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调查

时间:2022-10-30 06:35:32

地震灾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地震灾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为护士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的在职护理人员及非地震灾区的在职护理人员共300人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结果 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主要表现在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与所处地区及地震应激事件没有联系。结论 建议改变护理人员管理模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加强护理人员心理辅导,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地震灾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日益关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心身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溃感、焦虑等。地震灾区的护理人员由于其特殊的经历,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对地震灾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地震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状态,并据此提出维护护理人员健康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德阳、绵阳、广元)的在职护理人员及非地震灾区(达州、成都)的在职护理人员中随机抽样300人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其中,地震灾区的护理人员150人,非地震灾区的护理人员150人。

1.2调查工具 运用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称、学历、所在科室、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等问题。第二部分为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选用李小妹根据中国的国情重新设计并请教美国、泰国及中国的护理专家修订而成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分为:①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②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④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⑤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5个方面的子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1]。

1.3方法 调查者在各医院护理部随机抽取样本,入选标准:在岗临床护士,取得护士执照,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然后由各医院护理部统一发放问卷包(包括1份有关研究情况及量表的详细说明信、1份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表、1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至调查对象的手中,并在1w后由调查者收回。结果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地震灾区回收有效问卷142份,回收有效率95%;非地震灾区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回收有效率为93%。调查对象全为女性。年龄23~39岁,地震灾区平均年龄26.98岁,非地震灾区平均年龄为26.80。地震灾区教育程度为中专53.52%,大专以上46.48%。非地震灾区教育程度为中专53.96%,大专以上46.04%。从事护理工作3~21年。

2.2护士工作压力源

2.2.1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源对比 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的主要压力来源表现在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地震灾区和非地震灾区护士在各压力源的得分上尽管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的压力源对比 护士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的的主要压力来源表现在护士工作量太大,上班的护士数量少,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地震灾区和非地震灾区护士在各压力源的得分上尽管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3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的压力源对比 护士在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的的主要压力来源表现在工作环境差。地震灾区和非地震灾区护士在各压力源的得分上尽管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4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源对比 护士在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的的主要压力来源表现在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地震灾区和非地震灾区护士在各压力源的得分上尽管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2.5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源对比 护士在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的的主要压力来源表现在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地震灾区和非地震灾区护士在各压力源的得分上尽管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3.1护理工作压力源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工作的压力源主要体现在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与李小妹等的研究结果没有大的差异,说明中国护士无论在什么地区工作,均存在类似的工作压力源,要改善此状况,需要管理层政策改变及全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当然也与护理行业工作人员对自身权利的争取有关。

3.2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地震的关系地震作为高强度的应激事件对人的身心会造成各种影响,李莘等的研究显示护士在地震灾区的心理反应有4个主题:震撼和恐惧、悲伤和自豪感、不可控感和创伤后应激反应[2],本研究获得的大量数据显示,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各项指标在地震灾区和非地震灾区尽管有数据的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故,护士工作的压力源与地震这一特有的应激事件之间没有特殊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11:645-649.

[2]李莘.地震灾区救护护士心理反应与应对方式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12:1070-1072.编辑/成森

上一篇:胆囊癌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下一篇:正畸治疗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