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与民族戏曲

时间:2022-10-30 05:27:08

民族精神与民族戏曲

摘 要:中国民族戏曲,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民族戏曲高扬的主题,人们乐于运用戏曲传诵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鞭挞那些背叛祖国和民族的败类。中华民族的刻苦耐劳精神在我国民族戏曲中有着充分而又精彩的体现。中华民族还有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美德。这也成了古今民族戏曲一个突出的主题。中国民族戏曲,也凸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革命传统,举其要者,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等等。民族戏曲要更好地宣扬和体现民族精神,必须解决科学认识民族精神和艺术表现民族精神两方面的课题。

关键词:民族精神;戏曲艺术;传统美德;革命传统;科学认识;艺术表现;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民族精神与民族戏曲,同属于民族精神文化范畴,但它们又处于不同的层面。民族精神是全民族精神意识的抽象和概括,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戏曲,则属于观念形态的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从这种意义上讲,民族精神一定会渗透和体现在民族戏曲之中,而表现和彰显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戏曲当然的使命和任务。

处于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今天,我们考察民族戏曲如何表现和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民族戏曲,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属于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历史、地理环境不同,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因而各有其独特的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世界各民族没有优劣之分,每一个民族都有在长期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精神。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生活在中国疆域里的各民族的总称。中国从有文字可考的商代算起,已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中华民族开发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不仅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大大加速了近代文明在欧洲的兴起。马克思称之为“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①。其他如农业技术,水利工程,建筑技术,铸铁、瓷器、纺织、丝绸等工业技术,航海技术,圆周率计算,丰富的天象记录,最早的天文仪器和地震仪器,比较准确的历法,地图学等等成就都是举世公认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认为:“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民族。在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多少英雄儿女,为保卫和建设我们的祖国,殚精竭虑,尽忠尽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在所不辞。古代传说中的禹,治水救民,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国时代的屈原,为了自己的国家“虽九死其犹未悔”。汉朝的苏武,出使异国,被流亡蛮荒之地,牧羊十九载,誓不失节。每当国家民族危亡旦夕,总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功昭日月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等。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战斗精神和英勇豪迈的爱国事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动人心魄的伟大史诗。爱国主义,也是几千年间我国人民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之一。“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都是全民族世代相传的警句名言。爱国主义强大的凝聚力,使得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仍能一直稳固地结合成牢不可破的整体,并一直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

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民族戏曲高扬的主题。在古典戏曲中,爱国主义名篇举其要者有:写岳飞故事的《精忠记》(明人传奇,作者佚名)、《精忠旗》(传奇,明冯梦龙作)、《续精忠》(传奇,明汤子垂作)、《如是观》(传奇,清张大复作);写文天祥故事的《冬青树》(传奇,清蒋士铨作);写屈原故事的《纫兰佩》(传奇,清周乐清作)、《怀沙记》(传奇,清张坚作)、《汨罗江》(杂剧,清郑玉作);写蔺相如故事的《渑池会》(杂剧,元高文秀作)、《连城璧》(传奇,清李玉作);写荆轲故事的《易水歌》(传奇,清汪光被作)、《宴金台》(传奇,清周乐清作);写苏武故事的《牧羊记》(明人传奇,作者不详);“借离合之情,叙兴亡之感”的《桃花扇》(传奇,清孔尚任作);明徐渭作杂剧《四声猿》中,有《雌木兰替父从军》,写传说中的花木兰故事,等等。

