝土裂缝在建筑工程质量隐患中约占4/5,而其他部位结构的裂缝则仅占1/5。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根据外部自然环境、天气状况、混凝土施工特点来控制裂缝现象,使混凝土达到质量标准。在混凝土施工中,往往是通过现场监管工作来加强裂缝控制,但这种做法并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常常是在裂缝已经出现后,才采取补救措施,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特点,运用有效的工艺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韧性及强度,加强对裂缝的预防,从而有效地控制裂缝隐患的产生,使高层建筑的整体效果与内部质量都达到较高水平。

2.2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①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比其他建筑较复杂,因此其需要较深厚的地基基础,以确保足够的承载力。这使得高层建筑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更高,同时,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所需的混凝土较多,在建筑施工中,应采用预拌泵送混凝土。②对于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浇筑,由于这些部位对混凝土强度及施工工艺的要求与其他部位有所不同,应当与有关单位具体协商后再进行。③在进行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施工缝留置与浇筑工作。

3 混凝土施工控制

3.1 严格把关混凝土施工材料。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强度等级等要符合施工规范。按照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专门的试验室对泵送混凝土进行配比。应用掺合料、外加剂配料等,通过不断调整,改善预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确保泵送效果。混凝土配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砂率,砂率高能够提高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但是如果砂率过大,当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时,则粘聚性反而下降,从而增加混凝土表面的裂纹。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随意改变配合比。

3.2 严格执行混凝土养护。对于高层建筑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量,应当建立完善的养护方案。要对混凝土的养护有足够的重视,从混凝土开始养护至养护结束,由专人负责。养护方案的建立要综合人员、覆盖、昼夜温差、水源等方面的因素,加强养护期的监督与管理,重视关键细节。养护期间,记录混凝土养护措施及现场养护的情况,及时发现养护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混凝土养护顺利完成。

4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

4.1 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倾斜或堆积的现象,浇筑混凝土时,应尽量确保一次浇筑到位。严格控制下料斗的操作,逐渐推动料斗,控制出料量,从而形成混凝土的带状浇筑。

4.2 尽可能避免混凝土斜层浇筑、大块浇筑,因为这样容易导致混凝土分离,特别是在新拌混凝土缺乏黏聚性时,更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对每次浇筑的厚度进行限制,宜采取分薄层浇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每次混凝土浇筑厚度应小于30cm,这样可避免因顶层混凝土过重造成底层空气不能逸出,而遗留在混凝土内部的空气常常导致振捣不全,,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缺陷。

4.3 尽量快速地浇筑混凝土,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约为15m3/h,浇筑速度应当与振捣速度协调,保持均衡。

4.4 降低入模温度。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温度不应大于32℃。必要时可添加制冷机组或采用加冰块的方式达到降温目的,确保混凝土入模时,能在标准温度范围内进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完毕后的内外温差,温差不应大于25℃。

4.5 混凝土振捣。振捣方法要正确,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振捣时间与振捣范围,防止过振、漏振,确保所有部位的混凝土都能得到充分振捣,振捣时间也不宜太长,以免影响到混凝土固化。为了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第1次振捣,在混凝土静置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振捣。控制振捣棒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确保插入深度在5~10cm之间;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泛出为止,振捣时间约为5~10分钟。

4.6 混凝土养护。为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失水出现裂缝现象,影响其耐久性及外观效果,应做好混凝土早期固化的养护,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其表面,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温层,保持较高温度。在夏季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受水化热与气温的共同影响,水分散发速度较快,为了避免表面出现裂缝等现象,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湿养护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喷水保湿养护,应不少于14天。

5 结语

混凝土施工对高层建筑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按照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的管理,尽可能减少混凝结构的收缩应力与热应力带来的影响,保证高层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J].门窗.2013,(01).

[2] 江平;浅析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0,(12).

[3] 何永添;浅析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

[4] 方敬浩;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21).

[5] 汪惠军,骆勇忠,王铁林;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的控制技术[J].经营管理者,2011,(08).

上一篇:探究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管理措施 下一篇:试论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