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探讨

时间:2022-10-30 06:57:01

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探讨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化背景下,要求高校对外开放与交流。交换生项目是高校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交换生项目的内容和特点,阐述了交换生项目对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化 交换生项目 交换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20-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得以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澳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1],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接受,并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开拓国际视野,吸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完善本国的教育体系。对它最简单的理解,是把它等同于一种活动,如不少欧美学者把它等同于“留学生生的派遣与接收,学者访问、学术交流活动等”[2]。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五个因素:“一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增开国际性内容;三是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四是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五是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学生的交流和互换,高校交换生项目以其安全有保障、费用相对较低、学生收益大等优势成为高校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

2 交换生项目概述

(1)交换生,又称学校间学生交流计划,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以提高不同国家、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为目的。从地域上看,可以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国内的交流。从时间上看,有长期和短期。从交换对象上看,可以是中学生、大学生或研究生。从形式上看,分为“派出”和“接收”两种。本文主要探讨国家间的大学交换生项目。大学交换生是在两所大学签署的校际学生交流的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两所院校互派学生到对方院校学习,常常为期一年或一学期,主要进行语言、专业、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学习。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两校间签署的协议进行学分的转换。

(2)交换生项目的优势及特点。

①安全有保障。高校间的交换生项目是按照高校间的协议进行的,从选拔学生到课程设置、学分互认、综合评价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程序,确保交换生的质量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②费用相对较低,学生受益面广。很多交流的院校都互免学费等相关费用,降低了出国留学的门槛,使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也可以享有出国学习的机会。

③时间衔接较好。学校一般都会合理安排交换学生回国后的课程,学业不会太受影响。

3 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

(1)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国际化人才。

通过交换生项目所搭建的平台,学生可以走出国门,亲身接触国外的大学环境,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体验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本专业,有利于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模式。在国外学习的同时,可以提高外语水平,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学术素养,培养创新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

(2)有助于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交换生项目是在高校间签署的协议下进行的,在院校间搭建了一个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平台,有利于高校吸收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例如:在教学安排上,教务部门需要参照国际惯例来实施学分、学历的互认,随之相应地要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培养交换生的同时,也会遇到不同于我国学生的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就要突破现有的管理模式的条框,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在创新中求发展。

(3)有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和管理队伍,与国际化教育接轨。

国际化学生的教育需求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注重师资的国际化比重,是高校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的管理者只有开阔国际化视野,了解高校教学科研活动规律,提高外语水平,增强综合素质,才能够适应教育和管理国际化的需要。

(4)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通过开展交换生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的开放程度,在交换交流的过程中展示学校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通过与国外大学,特别是积极争取与国外优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学校自身素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扩大知名度,为与更高层次的大学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可以吸引更优秀的外国学生来我国高校交换学习。

(5)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世界观。通过吸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我国大学学习,高校从教师到管理人员到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之外的不同影响,师生间、学生间通过学习和生活上的朝夕相处,会建立深厚的友谊,对异文化从陌生逐渐到熟悉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碰撞,虽然也会产生矛盾,但更多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和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建立不同民族间的信任和平等民主的世界观。

4 开展交换生项目应注意问题

(1)观念上重视交换生项目的开展。交换生项目是高校间合作的一种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还可以带动教师间的交流,管理者的交流,科研人员的交流等等,实现大学资源与理念的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使我们的大学教育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使我们的发展空间无限。

(2)完善学分认证制度。交换双方的学校在设置的课程、使用的教材、获得的学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学分认证体系,才可以在学校间建立可参照的课程指标体系,增强学生交换学习的目的性,促进交换生项目的发展。完善学分认证制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逐步制定、验证、协调和实施相关课程学分指标体系。同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

(3)拓宽交换生项目的合作渠道。不但要与周边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还要争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联系,互换学生。不但要学习借鉴拥有优势学科的国外高校的办学经验,还要积极利用我国高校的特色学科来吸引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向其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4-8.

[3] 刘贵华.教育国际化:21世纪的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11.

[4] 陈强,霍佳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观与效益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21-25.

[5] 秦洁,钟芳,蔡建英.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194-195.

[6] 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6):36-38.

上一篇:对中职学校创新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快速路交通拥挤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