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调控范文

时间:2023-03-18 21:24:27

物价调控

物价调控范文第1篇

“国十六条”掷地有声

家住北京立水桥附近的徐女士发现菜价确实便宜了:“菜花、菠菜等不少摊位都标着‘一元一斤’,土豆、芹菜的价格也都比上月便宜了。”徐女士发现,社区早市里的特价菜多了起来,曾经有阵子难得见到的“一元菜”又回来了。

记者看到,社区菜市场里很多摊位打出了“特价”的宣传牌。菠菜、心里美萝卜、茄子,都有商户在搞“特价”。“买冬瓜有一阵不送香菜了,如今又都给大方地‘抓一把’了。”徐女士高兴地说。几位摊主告诉记者:“批发价下来了,我们这里的价自然也就便宜了。”

此次调控可谓“掷地有声”,农产品价格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农业部近日公布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监测信息报告称,2010年12月1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至174.07点,同比下降0.24点,其中“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72.19,同比下降0.38个点。截至2010年12月14日14点,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80元/公斤,同比下跌0.4%;鸡蛋8.60元/公斤,跌0.7%;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3.07元/公斤,同比下跌1.3%;重点监测的11种水果平均价格为4.44元/公斤,涨0.7%。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洋白菜、菠菜、油菜、大葱和青椒,分别下跌3.9%、3.7%、3.2%、3.1%和2.9%。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京、山东、上海、江苏等地的调控政策也已经相继出台。2010年11月26日,山东省结合实际推出了19条具体措施,从保障供应、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监管等多方面稳定物价,包括增加500万吨蔬菜供给,建立和完善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粮、油、菜储备制度,春节前原则上不得出台新的价格上调措施,重点打击恶意囤积、恶性炒作等。

与此同时,国家各相关部门也在为控制物价上涨做努力:国家发改委2010年11月26日表示,10月底以来,通过郑州、安徽粮油批发市场共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2550万吨,近期将会同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加大粮油市场投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国家发改委还与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下文,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并增加鲜活农产品品种,包括马铃薯(土豆)、甘薯(白薯、红薯、山药、芋头)、鲜玉米和鲜花生。据市场人士介绍,随着“国十六条”的出台,蔬菜等农产品在运输、销售等中间环节的成本有所减少,对稳定蔬菜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调控同样波及到期货市场:在前期已经出台了系列市场监管措施的情况下,以农产品为主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再次“新政”。自2010年11月29日结算时起,大商所的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玉米等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提高至10%,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6%,并暂停各品种当日开平仓交易手续费减半收取优惠措施。郑商所自2010年11月29日结算时起,也将PTA、菜籽油、硬麦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由原比例调整为10%,涨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调整为6%。两大期货交易所均表示,若市场风险加大,将采取进~步监管措施,打击违规交易,制止异常交易行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2010年12月14日召开的全国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针对攸关民众生计的物价问题,张平称要强化价格调控监管,稳定物价总水平。

物价下降 释放经济信号

近来,“糖高宗”、“蒜你狠”、“不蛋定”等网络戏语的出现和广为流传折射出了普通百姓对于物价上涨幅度过快的无奈。

“就是想不明白,这些菜平时的需求量都不大,为什么涨价了昵?”在立水桥附近的菜市场买菜的刘大姐对记者抱怨。诚然,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此类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并不是很旺盛,可为何成为了农产品上涨市场的“领头羊”?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并没有出现大的供应缺口,由此不难看出热钱“炒作”的影子。物价上涨的势头之所以被平抑,在于“国十六条”的对症下药:为了避免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保护农民的利益,“国十六条”对价格监管以及反价格垄断执法的规定,遏制了炒作行为。虽然目前农产品的交易更趋向于专业化,但是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农民与农产品市场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让投机者有漏洞可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学工表示,政府的监管机制和调控方式会跟着改变,将价格调控的短期举措和长远机制建立相结合。

此次调控一出,令不少农产品价格暴跌,暴露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以糖价为例,一周之内暴跌千余元。专家指出,从长期规律上看,从2006年开始,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作为全国主产区的广西,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应该在每吨3200元左右;即使加上物价上涨因素,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也不会超过每吨3600元。这意味着前期过度炒作,报价一度高达每吨8000元的食糖价格,肯定会面临着严重的“空头压力”。过度炒作之后,必然会带来价格“蹦极”走势。

从“蒜你狠”、“豆你玩”直到“姜你军”、“不蛋定”,农副产品价格普遍经历了一轮快速的飙升势头。但在央行采取了加大货币回笼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后,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就纷纷下跌。这表明,违背经济规律的盲目跟风炒作,肯定会得不偿失。专家表示,从资金源头上堵住利用信贷资金炒作农产品的举措,对于抑制农产品市场的投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信贷支持将有利于农产品的供应增加。看来,在稳定农产品价格方面,商业银行发挥良好的金融服务功能不容忽视。

中央政府通过稳定物价的十六条措施,会将包括食糖在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成功调控,调控必然会引导整个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专家指出,以糖价为例,糖价的稳定,将从深层意义上推动整个食糖

体系从原来单纯地依靠产销、供需平衡,进一步扩大到依据全球市场进行趋势研判,提升作为全球食糖产销大国在全球食糖购销体系中的“话语权”。

对于纷纷质疑的全面通胀时期的到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当前并不是全面通胀,而主要是食品价格、蔬菜价格上涨推动的物价上涨,推高中低消费者的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改变供需状况,因此管理好中低收入者的通胀预期极为重要。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价格上涨拉动。因为普通百姓,尤其是低收人群体基本生活品的消费在其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对目前物价的上涨尤为敏感。“国十六条”出台,很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政策信号对普通百姓的预期产生了影响。增加供给的诸多措施,向消费者释放出我国政府稳定物价的决心。同时,2010年秋粮丰收实现七连冠,为粮食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金融工具的动用,即央行近期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