在我国久传不衰、妇孺皆知的爱国主义戏曲最突出的要数岳家军戏和杨家将戏。在近、现代流行的戏曲中,有名的岳家军戏就有《岳母刺字》(京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滇剧)、《战金山》(京剧)、《黄天荡》(徽剧、汉剧)、《岳家庄》(京剧)、《镇潭州》(京剧、川剧、汉剧、滇剧、徽剧、秦腔)、《挑滑车》(昆剧、京剧)、《锤》(京剧、秦腔、徽剧)、《金牛岭》(京剧)、《扫秦》(昆剧)、《牛皋扯旨》(滇剧)等。有名的杨家将戏有《金沙滩》(京剧、秦腔、汉剧、川剧)、《李陵碑》(京剧、秦腔、豫剧、粤剧等)、《清官册》(京剧、秦腔、汉剧、川剧等)、《五台山》(昆剧、京剧、川剧、湘剧、汉剧、秦腔)、《三岔口》(京剧、秦腔、汉剧)、《穆柯寨》(京剧、汉剧、滇剧、豫剧、川剧)、《杨排风》(京剧)、《辕门斩子》(梆子系统、皮黄系统各剧种)、《孟良搬兵》(赣剧、京剧)、《四郎探母》(京剧、秦腔、河北梆子、汉剧、湘剧、川剧)、《洪羊洞》(京剧、秦腔、汉剧)、《三关排宴》(上党梆子)、《雁门关》(京剧、秦腔、川剧、汉剧、滇剧)、《寇准背靴》(河北梆子、京剧、豫剧、晋剧)、《穆桂英挂帅》(豫剧、京剧)、《百岁挂帅》(扬剧)、《杨门女将》(京剧)、《挡马》(昆剧、京剧、淮剧)、《杨令婆辩本》(潮剧)、《杨八姐游春》(评剧、淮剧)等。

人们乐于运用戏曲传诵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鞭挞那些背叛祖国民族的败类。与千古流芳的民族英雄一样,戏曲中的爱国主义诗篇也能传诸百世而不朽。而每当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主义戏曲及其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成为抵御外敌的锐利武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戏曲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当时,田汉编写了借古喻今、宣传抗日的京剧历史剧《江汉渔歌》,梅兰芳根据徽剧、汉剧原有的《娘子军》、《黄天荡》等剧目改编演出了京剧《战金山》,周信芳演出京剧《明末遗恨》、《徽钦二帝》,各地戏曲团体上演《木兰从军》、《守湖州》和大量新编的救亡戏曲,都有力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中华民族是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的民族。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我们的祖先勤勤恳恳、含辛茹苦、治理了山川湖海,建设了城市乡村,创造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古代传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是我们祖先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写照。宏伟的万里长城,浩荡的古运河,则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创造精神的活见证。那在崇山峻岭之中,蜿蜒伸展的巨大城垣,都是凭一砖一石砌就;那连贯五大河流的运河,都是凭一镐一锹挖成;其间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其中又包蕴了多少聪明才智。还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许多精绝的古代艺术珍品,许多卷册浩繁的古代典籍至今仍然使人叹为观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中华民族的格言。立国,有卧薪尝胆,抱冰执火的故事;读书,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佳话;治学,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习艺,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之说。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水滴石穿,铁杵磨针。这些是中国人的成事之道。

中华民族的刻苦耐劳精神在我国民族戏曲中有着充分而又精彩的体现。许多描绘古代杰出人物的戏曲作品中,都显现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古训。春秋时代的百里奚颠沛流离,饲牛为奴,七十多岁才遇明君,官拜上卿,施展才能,是孟子都赞赏的“举于市”的贤人。(传奇剧本《记》,明张凤翼作。近代有戏曲《百里奚认妻》、《五羊皮》等。)战国时代的苏秦,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仍发奋努力,读书刺股,终于以“合纵之策”,六国封相。(宋元南戏《冻苏秦》,无名氏撰。《金印记》,宋元南戏,无名氏撰。)春秋时代的孙膑,遇害致残,被逼装疯,历经劫难,九死一生,终成著名军事统帅。(杂剧剧本《马陵道》,元或明初人作,姓名不详。传奇《天书记》,明汪廷讷作。传奇《七国记》,清李玉作。近代戏曲《孙庞斗智》等。)汉代的苏武威武不能屈,被放逐北海,牧羊十九年,历经饥寒困苦,坚贞不屈,终于不辱使命,持节返汉。(南戏剧本《牧羊记》,元人作,姓名不详。近代京剧等剧种《苏武牧羊》。)唐代的玄奘,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蹈险历难,终于取得真经回来。(元杂剧《唐三天取经》,无名氏作,故事与小说《西游记》不同。另有近代诸种根据小说《西游记》改编的戏曲剧目。)根据民间传说编写的杂剧剧本《朱太守风雪渔樵记》(元人作,姓名不详)中的朱买臣穷愁潦倒,砍柴负薪,仍然手不释卷,发奋苦读,写下了万言长策,终经贤达举荐,官至太守。有意思的是剧本中朱买臣为了言明志向,一口气就举了“板筑受窘,倪宽抢锄,宁戚歌牛,韩侯钓鱼,白起起于卒伍,苏秦挨冻,公孙弘牧猪,灌婴贩履,姜子牙歌市为屠,蟠溪为渔”等古人历尽艰难困苦成才的典故。根据史料与传说编写的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元王实甫作)中的吕蒙正,风雪寒窑,贫贱不移,凿壁偷光,苦读诗书,终于状元及第。除了这些专门表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篇目外,在我国民族戏曲大量篇目中都闪烁着刻苦励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光芒。孟姜女、赵五娘、王宝钏等更是我国妇孺皆知的坚苦卓绝的戏曲人物。

