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在企业的具体运用

时间:2022-10-30 07:40:03

税收筹划在企业的具体运用

税收筹划是基于不违法并且运用税收法律、法规以及财务会计政策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进行税收筹划实际上也是一个选择运用税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法规的过程。

一、对收入的筹划

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营业收入,选择适当的销售方式,控制收入的入账时间,是收入筹划的关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的,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这样,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可以将收入合理的归属所得年度,达到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利益。

对运输收入的筹划,也是当前企业关心的一个热点。其实,只要成立独立的运输公司就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当然,运输公司的独立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它要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等方面都独立于母公司,这样才能达到节税的目的。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对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如某职工每月工资800元,年终奖金15000元,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该员工年应交纳个人所得税2625元(平时每月工资不交税,年终奖金交税15000*20%-375=2625元),可企业如将年终奖金按月考核发放,则该员工年应交纳年人所得税1200元(该员工每月交纳15000/12*10%-25=100元,年交纳个人所得税1200元),筹划好薪金的发放时间对个人所得税额的影响很大,企业应当做好相关的筹划工作。

二、对成本费用的筹划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企业在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上,首先应考虑市场物价变化趋势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来计价,可以使期末存货成本降低,本期销货成本提高,从而使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相对的减少,减轻了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了税后利润;而采用先进先出法势必会增加企业所得税负担,减少税后利润。反之,当材料价格不断下降,采用先进先出法来计价,同样会导致期末存货价值较低,销货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达到“节税”目的,而采用后进先出法必将导致相反的结论。而当物价上下波动时,企业则应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可以避免因销货成本的波动,而影响各期利润的均衡性,进而造成企业各期应纳所得税额上下波动,增加企业安排资金的难度。当应纳所得税额较大,企业未有足够的现金时,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有的甚至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当然,如果企业正处于所得税的免税期,意味着企业在该期间内获得的利润越多,其得到的免税额也就越多,因此,在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时,应选择扩大免税期利润的方法;相反,如果企业正处于征税期,其实现利润越多,则缴纳所得税越多,那么,企业就可以选择减少当期利润的方法,减轻企业税负。(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合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同。

一般来说,在比例税制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税税率不变,则宜选择加速折旧法对企业较为有利。这主要是因为采用加速折旧法,使得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旧较多,而在后面的年份则提取的折旧较少,这样就可以使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相当于企业在开始年份内取得了一笔国家无息贷款。但是,如果未来所得税税率预计越来越高,则应选择平均年限法较为有利。由于延缓纳税收益与税率高低成正比,因此,在未来所得税税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往往会使以后年度增加的税负,大于延缓纳税的收益。当然也会出现以后年度增加的税负小于延缓纳税的利益,这主要看市场资金的折现率高低。所以,在未来税率越来越高时,企业就需要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对企业的折旧方法做出最佳选择。而在累进税制下,过高的利润额,会引起过高部分所对应的税率偏高,从而会使企业税负也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则适宜采用平均年限法,可以使企业的利润避免忽高忽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企业的纳税。当然,由于企业自身的条件、税率累进的程度以及银行利率的大小等因素,也会对折旧的“税收挡板”效果产生影响。

三、对投资区域的筹划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推进的战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生产力布局,以及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国家对不同地区实行了不同的税率,这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纳税筹划的空间。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l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缴所得税二年。在国家确定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缴或者免缴所得税三年。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和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上海浦东新区开办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根据以上政策,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投资区域的税收筹划。如将盈利能力较强的子公司设立在税收优惠区域,以降低企业所得税整体税负等。

(作者单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上一篇:企业家精神与其在中国的培育 下一篇:影响MBO在我国企业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