物价稳定 还需时日

细读这十六条,有三个要点,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产品供给,从根本上缓解物价上涨问题;二是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从体制上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这三点,都抓住了物价上涨的实质,那就是供给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理性地看,“国十六条”为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提供了便捷通道,短时间内应该会有一定成效。但是如果要让“国十六条”发挥应有的力度,还需要在两个方面付出巨大努力。

一是“国十六条”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地、创造性地落实。地方政府可以在自己的调控范围内,尽其所能地通过落实“国十六条”来降低本地区民众的生活压力,使百姓平稳度过物价上涨过快的时期。在大都市,除了增大农产品的自给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农产品在市内“最后一公里”的分销环节,减轻从批发到零售之间的流通费用,加强对不合理加价甚至恶意哄抬价格行为的监控与干涉。而对于产地来说,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向农民多提供一些有利于生产和流通的公共服务。

二是落实“国十六条”,需要结合长远的经济调控目标通盘考虑。一直有人认为,“国十六条”不过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虚政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些观点的核心思路,就是觉得市场经济就应该遵从市场的规律,用政策调控只能起到一个“踩急刹车”的作用,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列于农产品的价格监管,目前尚处于管与不管的两难之间。“蒜你狠”、“豆你玩”和市场炒作有关,可这样的“边缘违法”又该怎么管?操作起来并不太容易。而百姓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政府在管得住的地方,能够合出一部分垄断利益,挽救大局;在管不了的地方,通过加大供应来稀释市场,防止炒作。地方政府重新作出部署,加大农产品自给率,千方百计减少流通环节;在生产源头上,煤电油气交通,一保供应二稳价格,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等等。“国十六条”恐怕就不是临时而是常态,是一个转变增长理念的新起点。调控压力之下,不管是粮食收购市场还是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价格的回落带来了涨价预期的明显减弱,囤积炒作行为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生产、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如果粮价不涨,但农民的其他生活成本上升,那对农民下一步售粮和种粮的影响都会比较大。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对比2009年同期的涨幅为15%左右,相比工业品价格、房价或蔬菜、鸡蛋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粮价的涨幅还是偏低。国家再出台政策要有连续的机制,找到合理的调节点,既要稳定城市物价上涨的幅度,又要能够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不能在调控物价时就无暇顾及农民的利益。

全国各地的蔬菜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显示出反通胀之战已经初见成效。从各部委控制物价的具体措施来看,还是有很强针对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价总体指数已经就此掉头向下了。长期看,对抗通胀还需要治本之策。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是控制物价较快上涨的根本性措施。

物价调控范文第2篇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每周保证一天的学习时间,每一个职工一年内必须完成1—2篇调研文章。要通过学习使每个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到用理论规范每个人的思维,用市场经济知识启迪每个人的观念,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每个人的行动。必须做到廉洁勤政,无越级越权、违反原则审批价格、收费和等违法违纪行为。

二、改善价格调控管理,强化价格监测,保持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实行两条控制线:一是物价总指数4%,二是居民消费消费品总指数4%。

三、抓好收费管理工作,规范部门收费行为。

1、搞好一年一度的收费年审和《收费许可证》的换发工作。严格收费管理制度,对取消的收费项目必须坚决予以注销,对收费单位的申请表及收费文件依据必须进行认真审理,实行收费科、局长双重审核负责制,凡材料不充分、收费依据不合法的单位不予办理《收费许可证》。加强年审工作,年审面要**到95%以上。

2、继续贯彻“一费制”,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对民办学校的收费做好成本核算,提出可行性方案,使政府决策科学化,同时对农村中小学收取的代管费进行调查核算,重新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3、进一步贯彻《行政许可证法》,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收费秩序,督促各行政事业部门的收费、服务价格公示和明码标价,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和收费服务的软环境。

4、继续开展清费、治乱、减负工作。一是涉农收费,主要是农民进城务工费、再就业培训费、农民建房、土地出让、工商管理、农机监理等收费。二是涉企收费,主要是协会、行业收费、规费、保证金、风险金、强制保险、摊派、罚款等。三是社区收费,主要是物业管理、水电、维修、搭车收费、代收费用等。

三、继续深化价格改革,强化价格管理。

1、组织实施好国家、省、市定价项目的调整,按照上级规定搞好医疗服务价格的测算及监督实施;继续深化电力、药品价格的改革;结合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对水价成本进行调查测算,重新确定水价中的价费结构。

2、规范汽车客运价格市场,**年十一月**市物价局组织召开了“汽车客运市场价格听证会”,**年将按上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落实,对价格标准进行测算,并做好平时和节假日期间的价格监督检查。

3、搞好然气价格的实施,规范然气价格市场。

4、加强农村物价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合理安排好农产品的蚕茧、水稻、油菜籽等价格;搞好经果林的种苗价格的监督检查及成本调查,规范种苗价格市场。

四、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搞好中央、省地组织的各项专项检查;继续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督检查;强化价格举报工作,及时办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提出的各项议案、提案,认真查处各类价格举报案件。

五、进一步加快价格法制建设,优化价格环境。一是抓好“价格民心工程”、“价费阳光工程”、“行风热线”、“价格收费监管进社区”。二是搞好公示牌、表的更换工作。三是聘请社区物价监督员。四是组织开展对本级价格规范性文件的清理,配合省、市物价局开展价格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

六、积极开展价格服务工作。一是认真搞好公、检、法、司等刑事案件的物品价格鉴定及道路交通事故物损鉴定。二是搞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关于申请制定城市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的价格论证,为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搞好《价格信息交流网》和《物价公报》的征订、发行及各类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

七、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及接待工作,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办结率必须**到100%。