中华民族还有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美德。这也成了古今民族戏曲一个突出的主题。著名戏曲《赵氏孤儿》(元杂剧,纪君祥作),是我国最早传到欧洲的戏剧作品。剧中描写在奸佞当道的血雨腥风中,为了保护忠良之后――赵氏孤儿,公主托孤后自缢而死,将军韩厥放走孤儿后自刎身亡,程婴救孤舍子替换,公孙杵臼受尽酷刑触阶而亡。特别是程婴除了舍子救孤之外,还身负卖友求荣的骂名,并认敌为友与狼周旋,二十年后才使真相大白,铲除恶势力,声张了正义。这篇歌颂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正气篇,千古传唱不绝。元杂剧之后,明代有徐元据此改编的传奇《八义图》,清末有京剧《八义记》等,在近代戏曲中,京剧、秦腔、汉剧等许多剧种都有《搜孤救孤》的剧目。直到不久之前,豫剧《赵氏孤儿》,还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该剧还译成英、法、德等国文字,在世界传播。在表现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民族戏曲中,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侠(如明沈作传奇《义侠记》中的武松,明梁辰鱼作杂剧《红线女》中的红线,清末李钟毓编京剧《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近代京剧、川剧、湘剧《白水滩》中的青面虎与十一郎等);有专门爱打抱不平的书吏(如近代京剧、汉剧、川剧《四进士》中的宋士杰);有抗暴斗恶,义无反顾的平民(如清李玉作传奇《清忠谱》和京、昆剧目《五人义》中的颜佩韦、马杰、杨念如、沈扬、周文元);也有刚正不阿为民申冤的清官(如包公、海瑞、狄仁杰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水浒戏和包公戏。水浒戏在元杂剧中有高文秀作《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作《李逵负荆》、李文蔚作《同乐院燕青博鱼》、无名氏作《梁山五虎大劫牢》等;元明间有无名氏作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等;在明代流传的有李开先作传奇《宝剑记》,沈作传奇《义侠记》,许自昌作传奇《水浒记》等;在清代有金蕉云作传奇《生辰纲》,范希哲作传奇《偷甲记》,以及无名氏作传奇《清风山》、《金兰谱》、《大名府》、《虎囊弹》等。在近、现代戏曲中有《醉打山门》(昆剧、京剧、川剧、徽剧、滇剧、湘剧、秦腔等)、《野猪林》(京剧)、《林冲夜奔》(昆剧、京剧、川剧、汉剧、徽剧等)、《逼上梁山》(京剧)、《刘唐》(昆剧)、《乌龙院》(京剧、秦腔、徽剧、汉剧等)、《黄泥岗》(京剧)、《武松打虎》(京剧、高腔、川剧、滇剧、秦腔等)、《十字坡》(京剧、秦腔、汉剧、徽剧、川剧等)、《翠屏山》(京剧、川剧、汉剧、徽剧、秦腔等)、《三打祝家庄》(京剧)、《黑旋风李逵》(京剧)、《神州擂》(徽剧、汉剧、京剧等)、《燕青卖线》(吉剧)、《打渔杀家》(京剧、汉剧、秦腔等)、《艳阳楼》(京剧)等等。包公戏在元杂剧中有李行道作《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关汉卿作《包待制智斩鲁斋郎》、郑廷玉作《包待制智勘花》、无名氏作《包待制陈州粜米》、《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等;明传奇有欣欣客作《包龙图公案袁文正还魂记》、无名氏作《忠谏记》、《断乌盆》等;清代有无名氏作传奇《琼林宴》等;近现代戏曲中则有《秦香莲》、《铡美案》(京剧等)、《闯宫》(滇剧等)、《女审》(淮剧)、《乌盆记》、《奇冤报》(京剧、昆剧、徽剧、湘剧等)、《探阴山》(京剧)、《包公赔情》(吉剧)、《赤桑镇》(京剧)、《双钉记》(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狸猫换太子》(京剧等)、《断太后》、《打龙袍》(京剧、秦腔、汉剧等)、《铡郭槐》(梆子系统各剧种)、《生死板》(京剧、汉剧、滇剧等)、《轩辕镜》(绍剧)等等。

