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折射日本全球IT产业权重

时间:2022-10-30 05:46:13

大地震折射日本全球IT产业权重

里氏9.0级地震、大海啸还有之后的核恐慌,无论对于日本还是整个地球都堪称世纪大灾难,人类在承受自然惩罚的同时,也在反思我们对于自然的破坏和对技术的驾驭能力,思考人类究竟应该“顺天”还是“胜天”。

在同情灾难带给日本的伤害,敬畏这个国家在灾害面前的坚忍、无畏、秩序和智慧的同时,以苹果、惠普为代表的IT产业界也开始评估这次灾难带给整个IT产业的影响,同时也在重新审视日本在全球IT产业中的地位。

日本的《技术在线》网站上列出了部分在日本东部震区有生产研究机构的企业:索尼、松下、富士通、NEC、瑞萨、理光、日立、佳能、尼康、三菱、东芝、京瓷、TDK、尔必达。

这些公司除了日本自有品牌的产品生产外,大都还是某些技术或某些产品的核心单元或者核心部件提供者:NAND闪存、DRAM内存、半导体激光器、锂电池、打印引擎、光学镜头、SOC、MCU、电容、LCD显示屏、触摸屏、芯片封装技术和封装材料,这些都是手机、数码产品、家电产品、汽车电子、打印机、显示器、投影机、存储设备、PC、服务器、网络产品等产品中不可或缺或者是核心部件,地震造成的工厂停产、减产以及交通和物流影响,势必造成相关产品和部件的供应短缺,影响到产业链的下游,除了目前市场上的闪存等产品可能价格飞涨外,ipad 2同样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LCD屏幕、芯片制造等很多核心技术领域,日本仍然处于核心地位,韩国、中国(包括中国台湾)仍然在做配套或者组装。例如TFT-LCD面板生产,虽然韩国和中国的产能已经超过了日本,但生产中所需要的PECVD、溅镀机、彩色偏光片、曝光机等关键部件大部分或者全部被富士、佳能、尼康等日本企业控制。

上世纪60和70年代,日本IT产业在国家战略支持下,形成并储备了在半导体、芯片、显示、光学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势,使其成为了半导体、芯片和电子技术产业链的上游和核心,其外移或者输出的大都是配套或者组装等外延业务。所以虽然在今天的IT产业中,日本企业没有美国企业那么风光,但其在核心和基础技术及工艺上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反思我们自身,中国的IT产业还需要在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才能脱离产业链下游地位,而日本当年的学习态度和务实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太子龙徐建洪:善打“亲情牌” 下一篇:2011:金融信息化谋定而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