八、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物价调控范文第3篇

一、价格监管成效和经验

多年来,*市物价局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抓住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价格监管职能作用,认真落实价格调控政策措施,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妥善处置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不断强化价格服务职能,积极推进价格社会监督、价格诚信建设、价格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深化体制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价格专项检查取得明显成绩。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价格收费政策,先后开展了农资、粮食、电力、成品油、药品等价格专项检查,陆续组织了涉农、教育、医疗、工商、劳动、人事等收费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保持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促使价格违法案件数量逐年下降,价格收费秩序明显好转。去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2多件,查出价格违法金额51.1万元,实施经济制裁5.11万元,其中,退还用户0.02万元。

(二)价格行为监管有了实质进展。切实加强对放开价格的行为监管,实现了从价格水平监管向价格行为监管的重要拓展。开展查处了商业促销和通信行业价格欺诈行为专项及行动,公布了10多类价格欺诈行为典型表现形式;特别是20*年查处市区部分牛肉拉面馆涉嫌串通涨价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对市区部分牛肉拉面馆涉嫌涨价案的查处,有效遏制了合谋涨价、联手涨价行为。

(三)价格公共服务工作全面推进。积极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以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商场,进景区七进和进万家为载体,价格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价格服务网络,把价格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向群众提供价格维权、价格政策、价格自律、价格信息、价格协调等全方位的价格服务,化解了价格矛盾.规范了价格秩序,树立了价格监管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目前,市区各乡镇以及裕西社区、金星花园社区、朝阳社区等都建立了价格公示栏。

(四)价格投诉举报网络初步形成。全方位畅通价格利益诉求渠道,构建以来信、来电、来访等多种渠道为支点的价格投诉举报网络,开通了12358价格举报电话,20*年共受理价格举报案件132件;建立健全价格举报工作机构.加强软硬件建设,特别是价格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完善工作制度和办理程序,提高了价格举报工作水平。方便了广大群众举报价格违法行为,发挥了价格举报在提供违法线索、排除价格隐患、化解价格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价格诚信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全面推行明码标价制度,倡导明码实价,涉农、涉企、教育、医疗等价格收费公示制度普遍推行,明码标价和价费公示覆盖面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价格诚信宣传教育活动,价格信用记录采集和公布制度逐步实施,价格诚信信息开始纳入社会信用信息库,经营者价格诚信和自律意识不断提高。价格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经营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企事业单位内部价格管理行为不断规范。经过推选、评比,市医药公司新特药店与新世纪商贸有限公司被自治区评为“明码标价示范店”。

(六)落实价格调控政策,努力稳定市场物价

针对严峻的价格形势,我们从下几个方面入手,全力开展稳定物价工作。

1、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不合理涨价。根据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研究部署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实施工作,确定我市履行调价备案的商品和企业,对市场销售量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粮油流通企业和副食品超市经营的面粉、大米、胡麻油、牛、羊肉、鸡蛋、牛奶实行调价备案;对液化石油气实行流通环节差率控制,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实行调价备案的企业和商品品种;及时组织新华百货*超市等十几户经营企业,召开政策提醒告诫会;组织检查人员对实行调价备案的商品价格进行详细登记和跟踪检查,对经营者的调价备案申请,认真审核及时回复,有效地控制了不合理价格上涨,通过与自治区物价局相关处室协调,增加我市平价液化气的供应量,从而使我市的液化石油气价格处在政策调控范围内。

2、控制成品油和电力涨价连锁反应,防止市场价格波动。认真执行国家出台的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调整方案的同时,为控制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涨带来的连锁反应,保持市场价格稳定,一方面组织“成品油价格”和“电力价格”的专项检查,另一方面落实国务院及自治区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运价采取不提高的价格政策。

3、强化市场价格监测,提高预警、预报能力。根据价格形势的发展,重点对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重要商品价格、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和纳入临时价格干预范围的商品价格进行监测分析,建立了应急监测制度和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制度,及时准确上报各种价格监测报表及价格分析报告,认真分析价格上涨原因、变动趋势,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全市设有价格监测点47个,涉及监测的项目及品种近2200个

二、存在问题

1、去年以来物价的普遍上涨较快,直接影响了物价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从客观上讲,去年的物价上涨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期的正常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的恢复性上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当前在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诸如国家宏观调控煤、电、油、运等重要战略物资在保持总量及结构供求平衡方面仍有欠缺等等,而这些深层次问题又直观地通过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其一,粮食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相关农副产品及食品、肉、蛋及其制品等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其二,煤、电、油、运等价格的上涨,既拉动了工农业生产资料和诸多下游产品价格的上升,又加大了与其紧密相关的服务价格的成本,迫使地方政府(价格部门具体承办)相继上调供暖、液化气等所管理的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另一方面,我市地方公共财力及广大百姓收入水平与绝大多数价格的市场“一体化”,又形成了矛盾与反差,造成我市应该由财政补贴的难以补贴,群众较弱的承受能力又雪上加霜(也就是说,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各地价格水平都差不多,经济发达地区公用事业价格上调后,企业、财政和群众都可以适当分摊涨价结果,而我们则不然,负担多数落到群众身上,更加重了原本收入就较低的群众负担,使其更难以承受)。而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都是与物价部门有关的。

从主观上讲,一方面,未能适时适度、较合理地调整一些价费,及时疏导价格矛盾,尤其是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相关的公用价格,导致价格矛盾的积累。例如,我市供热价格是20*年采取一次定价、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调整的,而去年由于煤价过快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经市

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供热价格又从每月每平米2.80元调至3.80元,调幅达35%,同时今年又面临着扁担沟扬水水价调整和垃圾处理费的出台等。造成一段时间出台价费的项目过多,调价时间过于集中,且涨幅过大,引起群众颇为不满。另一方面,我们的宣传工作跟不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是没有结合工作开展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此次物价上涨的上述种种原因,以期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二是未能向群众宣传解释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及服务价格已经放开,我们只管理极少数重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管”的原因等,导致一部分群众认为凡涨价都与价格部门有关,而另一部分群众却按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认为价格部门没有发挥好作用,是“缺位”和“失职”;三是在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多数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形成较强反差的情况下,我们还在给其不断涨价,使老百姓心理很不平衡,自然把气撒在价格部门身上,部分群众认为物价局就是“涨价局”。这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对垄断行业的价费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是否真正“管”好了?四是在进行一些具体项目的调价过程中,宣传也不到位,使部分群众产生怨气,例如,现在一些群众认为,价格部门召开听证会就是走过场,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少,在群众中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听证会不规范和“逢听必涨”的影响等等。