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传统还有注重气节、崇实、务本、笃行等等,这些在民族戏曲中,都有精彩的表现,不一一列举。

中国民族戏曲,也凸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革命传统。

上世纪20年代,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华民族的史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三座大山,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使之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逐步形成了丰富的革命传统。这些革命传统,在过去革命和建设的岁月中,曾起过巨大的作用,在今后仍将是推动我们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所形成的新的革命传统,举其要者,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等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把朴素的民族意识上升到革命觉悟所形成的精神境界。过去历史年代中常见的那种把社稷、江山和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尽忠报国思想,发展到为全民族全社会而奋斗的革命理想。过去常常表现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匹夫之勇”,变成了革命人民组织起来的集体力量。在民主革命阶段,为了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集合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面对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史诗。这种英雄主义,表现在为了人民利益,流血牺牲,在所不辞。、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彭湃、恽代英、、刘志丹、杨靖宇、叶挺、张思德、等等,是千千万万革命英烈的代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革命者震慑敌胆的《就义诗》。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不朽英雄。这种英雄主义,表现在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五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至今为世界人民所传颂的英雄篇章。在用革命精神武装的英勇红军面前,一切敌人、风雪、泥沼、饥寒、疲劳、伤痛、死亡,统统不在话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这种英雄主义,还表现在对黑暗势力、白色恐怖的蔑视与斗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不畏邪恶,为人民利益顽强争斗的杰出代表,同志称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②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烂摊子上,以前无古人的英雄气概,开始了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各条战线涌现出千千万万的英模。他们有为了祖国、民族繁荣富强而忘我劳动的模范,如孟泰、王进喜、郝建秀、王崇伦、向秀丽、赵梦桃、侯占友、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赵春娥、张海迪、朱伯儒等等。他们有为保卫祖国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如杨根思、、、、罗盛教、杨连第、杜风瑞、欧阳海、王杰、刘英俊、罗光燮、司马义买买提等等。他们有为振兴中华,奋斗不息的知识分子楷模,如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彭加木、蒋筑英、罗健夫、雷雨顺、栾等等。

自力更生精神。在我们这样一个从近代以来苦难深重的东方大国,搞革命和建设,到底靠什么?要使我们这样一个具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伟大民族,实现复兴,到底靠什么?近一个世纪的实践证明,归根到底,只有靠自己。一方面,我们不会也不可能依靠侵略别人来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也决不能靠依赖和乞求别的国家援助而生活。所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③这就是自力更生精神。这种精神是发扬光大我们民族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并把它放在我们民族近、现代所处的国际国内现实条件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成果。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所形成的自力更生的革命传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走自己的道路。我们曾经照抄照搬过别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做法,结果失败了。回顾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8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了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第二,依靠自己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事业,在世界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希望并且也切实得到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各国人民的多种援助,但我们决不依赖这些援助。我们依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我们依靠的是本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我们依靠的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发挥本国的一切力量。第三,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政党、民族、国家都不可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曲折。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犯过错误,甚至犯过使革命力量损失大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和像“”那样全局性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没有因此一蹶不振。最后,总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纠正了错误,继续前进,并且总是赢得更大的进步来补偿历史的曲折。历史证明,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党;我们的民族,是生机无限的民族。

