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布控

时间:2022-10-30 11:32:47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布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在数学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美妙的课堂中学习数学。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课堂上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关系,心理距离就会加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当树立了平等、互尊的课堂,学生才能在平等中得到满足,在和谐中实现价值,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所以教师必须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转化为愉快的合作、平等的对话。数学的学习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

二、塑造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活跃的思维探究过程,要让学生善于了解自己、善于帮助别人,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新型模式。经过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是共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发展受益无穷。教师要转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呢?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识的进程等等,随时灵活调整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成功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

三、教学过程设计要轻松流畅

数学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时,要先让学生总览教材,感知本节的主要内容,把握本节概要,初步了解教材主线,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细观察分析教材,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分析思考中理解教材、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性,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提问、思考、解疑。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而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所以好的教学设计决定了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在这方面进行思考,尽量使自己的课堂有新意,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

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数学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对问题的思考,以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重复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自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行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开辟通道。例如教学“圆周角定理”时,教师要求学生画出一个圆,任意确定两个点,标出该段弧,作出该弧所对的圆周角、圆心角,再量一量角的大小,让学生重复几次。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迅速集中注意力,消除紧张的心理。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上升理性认识做好了准备,同时让学生产生了这样做究竟有什么作用的想法。这时教师提出:两个角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从而得到了圆周角定理。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善于动手、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平等、流畅、合作、丰富的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为主体和伙伴,学生心中有老师,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导师和朋友,既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思考与教育 下一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