2、对价格的监管力度不够。主要原因有:一是存在宣传方面不够的原因;二是反映我们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价格工作尚缺乏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价格工作应如何转变职能?价格工作到底干什么?怎样来干?是否存在缺位问题?三是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方面,正确处理“经营者、政府部门、消费者”三者之间利益方面做得不尽合理,可能考虑经营者或“权利”部门的利益较多了一些;四是反映在工作中,我们为广大百姓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不高,认真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和收费问题做的不够,有些通过我们努力争取能做到的但没有很好地去做;五是由于价格监督检查的配套规章等尚不健全和完善,特别是我们对放开价格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研究不够,存在不少的“盲区”与薄弱环节,致使诸多价格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价格环境没有明显好转,部分群众对价格工作产生不满。

3、价格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由于具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缺乏培训、指导和要求,加上部分同志自身又对业务学习抓得不紧,对价格法规政策掌握不透,造成队伍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跟不上形势变化的需要;二是现行体制没有形成竞争机制,干与不干差不多,干多干少一个样,使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以及敬业和进取精神,得过且过,办事效率低;三是个别价格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注意文明执法和廉洁自律,在调定价、物价检查和价格认证的工作过程中,严格公正执法和公平办案做的不够,致使在被查单位和群众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三、价格监管的思路和任务

展望未来,价格监管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理清价格监管思路,认真履行价格监管职责,充分发挥价格监管职能作用。新时期的价格监管思路和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个巩固,两个强化”。

(一)巩固价格监督检查原有履行的有效工作职能。要以执法检查为抓手,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着力加强民生价格监管。民生价格涉及千家万户、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民生价格监管是新时期价格监管工作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教育收费、医药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是重要的民生价格。要按照“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要求,继续开展教育收费、医药价格专项检查,组织房地产市场价格专项整治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是着力落实价格改革措施。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环保收费政策,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要配合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适时组织开展电、水、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检查和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环保收费检查,确保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着力优化发展的价格环境。规范涉农和涉企价格收费秩序,是新时期价格监管工作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继续组织开展涉农价格收费检查,落实国家对“三农”的优惠价格政策措施。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开展涉企收费检查,依法查处违反规定向企业乱收费的行为,减轻企业的不合理负担,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强化价格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价格服务职能既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化解价格矛盾、规范价格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国务院领导同志对价格公共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作出过重要批示。总理批示:“这项工作要经常化,注意制度建设,以其真实性取信于民。”副总理批示:“推进价格公共服务工作对于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有积极作用。把服务与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价格政策的落实。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社会价格监督服务网络.形成长效机制,在抑制通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阐明了推进价格公共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新时期价格服务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是把推进价格服务与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一保一控”要求精神,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充分发挥价格监管职能优势,充分利用价格公共服务领域宽、形式新、方式灵、服务实的特点,充分调动服务对象、企业等社会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性,引导其维护、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形成共同参与的局面,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把推进价格服务与维护物价稳定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监测预警,对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蔬菜、化肥、钢材、水泥等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供求总量、结构变化、进出口数量、库存等情况,超前分析判断。要健全价格应急机制,完善价格应急预案,提高价格应急能力,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商品,依法打击不执行政府定价,以及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变相涨价的行为。要密切关注价格变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把推进价格服务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价格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价格服务进万家”工作联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信息服务制度、情况报送制度、业绩考评制度、成效反馈制度等,以制度保服务,靠制度管长远。要确保价格公共服务取得实效,以真实性取信于民。要深入基层听取服务对象的反映和呼声,了解服务对象的愿望和诉求,从服务对象最急切

的需要做起,把事情抓准抓实,把服务做深做细。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价格监管新局面

履行好新时期价格监管职责、完成好新时期价格监管任务离不开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比如学习培训,改革创新,舆论宣传等等。但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惟有改革创新,始终贯穿于价格监管的实践历程,始终体现在价格监管的方方面面;惟有改革创新,才能破解价格监管中的困难问题,才能赋予价格监管事业蓬勃生机。才能保障价格监管工作不断前进。为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最强有力的保障,不断增强价格监管工作的创新性,努力开创价格监管新局面。

(一)创新价格监管理念。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创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价格监管理念,通过理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方式创新和手段创新。要破除偏重事后行政处罚的思维定势,树立“科学监管”的理念:一要把握价格监管的规律,加强价格监测与价格监管之间、价格举报与价格监管之间的信息互动,密切关注经济形势、价格运行趋势、价格违法态势,提高价格监管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前移价格监管的关口,主动采取措施防范价格矛盾,把价格监管的重心转移到事先防范、着眼规范上来。三要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监管,在监管中体现服务,把实施价格监管与服务市场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妥善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价格矛盾,维护相关各方合法的价格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创新价格监管制度。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价格监管制度,形成价格监管的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务虚研究制度,加强形势分析、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为价格监管决策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二要建立定期抽查制度、自查报告制度。实时掌握企事业单位的价格动态,形成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三要建立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制度,建立经营者价格信用档案,适时信用信息,形成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受损的社会氛围。四要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价格利益诉求机制、价格矛盾调处机制和价格权益保障机制。及时梳理并妥善处置价格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五要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的价格应急管理机制,完善价格应急工作预案,提高价格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六要建立与行业部门、纪检、监察、纠风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三)创新价格监管方式。要在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传统监管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新型监管方式和方法。一要探索“距离监管”的方式,根据执行价格政策的不同情况,对不同的监管对象实行分类监管、区别对待。二要探索“跟踪回访”的方式。对曾经受过处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定期跟踪回访,确保价格收费政策执行到位。三要探索“调解疏导”的方法,对倾向性、苗头性价格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疏通和引导。四要探索“信息引导”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社会各方面客观看待价格波动的影响,理性对待市场价格变化。五要探索“公布成本”的方式,加强对价格异动商品的成本调查,必要时依法公布商品的生产制造行业社会平均成本,促使经营者合理定价。六要完善“提醒告诫”的方式,通过公告、会议、书面、上门等方式,教育、引导企事业单位严格遵守价格法律,自觉杜绝价格违法行为。