艰苦奋斗精神。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面对物质条件的极端艰难困苦、自然灾害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挫折,发扬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以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锤炼了艰苦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概括。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千方百计地妄图扼杀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极度落后,物质条件的艰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红军长征,在敌我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孤战。几十万敌军前堵后追,红军几乎无日不走,无日不战。穿越危机四伏的敌占区,穿越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深涧激流,绝壁险滩,雪山草地,原始森林,红军将士衣衫褴褛,吃草根,咽树皮,硬是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任务,揭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在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也堪称艰苦奋斗的典范。据史料记载,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将军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之后,日军曾解剖他的遗体,发现胃里全是没有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这使侵略者亦惊叹不已。中国人民南征北战,用两条腿赛过了美式武装的反动派的汽车轮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一口炒面,一口雪,坚守着一个又一个阵地,这些都是艰苦奋斗的范例。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同样面临着物质文化条件落后的巨大困难。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在党的领导下,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种拼命精神,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一砖一瓦地奠定了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大庆人在荒无人烟的北国,天当房,地当床,在菲薄的生活条件下,夜以继日,为祖国打出了“争气油”。在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憋着一股气,咬紧牙关,勒紧裤带,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终于度过难关,获得转机。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克服经济和社会发展、工程建设、科学研究中遇到的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洪涝、冰雪、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硬是在国民经济底子薄、条件差、起步迟的基础上,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二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华民族在近一个世纪革命、建设的进程中所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还有“三大作风”、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等等。

中国民族戏曲的现实主义传统赋予了民族戏曲随时展而发展的生命力。从元代杂剧到明、清传奇,都有许多描写当代时事的剧目。辛亥革命前后,王钟声等编演的宣传革命的新戏,梅兰芳、周信芳等编演的时装新戏,也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或社会现实,表现了革命的或先进的思想。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了编演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和新的精神的戏曲现代戏的热潮。经过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国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戏曲现代戏不断发展,佳作叠出,终于形成了新编历史剧、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和现代戏“三者并举”的中国民族戏曲繁荣发展的崭新阶段。

大量的戏曲现代戏作品以全新的历史观观察时代,塑造新人,生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火热生活,凸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革命传统。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反映大革命题材的沪剧《星星之火》(上海沪剧团编演)、琼剧《红色娘子军》(广东琼剧院编演)、河北梆子《洪湖赤卫队》(河北梆子剧院编演)、赣剧《》(江西省赣剧院编演)、昆剧《红霞》(北方昆曲剧院编演)、京剧《杜鹃山》、《党的女儿》(北京京剧院编演)、评剧《红旗谱》(中国评剧院编演)、昆剧《琼花》(上海昆剧团编演)、昆剧《活捉罗根元》(江苏省昆剧院编演)、京剧《红色风暴》(上海京剧院编演)、京剧《红军远征》(武汉京剧院编演)、楚剧《虎将军》(湖北孝感地区广水市楚剧团编演)、湘剧《布衣毛润之》(湖南长沙艺术剧院湘剧团编演)等;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京剧《红灯记》(中国京剧院编演)、沪剧《芦荡火种》(上海沪剧团编演)、京剧《沙家浜》(北京京剧院编演)、吕剧《苦菜花》(山东省吕剧院编演)、京剧《节振国》(河北省唐山市京剧团编演)、晋剧《刘胡兰》(山西省晋剧院编演)、粤剧《驼哥的旗》(深圳市粤剧团编演)、淮剧《太阳花》(江苏省淮剧团编演)等;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有京剧《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院编演)、京剧《红嫂》(山东省京剧团编演)、锡剧《红色的种子》(江苏省锡剧团编演)、京剧《华子良》(天津市京剧团编演)、黄梅戏《江姐》(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编演)等;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有京剧《奇袭白虎团》(山东省京剧团编演)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有豫剧《朝阳沟》(河南省豫剧三团编演)、吕剧《补天》(山东省吕剧院编演)、京剧《焦裕禄》(山东淄博市京剧团编演)、京剧《圣洁的心灵――孔繁森》(北京京剧院编演)、豫剧《村官李天成》(河南省豫剧三团编演)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推动民族戏曲反映现实,张扬民族精神,鼓舞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而奋斗。其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戏曲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危亡的险恶形势召唤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投入战斗,也迫切要求各种文艺形式发挥作用,如何利用戏曲为抗战服务成为紧迫的实践问题。从抗日战争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即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戏剧界救亡协会歌剧部,继而又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在的直接部署下,先后在武汉和长沙组织了戏曲演员战时讲习班,分别成立了汉剧、楚剧、湘剧流动宣传队和平剧实验宣传队。田汉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的借古喻今、宣传抗日的戏曲剧本。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延安,由柯仲平、马健翎带领的陕北民众剧团运用秦腔、眉户等剧种声腔,编演直接表现陕甘宁边区人民斗争生活的新戏。在延安地区戏曲活动的影响下,活动于晋察冀地区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太行地区的部队剧团和胶东地区的国防剧团,以及新四军领导的苏、鲁、皖、豫抗日民主根据地,都编演了大量表现抗日斗争的戏曲剧目。这些抗日戏曲,以积极创新的艺术形式,直接表现血与火的现实斗争生活,张扬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新的革命传统,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为夺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国民族戏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而发端的戏曲现代戏不断发展提高,谱写了民族戏曲的时代新篇。

