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30 01:51:55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也受到社会的普遍质疑。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通过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 问题 对策

一、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

遵循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规律,突出实用性,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就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但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些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没有突出这个特点,忽视了实务教学,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2.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相脱节

当前中职学校更多只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而用人单位却把专业技能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更看重员工积极向上的心态、诚实守信的品格和强健的体魄。由于中职学生在年龄、阅历上都难于将这一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用人要求就反映了中职学校教学的缺陷。

3.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传统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的独自表演,不少教师的授课方法缺乏艺术性,难以抓住学生的心理,上课手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并且,这种传统的单一方向的授课方式,再加上会计学科本身乏味的学科特点,学生很容易失去专业学习的兴趣,被动学习的后果可想而知。

4.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最大瓶颈

中职学生在实务面前难以上手,还得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的真账培训班,而从参加者反映的情况看,其实那些知识他们也是懂的,不过是不知道怎么用而已。为此,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开办会计咨询公司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实战的平台,压缩部分理论课程。

二、相关对策

1.专业教学要突破理论为主的教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重新理顺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突出专业主干课程,修改、处理甚至自编教材,使每一门专业课程既有理论介绍,更有实操方面的升华。同时,在模拟实习中心要设计与实际财务工作相似的会计管理内容,工作流程设计符合建账到会计核算、计算利润、编制会计报表等整个过程。通过实际操作,能帮助学生熟悉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使学生掌握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财产管理内容与方法,结账、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会计分析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等全部会计工作流程,切身体会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如果学校能开办会计咨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学生实习就更加理想了。

2.重视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可以尝试着寓教于玩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玩电脑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熟悉数字键区,为学习传票翻打奠定基础,肯定比用单纯指法练习效果好得多;如果学生总是喜欢玩,那好,我们也可以试着把学生带到企业里去,让他们去参观流水线,亲临车间、仓库、办公室等场所,让他们直接了解费用的生成和归集情况,也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讲究教学艺术

首先要让大多数学生听懂所讲的内容,并产生兴趣,要使学生看到每堂课收获的成果。其次要使学生有所知,而且还要有所思,做到重点内容要深入浅出地讲深讲透,一般内容和相关内容不必讲得太细,留给学生思考。再次,课堂讲授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方法。最后,要注意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教学效果尤为显著,因为它与实际工作情境相仿,上课如上班,学习氛围浓厚,更可贵的是有利于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4.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培养良好的就业观念

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确定未来职业方向,自觉地培育职业兴趣,合理制定职业目标和行动方案,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起来,学习效果将大幅提升。通过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教育,加强职业能力训练,更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今年笔者学校在高三就业班中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有效地减少了学生毕业前的诸多劣行,使他们更多地从自身条件和职业前景上选择工作岗位,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孙再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

[2]王旭.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2008(3).

[3]张.中职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才之路,2011(7).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木桶效应对中职班级管理的作用 下一篇:定语从句的命题角度及常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