物价调控范文第4篇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将开幕,可以预见的是,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物价问题必然成为“两会”议题的重中之重。无论代表、委员在“两会”上就物价问题提出何种议案和提案,标本兼治都应该是调控物价的不二之选。

物价调控将是一场“持久战”

对2010年的物价形势,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有切肤之感。自去年年中以来,消费物价指数(CPI)指数一路飙升,终于在11月份创下了5.1%这一28个月来的最高。所幸官方反应及时、因应得力,中央各部委、各地方政府从保供给、畅流通、稳市场三个关键环节联手调控,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货币政策手段,取得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初步胜利。

中国官方的上述动作,体现了决策者保障民生的信心与能力。并且,近期官方的一系列举措,无一例外地表明了决策者不仅将此次物价调控视为一场“持久战”来打,更着力于采取全方位措施,标本兼治地解决物价问题。这一方向,将在“两会”上得以进一步体现。

综观中国当下面临的内外经济形势,以“尚不明朗”四字概述之,已成各界共识。国际上,连续实施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美元是否会进一步贬值,对于中国物价将是一个严峻考验;全球流动性过剩,欧元区及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现状,也使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此外,中国冬麦区旷日持久的旱情,使粮价上涨的预期抬头,进一步推高了通胀预期。

标本兼治解决物价问题

有鉴于此,中国需从四方面着力,标本兼治,有望从根本上拆解本年度物价过快上涨压力。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保障粮食供给。这一点,从去年年底以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及“十二五”规划建议稿,都可以看出决策者的这一思路。保障作为“百价之基”的粮食供给,对于物价过快上涨不啻于釜底抽薪。这一思路有望在“两会”上得以延续和完善。

其次,补农田水利设施的历史欠账,提高农作物抗击极端气候的能力。去年的西南大旱和汛期洪灾与今年的冬麦区干旱,显然戳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软肋。有基于此,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体现了决策层欲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的决心。“一号文件”明确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将有望再落实600-800亿元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倘无意外,水利问题将成为“明星级”议题之一,为“两会”代表和委员所关注。

第三,果断动用包括货币政策工具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手段缓解通胀预期。2010年至今,央行已接连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向外界释放了力抑通胀的明确信号。对于今年的工作安排,中国央行副行长杜金富已于日前明确表示,央行会加大对重点地区抗旱救灾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密切监测国内外粮价走势,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创造货币条件。可以预见,货币政策工具的如何运用,也将成为“两会”上的一个热议话题。

第四,在畅流通、稳市场方面加大力度,减少农作物流通成本、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并借此机会逐渐完善建立并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这需要包括交通运输部门、铁道部门、工商部门等在内的配合,而一种高效的互动机制有望在“两会”上得以讨论并完善。

物价调控范文第5篇

温桂芳: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价格室主任

许光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2007年年底,它成了网上颇为流行的一句话。虽是戏谑,但这句话蕴含了老百姓对通货膨胀的担心。

正如有学者形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有点像一位“异常亢奋的长跑运动员”,快跑了个三、五千米,既不出汗,也不喘气。这可能吗?按照常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分析现在的物价,只盯着猪肉、鸡蛋等副食品已经远远不够了,可以说,现在有很多因素在支持中国需要有一个温和的物价上涨过程,需要通过价格上涨来度过结构转型的关键期。

结构性上涨?通货膨胀?

记者:物价上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很多学者对此的认识是结构性价格上涨,并非全面通货膨胀,但最近,围绕粮食等农产品的下游产品开始普遍上调价格,比如白酒最近的涨幅惊人,那么如何认识今年的物价形势?

温桂芳:目前的物价上涨仍然还是属于结构性上涨,非全面通胀。通货膨胀是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而引起的市场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并非如此:引起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如果扣除食品的因素,CPI的其他项目上涨很少,这就说明目前的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的上涨。

至于今年的物价走势,我的判断是上半年依然会延续去年下半年物价的涨势,我预测的CPI涨幅在4.5%左右。去年物价上涨的食品价格受生产周期以及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的影响,接下来几个月还会有一个持续上涨的过程。

许光建:首先,对温教授说的目前仍然是结构性上涨,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目前的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经济学上判断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CPI,在当前CPI上涨超过6%再说是结构性上涨是说不过去的。

2008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一些机构预测在4%左右,我的判断是肯定要高于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5%左右,从历史水平和国际经验来看,未来我国物价可能步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一方面,全球的能源与原材料都在上涨,产品成本都在增加,涨价是必然趋势。希望物价再回到以前的低水平状态,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将是物价不断上涨的经济环境。

另一方面,2008年资源品价格的改革可能将陆续出台,这也将成为未来物价上涨的主要压力。同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货币投放过快等原因也将继续对通胀水平构成压力,另外,外部因素对国内粮食价格上涨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由于美国经济预计下滑,美元贬值的预期进一步上升,由美元贬值所造成的国际初期产品的价格上升不容忽视,即便人民币2008年升值5%,美元贬值10%,仍会给中国的物价上涨带来很大压力。

临时管制多途径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也在出台严厉的管制措施,包括重提了提价申报制和涨价备案制等等,怎样认识目前的这种政府行政干预?

