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大比拼

时间:2022-10-30 04:19:33

提要近年来,有关中美物价比较的报道和网帖引起人们议论纷纷。中国的物价真的高于美国吗?

关键词:物价;中美物价比较;网帖

中图分类号:F726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享受意识也逐渐加强。网上有很多中美物价比较的帖子,引得人们纷纷热议。难道中国物价真的高于美国?中国的消费水平超过了美国?我们都知道,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常常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似乎已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网友似乎对两者的比较不亦乐乎。就经济而言,物价问题是人们最关注的,每家媒体的报道结合起来用中国的诗句来比喻最恰当不过,那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你可以从一份报纸中看出中国的物价超于美国而发声惊叹;也可以看另一家报纸明确指出中国的物价没有超于美国而略感欣慰,因为就很多商品而言,国内的价格真的是相当便宜的啊。

就一件事情就看出了各家的不同,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自然最后的结论亦不同。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待问题,就中美物价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的只看物价是多少,还要结合收入水平去比较。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单个纯粹的个体的存在,那么物价相对的就是收入,我的收入高了我能消费起的东西就多了或是价格也上去了,那我收入少了自然我会节约开支减少购买。人们单纯的拿中国的物价去跟美国的进行比较,自然是越比越没劲,心理的落差不只是在价格的高低上,还在于中美民众的收入水平及购买力上。有一份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的GDP达到了15.6亿美元,中国的GDP为6.5亿美元,美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了4万多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仅为3,000多美元。可以看出,这两者的差距是十几倍的,我们的收入还不及人家的一个零头,却承载了较高的物价水平,这一点不论从哪个角度来比较都是不正常的。

近日,党报做出一份对比表,对比的大概内容首先是北京、纽约两地的商品和服务,从那个对比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消费品、尤其是被认为是奢侈品的物价,北京远远高于纽约,可以说是贵得离谱。而在纽约,比中国高的是涉及到人工、知识产权、服务的费用。不少网友因为中美对比物价的帖子,在里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本质性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理智的看待这个问题,因为这样的对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打击。因为很多商品都是真正的中国制造,但只要冠上奢侈的牌子就令很多人望而却步,这些东西的售价在中国比美国都要高。正如专家所言,这主要与我们的税制有关,我国的税收以间接税为主,商品都被一层层的加税,自然卖家为了盈利只有加高商品价格。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不只是税收这一点增加了售价。在我国,物流的流通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如终端费、进场费、摊位费等数不清的费用。不管哪个商场,对摊位收取的费用,最后都还是由消费者来买单,自然物价也会增高,只要从这一个问题上看,中国的物价绝对是高于美国的,当然这已经不仅仅单纯的是一个经济问题了,它与整个社会的法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进行中美物价比较其实也存在很多的误区,在进行物价比较时不应该只是看表面的数字,还应该看到背后的问题。有位网友刚从美国回来说,不是美国的物价有多么多么的便宜,而是物价所反映出的社会价值观。为何美国涉及到人工或是知识产权和服务的价格都是相当的高,只能说明了他们对人和对知识的尊重。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是什么使社会更加的完善,答案必然是人,而不是工具,只有一个社会注重于人的发展,才会有创新,才会有进步,才能实现更多的资本增值。而国内对于人才的培养,就像是现在的蚂蚁一样,到处都是大学生,但大学生学到了什么,素质怎么样,专业知识怎么样不是重点。所以在中国,关于知识产权和服务的商品价格才会如此的低。其实,价格比较只是一个基本的手段,不是为了论出谁高谁低,而是为了突出大众的诉求,让上层领导了解基层的生活。

除去所有那些问题,我们很明显的就看到了,其实一件单纯的奢侈品在中国其降价空间是相当大的。但就国内的收入水平而言,人们的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拿前段时间所排出的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来说,排第一的是河北的省会石家庄,但据我了解,石家庄的基本工资最近刚涨到了九百,好多单位的基本工资仍是七八百这样,我的学生曾经说,有一次在招聘会上,老板们说,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一个月给一千就高兴的没话说,我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城市,在居民收入水平上是这么的低微,那么就日趋增长的物价来说,他们是怎么应付的。同样是在北京,基本工资在小两千左右,这又是一种差距。自然在进行中美物价比较时,我们要看到它们所属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同,不要一味地只是进行攀比。但是,中国的很多商品就是远远高于美国,中国更多的民众都在忍受着收入与物价不对称,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国家应该是拿出大把的资金来进行教育和市场管理。首先,将国民的教育水平提到一定的水平,自然就加大了整个社会发展,对待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要严格控制物价飞速增长,尤其是农副产品,达到最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人才会考虑其他层次的需求。对于市场管理,应该出台专门的法例条规来抑制物价迅猛发展,同时将收入提高,只有群众的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于经济才是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中美物价对比是在表明民众内心的一种焦虑,是对现实的一种不理解,其实是可比可不比的,主要是在追问,为什么一个发展中国家物价远远高于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因为这是不合理,应该怎样合理的处理,这才是问题的重点,就像我刚才说到的,不是数字的比较,数字比较之后的社会问题才是真正该关注的。只有找到了差距,找到了原因,进而消除差距,才能安抚群众焦虑的心情。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

上一篇:我国病毒式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辽宁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