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30 05:56:56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听一堂好课,如同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裘袅不绝;又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流连忘返。再看学生,个个双眸凝视,犹如被磁铁吸引住似的听着、想着、记录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毕生都在为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而奋斗着。通过几年来教学实践的积累,我谈几点我的认识。

一、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

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其关键是要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尽快把初中历史教学推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让初中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一部分老师上课、甚至努力把课上“好”的目的乃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这些教师的历史教学观至今还停留在“知识第一”、“考试万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泛地使用“知识点教学法”、“勾书圈点教学法”、“初三复习式教学法”。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学习兴趣及教学境界呢?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不能把历史教学的任务限制在传授历史知识这一狭小范围内,更不能通过考试的压迫、分数的刺激强制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支离破碎、考完忘完的所谓历史。要充分发挥历史以及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陶冶人的功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史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历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要以人格魅力诱发兴趣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这种客观存在要产生既有形又无形的一种力量、一种威势、一种信心,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要有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质方面,要有深厚的业务底,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水平,对知识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才气,这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业务能力强,善于驾驭课堂,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让学生被你的才智、才气所折服;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包括教师的风格、气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一提到这个老师就信心百倍,激情饱满,从而做到“信其道”,以此来吸引学生要比浅层次的兴趣教法更为有力。

2、发挥情感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的力量在教学中往往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爱好、兴趣所在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生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大方的形象,最能感染和鼓舞学生。因此,要成为教学上成功的教师,必须真正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在课堂上是严师,在堂下是朋友、是兄弟姐妹,真正做到象对待弟弟妹妹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困难,以自己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幽默的语言,触发学生的兴趣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介绍列强在我国划分势力范围时,我是这样介绍《时局图》的:“一群魔鬼张牙舞爪。一只北极熊正在我国东北和蒙古横冲直撞,它就是沙俄;一只凶猛的西洋虎正在长江流域肆意长啸、残害生灵,它就是英国;一只青蛙正在珠江里‘哇哇’直叫,它就是法国;一只面带杀气、目露贪婪之光的巨鹰正扑向中国,抢夺这块肥肉,它就是美国……”学生听而有味,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的印象更加深刻。总之,教师应有目的地借助幽默地语言传授历史知识,启迪思维,打破课堂的沉闷,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思考。

4、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用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1、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例如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在讲述《秦末农民战争》时我给同学展示了《阿房宫复原图》、《巨鹿之战》,在讲述《长征》时出示了红军的衣帽和草鞋这些物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不仅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而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利用投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手段,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形式多样化,且新颖、独特,易吸引学生注意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例如,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讲到九一八事变时,播放《松花江上》配乐视频,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既生动展示了日本侵略者残暴的侵略我国景象,同时又展现了我国军民当时抗击日军的壮烈场面,在这种气氛中,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历史课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是每位历史教师都关心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兴趣能成就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