温桂芳:可能很多人会说,政府这样的调控是不是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价格指导,其实并不是这样。当前政府的价格行政调控是临时的,不是长期的,而且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就拿今年发生的食品价格问题来说,对待与居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食品价格,当其出现大幅度上涨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是十分必要的。但这还不够,在食品价格发生大幅下降时也要密切关注,同样要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其下滑。因为食品价格下滑,必然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对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产生不利的影响,其结果就会像猪肉那样。前年猪多,猪价大降时无人管,导致农民大量宰杀母猪,导致去年生猪供应严重短缺,价格大涨。如果前年一出现问题就加以解决,生猪短缺的问题也就可能不再发生,至少不会如此严重。

此外,解决当前的食品价格问题也不能就物价论物价,不要把眼睛只盯住物价,应该在保持现行的物价水平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相关的税收或收费,以减轻生产经营者的负担和成本,这都是需要政府介入干预的。

许光建:首先应该明确,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时期,政府对管制范围内的价格进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我国如此,在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同样的案例。此外,我国《价格法》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政府可以采取干预措施。

所以,目前政府的价格调控行为是国外有经验,过去有先例,法律有依据,而且符合实际需要。

出路

记者:抑制物价上涨的根本出路在什么地方?

许光建:可以说,解决物价上涨的根本是要建立一个劳动者收入增长的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偏低并改善不多,其后果就是造就了大量的低收入劳动者。他们是最想消费的群体,但由于收入低没有能力增加消费;而占财富绝大多数、有能力消费的富人,由于消费的边际递减,也缺少消费动力。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不可能扩大,生产的产品便只有出口和改为投资消费。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于投资与出口。

如果没有等同的进口需求,在当前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出口换回来的就只是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符号。而且,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必须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所以,用逻辑链条表示的话,分配结构失衡造成了消费不足,特别要解决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陈云富)

物价调控范文第6篇

通过“促进限出”提高国内

粮食自给率

在国际市场粮价无法大幅回落的情况下,短期内要想平抑国内粮价就只有从内部想办法,应通过调整进出口政策,在保证国内正常需求的条件下,适当控制粮食出口总量、增加进口,扩大国内市场供给,提高国内粮食自给率。目前国际上除了小麦价格以外,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均低于国内,短期内中国可以加大进口以抑制通胀预期。鼓励进口、减少出口不但可以增加国内商品的供应,还可以增加国内市场对外汇的需求。

充分发挥市场平抑价格的

内在机制,减少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尽管可以短期内抑制通胀,但可能会引发供给短缺和黑市交易,而短缺是更为严重的通胀。由于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其价值的合理回归,提高农民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也是符合政策导向的,因此,只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太离谱,政府就不必过多干涉,而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进行自动调节。如果政府采取强硬措施管制价格,则很可能抑制价格信号发挥诱导资源重新配置的作用,反而使某种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持续更长时间。相反,农产品价格上涨会使得土地收益提高,受比较效益引导,农民增加投入从而使农产品供应增加。

增加财政对低收入群体和

种粮农民的补贴

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非常小,依靠压制需求平抑价格基本不现实。从长远来看,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同时想方设法提高广大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和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这样的组合措施将不会扰乱市场自然具有的平抑价格的机制,而是政府在市场之外补充市场的某些不足。此外,在种粮成本不断上升,进城务工工资较快上涨的局面下,政府有必要提高粮食收购价,同时补贴农民种粮,以鼓励其种植粮食,提高粮食供给,这是解决中长期粮价上涨压力的正确路径。

完善物资储备制度,

稳定消费者通胀预期

决定价格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供需,而是人们对于供需状况的主观认知。对一个人口大国,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制度及采取应急措施十分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也可对短期市场供给变化予以调节。政府应建立重要商品供应和储备的预警系统,并将信息及时对外公开,消除消费者的恐慌情绪。

加大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

调控力度

通胀既然是货币问题,就得用货币及有关货币的政策解决问题。控制贷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央票发行是必要的货币紧缩手段,同时应考虑加大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的使用频率,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提高利率对于抑制经济过热、稳定物价、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物价调控范文第7篇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增大和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日趋迫切的新形势下,我市物价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年来,我们积极调控市场价格,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仅比上年上涨3.4%,明显低于全国的4.8%,也低于全省的3.7%,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列倒数第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惠民66条”,努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缓和了价格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积极推进天然气、成品油等价格改革,率先在全国对出租汽车承包费进行规范,使突出的价格矛盾得以缓解;我们加强价格监管,营造了良好价格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调控市场价格,保持了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受国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去年我市与全国一样,出现了新一轮的物价上涨,猪肉、食用油、液化石油气、居住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显著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单月涨幅曾高达5.3%,创下1997年以来11年的新高。面对市场价格变化的新形势,我们沉着应对,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参与、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一是严控提价项目出台。除国家和省部署的调价项目外,我市没有出台政府提价项目,缓和了价格上涨的压力。二是加强价格监测。启动了猪肉、粮油、蛋奶、饲料等价格的一日一报制度,密切注意市场价格动态,及时进行预警预报,防范价格异常波动的发生。三是加强市场巡查。启动了市场巡查制度,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四是实行了适当的价格补贴。会同有关部门对低收入困难群众实施猪肉、燃气等价格补贴,每户每月肉价补贴20元,连续补贴6个月,气价补贴20元,连续补4个月,补贴金额达1791万元,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由于措施有力,猪肉等价格的过快上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二)全面开展价格惠民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惠民66条”决定,以价格惠民行动为载体,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入手,采取了一系列价格惠民措施。一是减轻了群众的看病负担。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改革,实施了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降低了222项收费,年减轻群众负担约9910万元。降低了部分药品价格,平均降幅约12%,年减轻群众负担约3亿元。统一了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按从低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防病治病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停止收取管道燃气初装费。按照省的规定,停止收取延续多年的管道燃气初装费、增容费、开户费,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三是在农村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去年秋季入学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课本费,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年减免金额约3900万元。此外,对高中择校生收费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择校生按规定缴纳择校费后,学校不得再向择校生收取学费,同时明确了择校生课本费标准。四是对低收入群体实行价格优惠政策。包括气价、水价、电信资费、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等优惠,其中基数内的燃气、自来水价格分别优惠40%和47%,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减收50%。五是停止收取外来人口IC卡工本费。从去年10月起停止收取外来人口IC卡工本费,年减轻群众负担2082万元。六是实行公厕免费开放。到目前,全市已有7个区的683座公厕实施了免费开放,还有3个区的公厕正在推进免费开放的前期工作。七是扎实推进我市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对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进行认真研究,从保障低收入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出现下降着眼,积极与统计、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商,研究建立保障低收入困难居民基本生活长效机制的可行性,并着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提高了*的综合承载力

