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畜禽业新跨越

时间:2022-10-30 05:36:28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畜禽业新跨越

作者:王守林 单位:应县人民政府县长

2001年省委、省政府确立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我们应县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突出奶牛”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畜牧经济的新路子。5年间,全县林木建设面积达到3•22×104hm2,草地建设面积达到0•99×104hm2,林草覆盖率达到23%,提高6•2个百分点。奶牛饲养量达到27587头,增长186•3个百分点。牧业总收入达到41538万元,占总收入的40•9%,牧业人均净收入达到725元。

一、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林草种植,着力提高基地建设水平

一是加快规模养殖场建设。大力发展万头养殖乡(镇)、千头村、百头场和10头以上养殖户,鼓励支持乡(镇)、村和个人兴办规模养殖场,并发动县内外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规模养殖。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奶牛存栏确保达到8万头,力争达到1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0×104t。二是加快养殖园区建设。在原有四大奶牛养殖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10个千头养殖园区。采取统一建区、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挤奶、统一防疫的发展模式,把散养牛逐步集中起来,实现集约化饲养。三是加快机械化挤奶站建设。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多种方式,新建100个机械化挤奶站,有效保障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四是加快林草基地建设,通过5年的治理,使林草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草地治理面积达到1•33×104hm2,适应生态畜牧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生态与畜牧和谐发展。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着力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当前,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生态畜牧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今年初,县委、县政府通过开展招商引资,使广东雅士利集团入驻我县,并在前不久的香港招商活动中正式签订合同。项目总投资2•96亿元,生产日处理鲜奶600-900t的配方奶粉。项目建成后,可为农民增加奶牛养殖收入3亿元。我们要全力以赴支持雅士利乳业建设,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规模养殖,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并对已经初具奶牛养殖规模的村、小区、养殖户,都要给予大力支持,使农户、基地和龙头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延长产业链条,壮品产业。同时把肉牛加工、肥羔羊加工、草业加工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不断推进畜牧产业化建设进程。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着力搞好引导服务

在推进生态畜牧经济建设中,县政府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扶持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有重点地拿出专门资金对农民进行补贴奖励。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和安全防疫体系。突出抓好五大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好良种繁育体系。坚持引繁结合、以繁为主的方针,加快畜禽良种的选育与扩繁。2005年末,我们首先使奶牛优质冻精使用率达到了100%。二是建设好动物防疫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效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机制;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防疫队伍,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通过全面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免疫标识制度,全面强化动物免疫、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使免、检两率分别达到100%。确保我县没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三是建设好畜产品安全体系。“十一五”期间要制定出台五个专业生产标准,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畜产品检验、检查系统,保证畜产品安全无害,实现由传统养殖方式向标准化生产转变。四是建设好档案管理体系。对全县所有动物实行档案化管理,做到一畜一档一号,提高动物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五是建设好动物排泄物环保处理体系。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排泄物的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要把粪便处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采取粪便混合储存发酵,以有机肥料的形式返还农田或者与发展沼气相结合,促进农牧结合,良性循环,科学合理地解决动物粪便污染问题。

上一篇:探讨加强环境监管的方法 下一篇:矿区井水资源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