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缺乏与儿童营养性疾病关系探讨

时间:2022-10-30 06:43:52

矿物缺乏与儿童营养性疾病关系探讨

【摘要】

目的:针对儿童营养性疾病与矿物质缺乏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加强对儿童营养性疾病病因的研究,为儿童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方法:笔者选取在2012年6月-2013年5月一年时间内调研辖区内幼儿园以及门诊160例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和没有营养性疾病的100例健康儿童,提取他们的血清样本,进行矿物质含量检测对比,并对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等基本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在患有儿童营养性疾病的组别中,有112例儿童的体重较正常水平偏低,有139例儿童的发育较同龄儿童缓慢,有130例患病儿童的身高低于健康儿童。在患营养性贫血的67例儿童中,其体内血清中的各检测微量元素的含量要比健康组儿童的含量低,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有佝偻病儿童的血清中钙的含量与健康组儿童有所不同,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锌、铜的含量指标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性不良的儿童血清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健康组儿童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相对于健康儿童,其血清中许多矿物质的含量较低,从而导致这些儿童的身高、体重比健康儿童普遍要低。儿童营养性疾病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理膳食来进行预防。

【关键词】儿童;营养不良;矿物质缺乏

发育的必要条件是身体中储备有足够发育所需的各种矿物质,而儿童正所处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因此预防儿童营养性疾病十分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严重偏食或者暴饮暴食的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营养性贫血、体重严重超标等各种现象。通过对饮食的合理控制,可以解决目前不健康饮食习惯造成的儿童营养性疾病高发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2年6月-2013年5月一年时间内到笔者调研辖区内幼儿园以及门诊160例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和没有营养性疾病的100例健康儿童,将他们分为疾病组和健康组,疾病组为调查组,健康组为参照组。在疾病组中,男占97例,女占63例,年龄在1到8岁之间。其中疾病组有49例患有营养不良,67例患有营养性贫血,44例患有佝偻病。健康组男占51例,女占49例,年龄在1到7岁之间,健康儿童取自进行门诊治疗的儿童,为随机选取。

1.2 检测方法

利用儿童身高体重测量仪对健康组和疾病组的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记录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对两组儿童分别抽血,采用静脉抽血2ml,在进行静脉抽血前3小时内不能饮水和进食,对血清中的矿物质应用专业光谱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系统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应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当P<0.05可认为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组概况

在疾病组中,有112例儿童体重低于健康组,139例发育速度慢于健康组,130例儿童身高低于健康儿童。

2.2 微量元素

患有营养性贫血的67例儿童,其血清中钙、铁、锌、铜的含量都比正常健康的儿童要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有佝偻病的44例儿童血清中,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钙的含量,其他微量元素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性不良的儿童血清中各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与健康组儿童的比较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元素含量对比见表1。

表1 不同疾病儿童与健康儿童微量元素对比

组别

疾病组

营养性贫血(n=67)

9.5±1.4

13.7±1.2

2.3±0.6

14.4±3.1

营养不良(n=49)

10.8±2.5

14.8±0.8

2.5±0.5

16.3±2.7

佝偻病(n=44)

10.6±2.3

14.9±1.1

2.1±0.6

15.9±5.1

健康组(n=100)

10.9±2.7

15.1±2.9

3.3±2.1

16.5±3.6

t值

3.9535

3.7897

3.7685

3.9404

P值

<0.05

<0.05

<0.05

<0.05

t1值

0.2126

0.6885

0.6365

0.3356

P1值

>0.05

>0.05

>0.05

>0.05

t2值

0.6498

0.4476

3.7583

0.8112

P2值

>0.05

>0.05

<0.05

>0.05

注:表中t、P 代表营养性贫血儿童与健康组儿童对比;t1、P1 代表营养不良儿童与健康组儿童对比;t2、P2 代表佝偻病儿童与健康组儿童对比

3 讨论

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体内有满足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人体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而每一种矿物元素都影响着人体机能的发育,矿物质缺乏或过剩都会造成人体机能的不正常发育。当前的很多儿童营养性疾病大多都是由于体内矿物质失衡引起的,比如体内缺少钙元素会导致骨骼发育缓慢,身高低于同龄儿童,或者导致佝偻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同龄身高、体重分析对比来预判一个儿童是否患有营养性疾病。儿童体重受到家庭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儿童的身高多数与营养摄入量有关联。如果某个儿童的身高体重与同龄人的差异比较明显,而智力发育水平和免疫力都较同龄人差,且易患各类小疾病,那么可以考虑是营养失衡疾病。

在本次研究中出现的44例佝偻病儿童患者,患病主要是由于血清钙的含量过低导致的,钙元素是骨骼生长的必要元素,缺乏钙元素,会导致骨骼发育缓慢,牙齿发育质量差、发育速度慢。身高比同龄健康儿童低。如果钙元素缺乏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长时间还会导致骨骼停止生长或者变形,出现佝偻病。因此如果发现儿童的发育较为迟缓,牙齿发育的质量不好时,家长应该带儿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补充必要的矿物元素。

在此次研究中患有营养性贫血儿童的共有67例,这些儿童体内的铁、铜、钙、锌含量严重低于正常水平。铁含量低的原因是造血的血红蛋白需要铁元素的帮助,如果儿童血清中铁元素缺乏,那么血红蛋白无法完成二氧化碳及氧的结合和流动,正常造血功能异常,出现缺铁性贫血。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因为供血不足,会产生记忆力、免疫力低下,反应迟缓等问题,出现易疲劳、食欲差、精神不振等现象。所以,一旦发现儿童有精神不振、食欲差、记忆力差等问题,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保障儿童的正常发育。

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了160例儿童营养性疾病患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内多种矿物元素缺乏,导致患有贫血、佝偻病等发育不良的疾病。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为主,而佝偻病是缺乏钙元素,营养不良主要与钙、铁、锌、铜等有关。所以,在儿童患有营养性疾病的时候,需要及时就医,并对缺乏的微量元素进行补充,也要在日常膳食中合理搭配食物,保证饮食中各种矿物质的正常摄取。

参考文献

[1] 刘振熙,徐建华,陈敏,等. 中国营养平衡米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及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的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09,16(9):449-491.

[2]王勤,曹继华,李艳丽.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10 (11) : 81~83

[3] 雷泽东.2010 年公安县斗湖堤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1,41(20):1023-1025.

上一篇:地塞米松预防37~38+6周选择性剖宫产新生儿肺... 下一篇:浅谈头位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