一是加大了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我局牵头成立了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工作小组,会同经贸、供电等部门,加大了对25家限制类、淘汰类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迫使这些高耗能企业加快改造、转型,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效地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节约能源和降低消耗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实施了国Ⅲ排放标准车用燃油价格。为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缓解我市空气污染压力,改善环境质量,我市提前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我局在总结国Ⅲ标准汽油柴油临时价格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从*年4月15日起,出台实施了国Ⅲ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柴油价格,稳定了国Ⅲ标准车用燃油供应企业的信心,保障了国Ⅲ标准车用燃油的供应,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的环保建设。三是公布实施了天然气价格。经省物价局和市政府同意,我局公布实施了天然气试行销售价格,其中居民用户试行销售价格为每立方米3.45元,与同等热值的管道油制气相比,价格下降了6.5%。天然气价格的公布实施,对于推进我市天然气工程建设,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调整理顺了部分价格。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我局及时调整了区域性管道燃气价格,使供求双方的利益得以合理调节。同时,适时实行煤电、煤热、油气、气气等价格联动,使能源价格的形成更为合理。

(四)加强了价格监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价格环境

一是加强了对广交会期间酒店房价的监管。经市政府同意,*年广交会(第101届、102届)酒店房价实行政府认可的行业指导价,把市场调节、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既调动了有关各方监管价格的积极性,又使酒店房价保持相对稳定,确保了广交会的顺利召开。二是加强了出租汽车承包费管理。针对出租汽车承包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及出租车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对出租汽车承包费管理进行了规范,将出租汽车承包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公布了出租汽车承包费基准价及浮动幅度,使相同内涵下的承包费标准每车每月降低400元,减轻了出租车司机的负担,缓解了油价上涨给出租车司机带来的压力,保护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三是加强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综合年审工作。联合纠风、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综合年审,审查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76项、收费总额86.73亿元。同时,纠正违法、违规收费行为,使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得到规范。四是加强了价格监督检查。以安民生、保改革、促发展为主线,加强对教育、医疗、药品、涉农、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猪肉等价格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08宗,查出违法所得金额2409万元,实施经济制裁金额2291万元,上缴财政1617万元。五是加强了价格诚信建设。在全市深入开展“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活动,评选了第三批47家“价格诚信单位”,公开授予“价格诚信单位”牌匾,并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大大激发了企业诚信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的信用体系建设。

(五)扎实开展价格公共服务,价格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开展了价格服务进社区、进农家、进学校、进医院、进景点等价格服务进万家系列活动,在全市各社区、农村各镇、学校、医院、景点等实行了价格公示制度,使物价工作更加贴近群众。组建了社区义务物价员队伍、乡镇物价监督员队伍和企事业单位物价员队伍,使基层物价工作得到加强,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改善。

加强了价格调研,组织开展了环保价格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建立健全环保价格体系和环保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侵犯知识产权产品和伪劣物品价格鉴定操作规范》研究,得到了上级物价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我局撰写的《能源价格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获得第四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

拓展了价格认证工作,积极开展涉案物价格鉴定,*年完成涉案物价格鉴定4.6万宗,鉴定总金额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为司法裁判特别是司法定罪和量刑提供了有力依据。加强了价格监测,及时市场价格信息,着力打造“*价格”,对生产和消费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使“*价格”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不足,推进价格改革的难度加大,医疗、教育、物业服务、停车保管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价格矛盾还比较多,影响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政府调控市场价格的手段比较单一,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艰巨。

二、*年物价工作安排

*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期调控在4%以内。物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价格工作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稳定物价,推进环境资源价格改革,开展价格惠民行动,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科学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严格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要坚决贯彻执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以稳定物价为大局,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省的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依法实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制度,严格控制出台提价项目,严格控制市场价格的过快上涨,特别要保持食品、成品油、燃气、电力、供水、交通等价格的基本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要加强价格监测。落实价格监测制度,加强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密切注意粮食、生猪、燃气、煤炭、成品油等商品的生产、销售、库存变化情况,跟踪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及时进行预警预报,防范价格异常波动的发生。要树立世界眼光,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动态,深入分析其对国内以及*市场价格的影响,及时提出建议,积极应对,化解可能发生的输入性价格风险。

要健全价格应急机制。落实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适时投放,平抑市场价格。要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扩大价格调节基金规模,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调控市场价格的作用。要完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一旦发生价格异常波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稳定市场价格。

要加强舆论引导。做好价格宣传工作,公开政府调控市场价格动态,正面引导舆论,增强消费者的预期信心。要及时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价格信息,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络,及时通报价格动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

(二)着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

要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加大政府对社区医疗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继续探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零差率销售”的路子,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加强药品价格管理,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严格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作价,减轻群众的药费负担。

要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严格执行“一费制”,继续规范“一费制”以外的代收费,做好教育收费公示。严格限制择校费、借读费的收取,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监管,严格执行教育收费许可证制度。

