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艺术史教学的意蕴

时间:2022-10-30 06:31:23

浅谈高中艺术史教学的意蕴

艺术史是19世纪欧洲兴起的一门人文科学。艺术史即“在历史的框架中研究和理解视觉艺术,用历史的眼光阐述艺术的发展历程”。可见,若想把握艺术的本质,就必须将其放到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

一、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困境

关于高中艺术史教学,有些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标记重点,记忆相关知识;有些教师把高中艺术史课当成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前者可能对应试有一定帮助,但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后者显然没把艺术史课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区分开。高中艺术史课重在对艺术的历史的讲解,而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重在对文学技巧、艺术技巧的分析。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高中艺术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走出教学“盲区”,2013年上半学期,市、区教研公开课定的课题都是有关高中艺术史的课题。我有幸承担了区的公开课。起初,我反问自己:“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好讲的?”后来,我从高中艺术史教学的意蕴出发,围绕“高中艺术史教学应关注的内容”“高中艺术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学习观摩、公开授课和反思总结。终于,我对高中艺术史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我以《美术的辉煌》一课,谈谈自己对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理解。

二、有效实施高中艺术史教学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艺术史教学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明确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目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从背景、过程、影响、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五要素入手进行高中艺术史教学。这五要素就是艺术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的关键。一句话,高中艺术史课要有“历史味”。

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体而言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因此,在进行高中艺术史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综合分析其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毕竟,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高中艺术史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

2.努力着眼课堂立意

一节好课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立意。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发展要求艺术史课堂有灵魂,这灵魂就是贯穿一堂课始终的主题,称之为“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就是一堂课的精神支点。

以《美术的辉煌》一课为例,教材展示了五幅画作,它们分属不同流派、不同作者。如何将这些“不同”串起来,从而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我将法国作为这堂课的精神支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具体而言,我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即19世纪以来不同流派画作的发展历程,“暗线”即由这些不同流派的画作串联起来的法国近现代史。

3.追求“历史味”的高中艺术史教学

高中艺术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其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历史即过程。高中艺术史教学将艺术史视为一个过程;二是注重历史内涵。高中艺术史教学要求透过文学艺术的种种现象,分析其时代性和民族性。一句话,高中艺术史教学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从艺术的角度看历史。

高中艺术史教材往往对一些术语、概念缺乏准确、统一的解释,导致学生只能在头脑中形成空泛的词语框,甚至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美术的辉煌》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第一,让学生根据预习,分组归纳不同流派画作的特点,完成相关学案。第二,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简单阐述。就这样,学生较快地进入艺术史的语境,有利于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开展。

4.为高中艺术史教学设计适宜的活动

为了高中艺术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应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一般来说,大致有两种情况能激发学生兴趣:一是学生对没见过、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好奇;二是学生对见过、了解的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美术的辉煌》一课的导入环节,我先展示两个不同版本的《蒙娜丽莎》,其中一个是“达利版”长胡子的《蒙娜丽莎》,这是学生没见过、不了解的,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美术的辉煌》一课时,我精选和补充了一些画作,让学生结合刚才分析出的不同流派画作的特点,将我精选和补充的画作进行归类。我精选和补充的画作对学生而言是崭新的,所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就这样,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依据不同流派的特点赏析和辨别画作,如何通过对比找到不同流派画作的共性,进而强化鉴赏能力,为接下来的“对比”教学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中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策略与实施 下一篇: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