民族精神是在民族发生、发展的长期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现在和将来,民族精神必然还会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中华民族继承与发扬几千年来积累的优良民族传统和在近一个世纪时期以来积累的优良革命传统,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闪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认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精神文化代表的民族戏曲,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宣扬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号角。

民族戏曲要更好地宣扬和体现民族精神,必须解决科学认识民族精神和艺术表现民族精神两方面的课题。

科学认识民族精神,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学说,科学地总结我们民族的历史与传统,科学地分析当代世界进步与我们民族所处的地位,正确认识人类和我们民族的前途,从而确立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崭新的民族意识。我们尊重历史,继承传统,但绝不妄自尊大,因循守旧。我们承认落后,承认差距,但绝不丧失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我们既要有复兴中华民族的决心与热情,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推动现代化事业全面和谐协调地发展。

我们要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一切先进东西结合起来。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善于学习的民族,才能取得更大更快的进步。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我们主张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睦相处、平等发展、共同进步,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分裂。

我们还要把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克服民族的惰性结合起来。毋庸讳言,跟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良传统一样,各民族也都有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条件的局限而形成的不足与惰性。中华民族在长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创造过人类社会高度的古代文明,但长期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在中国也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吃苦耐劳的传统,但长期处于不发达的小生产方式之中,小生产者的观点和积习也是很深的。在我国近代历史中,各族人民有英勇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的光荣革命传统,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奴化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有广泛的影响。今天我们在发扬光大本民族优良精神传统的同时,必须坚决摒弃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各种落后的民族意识,必须坚决克服小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狭隘自私、因循守旧的观念,而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复兴、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崭新民族意识。

民族戏曲要表现和讴歌民族精神,必须遵循戏曲艺术的艺术规律。

戏曲是表现生活的艺术。无论是表现历史生活,还是表现现实生活,都要求作者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里坚称:“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可以清楚看出他对戏曲作品表现生活真实的重视。为此,他作了长期的积累与准备。孔尚任在少年读书时,就博采遗闻,准备写一部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戏曲。公元1686年,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出差淮扬,疏浚黄河出海口,到公元1689年冬天才回北京。这期间,他结识了明遗民冒辟疆、邓孝威、杜于皇、僧石涛等人。在扬州登梅花岭、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子矶,逛秦淮河,过明故宫,拜明孝陵,还到栖霞山白云庵访张瑶星道士。在回京后的冷宦生涯中,孔尚任继续搜寻遗情逸事。这一方面为写作《桃花扇》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也不断加深了剧作家对王朝兴亡和世事百态的感受和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孔尚任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三易其稿,终于写成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抒发自己爱国情怀的不朽名篇。

戏曲艺术又是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戏曲艺术表现和讴歌民族精神,必须通过其作品塑造的艺术典型来实现。本文中提及的古往今来的张扬民族精神的戏曲名篇,无一不是塑造艺术典型的成功之作。这些作品或者艺术地为一个个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立传,或者依据生活真实艺术虚构塑造一个个彰显民族精神的艺术典型。而民族精神在这些艺术形象身上显现出来的时候,会更形象、更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反之,如果作品标签图解,空洞说教,就会苍白无力。

民族戏曲又是具有综合性、意象性、程式性等艺术审美特性的艺术,它有符合中国民众审美情趣、审美习惯、从而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表现方法,应该说在表现和讴歌民族精神的时候民族戏曲有自己的特有优势。如京剧《挑滑车》,表现剧中人物高宠在抵御外来入侵战斗中的英勇无畏精神时,只有几句唱词,主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成套京剧武打程式、配以锣鼓音乐,给观众十分生动形象又具有震撼力的印象。戏曲化,是我们运用民族戏曲创作体现、讴歌民族精神的作品时,必须用心对待的问题。

用戏曲表现和讴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新暑期我们戏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期望有更多能称得上“时代号角”的优秀作品问世。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7页。

②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1页。

③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上一篇: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下一篇:将工程做成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