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师”之困

时间:2022-10-30 01:12:05

“发展教师”之困

教育管理部门常常提及“发展教师”,力求以多种手段来推动教师成长。但是,教师群体的现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需要发展?所谓的教师发展是不是提升教育技能?抑或是德能勤绩综合考量下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教师是否在发展,是否会发展?“发展教师”是急功近利还是沽名钓誉?等等,问题众多,我们不妨追问。

就发展方式而言

“发展”的对象是“教师”,语词中“教师”是发展的宾语,处于被动状态。教育管理者往往用如下语词来谈论教师发展这个主题,如提高、提升、促进等等。但是,我们发现这些语汇的主动者都不是教师自身。从主动学习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师发展”对于触及教师内心的成长似乎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当然,如果这个“提”的施动者不是耳提面命的权威,而是教师主体,每一个教师由内心出发向自己秉承的教育理想攀登,才能使“发展”具有真正的价值。

但是,有多少“发展”不是某个督导的项目,而是教育者源于内心的教育理想而主动发起的自觉行动?很难说得清吧。

就教育环境而言

如果教育目标是行政命令下的检查条例,考核标准是全社会形成的唯分数论,那么,无论课程内容的大多数对于人未来的生活多么无用,无论教育的手段对遏制人自由的思想多么蛮横,无论考试分数完全不能决定人一生的幸福已成为多少人的共识,无论家庭社会对孩子们所受的磨难有多么痛心,无论求学有多么无聊……反观现状,仍然是灌输,仍然是提优补差,仍然是追逐重点,仍然是教辅泛滥,仍然是无视心灵、无视思维、无视自由、无视个人,仍然是全民不爱读书,不读书,没有学习的自觉,只有厌学的焦虑――虽然教育口号已经是“人本”!

乡村教师是有德行的,他们在意学生的生活、个性和思想,没有太多的教育方法和目的,也没有太多的考核评价和比对,他们获得了实质的发展,心灵的净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人本化的教育就在那里――因为他们常常是被权威环境遗忘的,是大山里“落后”的,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这“落后”倒反成就了真正的“人本”。

我们反思,是不是只有循规蹈矩的严格按照行政命令,专家指导来行事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依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只有能得到出题者标准答案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怀疑精神哪里来?创新哪里来?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

这样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环境,让一个个普通的教师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让教师研究什么?教育理想和现实间残酷的矛盾将永远使教师在发展中挣扎,这样的纠结如何让教师能够获得发展的自觉?靠个人内心的强大还是靠专家团队的支援?理想教育是一个口号,当一个专家提出一个口号,有一批人拥护之后,也许会成为一种力量,但也一定会有强有力的反对力量或伪支持力量――形式支持,实质是用以装点门面。

对于教师发展也是这样

要求教师发展,原因一定是教师的现状不符合某些标准和要求,发展教师,也即为了让教师达到某些要求。好比“权威”与专家设定了一些考题,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来对照回答,即便很有个性化的道理,因为它们不符合出题者的思想和设定的答题路径而被判错误――于是要求被发展。我们思考一下,那些不规范应答的老师是好老师么?他们“不合时宜”改变教材,改变教法,着力让学生自由思考,他们是好教师么?尊重教师个性发展,考试平均成绩低于那些有“模式”学校的学校是好学校么?注重实践锻炼,疏于考试训练的教法是好方法么?对于评价标准,我们都要考量。有时候,我们会很无奈,很多貌似很合理的人本的标准其实是用来做文章的,是用来喊口号的,是用来装饰的。如果真正的柴米油盐不会变成胡椒咖喱生鱼片,那么,发展的目的值得考量,结果更值得怀疑。

教育目标决定的评价标准也决定了教师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教师教法的选择,决定了教师研究的态度。但,社会的教育习惯已成痼疾。

这就是无奈的教育环境。教师发展和发展教师纠结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扭曲地生长。与其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不如研究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是病梅,让它如何生长?如果要长得符合专家的要求,就按照设计者的要求,沿着绑住的铁丝钢架生长,这就叫做“设计”。倘若按着自然向上长了,便是出轨,便是教育质量差了,这样的行为一定会被“修剪”掉。

成就思想,成就行为有其必要的保障――自由,是必须的环境;自觉,是必要的精神构件;自主,是必然的行动纲领。

可以说,“发展教师”让“教师发展”成为无望的幻想――“病梅”怎有自然生长的权利?

也许,我们更需要发展的是社会环境,是多元人生和多元成就的观念。我们该如何在教育环境中与我们的教育伙伴一同前行,才是发展的课题。这也许是戴着镣铐跳舞。但是,我们看到了痼疾便有了攻克的焦点,我们有了困惑,就有了研究的方向――期待着,教师自由发展、自觉发展,成就幸福的教育人生。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中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下一篇:微视频课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