要加强涉农价费监管。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种粮农民的价格补贴工作。落实促进生猪生产、保障供给的各项措施,防止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合理制定本市化肥出厂价格和销售差率,努力保持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秩序,落实主要农副产品运输过程中收费减免政策以及促进中心镇建设的各项收费优惠措施,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加强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管理。改进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按省的规定将部分放开的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纳入政府管理,调整路内停车收费结构,利用价格杠杆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要研究建立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研究分析我市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情况,结合本市实际,探索建立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根据本市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适当调整低保和低收入水平,使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积极推进资源环保价格改革

要实施公共交通票价优惠。在价格听证的基础上,制定我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努力打造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交通票价机制,方便群众出行。

要落实电力价格改革措施。继续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限制高耗能企业发展。鼓励燃煤电厂脱硫改造,对安装脱硫设施的燃煤电厂实行脱硫加价,将脱硫加价计入上网电价。完善分布式能源系统热、电、冷联供价格配套体系。加大峰谷电价实施力度,支持冰蓄冷蓄能项目发展。

要完善车用液化石油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车用液化石油气价格监测和成本监审,改革现行“油气”联动模式,建立既反映市场又有利于稳定的“气气”价格联动机制,使车用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形成趋于合理,促进我市交通事业的发展。

要合理制定天然气正式销售价格。对天然气试行销售价格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充分考虑政策、成本、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我市天然气正式销售价格。

要推进水价和污水处理收费改革。认真总结我市阶梯式水价试点情况,逐步推进阶梯式水价改革。进一步理顺区域供水、饮用净水、大学城杂用水价格,促进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按照成本补偿的原则和国家的有关要求,合理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

要研究建立危险(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贯彻国家关于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政策,建立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收费制度,研究制定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四)进一步规范收费秩序

要做好收费综合年审工作。继续做好收费综合年审工作,加强对年审后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和降低的收费标准落到实处。加强收费许可证管理,落实亮证收费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研究经营服务性收费年审办法。

要加强路桥收费管理。进一步规范路桥收费行为,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有关矛盾,建立良好的路桥收费秩序。建立健全路桥收费信息网,方便监管和群众咨询。着手城区路桥通行费年票标准调整工作,组织召开听证会,科学合理制定调整方案。

要加强就业与再就业收费监管。确保对下岗失业人员、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收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轻下岗失业人员、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负担。加强职业介绍、人才交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中介服务收费监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要整顿垄断工程安装和维修收费。对供水、供气、供电、有线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垄断企业的工程安装和维修收费进行整顿,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研究降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价格,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公用事业健康发展。

(五)大力加强价格监管

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主线,强化市场价格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粮油肉、医疗、药品、教育、涉农、能源、环保等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串通涨价、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价格环境。

要加强房地产价格监管。开展价格服务进房地产企业活动,整顿房地产买卖、租赁、评估、咨询以及测绘等中介服务收费,全面实行房地产市场明码标价制度,规范房地产交易和中介服务行为。公布*年度我市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加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进一步改善物业服务收费秩序。

要加强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对垄断行业实行成本监审和利润控制制度,依据成本和合理利润制定垄断行业价格,促进其价格公平合理形成。

要加强价格诚信建设。启动第四批“价格诚信单位”的评选工作,对第一批“价格诚信单位”进行复审,落实失信退出机制,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价格环境。

要加强价格举报和工作。认真受理价格举报咨询,依法查处价格举报案件,及时化解价格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完善价格举报工作程序和督办工作制度。做好市、区(县级市)价格举报网络的联网工作,力争早日与国家发改委价格举报网络联网,努力提高价格举报工作效率。

(六)努力搞好价格公共服务

要继续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在巩固价格服务进社区、进农家、进学校、进医院、进景区等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价格服务进企业、进商场活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全面实行价格公示,建立健全义务物价员队伍,加强基层物价工作,强化社会监督。

要加强价格调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价格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开展房地产、垄断行业等价格调研,探索价格监管的新路子,为解决新形势下价格实践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要加强价格成本监审工作。做好天然气、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污水处理、机动车通行费年票制等成本调查工作,为政府价格决策提供依据。

要加强价格认证工作。推进全市价格认证系统规范化建设,完善价格鉴证自动化系统和主要物品价格数据库。提高认证服务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开拓价格认证新领域。

要推进价格信息化建设。加强价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价格信息网的升级改造,建立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优化网站栏目。完善菜篮子报价系统,提高监测质量。

物价调控范文第8篇

一是强化价格调控和治乱减负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为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继续抓好对我区大型企业、纳税大户的“重点服务、重点监测”工作,优化投资环境,支持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我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取得新突破,关注民生,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加大专项检查力度,开展有关涉企、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开展教育、医疗药品收费和商品房价格三大热点问题的专项检查;加大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管,继续对影响社会稳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三是强化价格诚信体系建设,明码实价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开展各类创建活动,继续加大价格诚信市场群、百城万店无假货的宁南汽贸一条街力度,力争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强化价格服务意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全面推开。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农村落实到村组,把“价格服务进万家”当作价格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通过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新市民素质的提高、促进雨花和谐。

五是强化价格社会监督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维权意识。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媒体和一切宣传手段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宣传有关价格法规,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和维权意识。并进一步发挥价格举报电话作用,通过举报热线,建立起社会、群众与物价部门联系沟通的渠道,使它成为宣传政策法规、为民排忧解难、维护价格秩序的综合平台。

六是强化价格法制建设,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推行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价格行政执法监督,做好行政复议和诉讼机构建设,健全价格执法案卷管理,提升案卷质量。

七是强化价格认证工作,进一步拓展认证工作新领域。提高认证人员素质,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上与省、市价格认证中心挂钩,下与相关部门、周边兄弟区县联手,进一步拓展认证工作新局面。

物价调控范文第9篇

我国食品价格多年持续上涨无法用上述原因解释。2002-2012年,食品价格持续较快上涨,十年累计上涨93%,其中2008年最高时上涨14.3%。年度之间连续呈现相同增长趋势,显然难以再用季节、节日因素解释。退一步讲,即使在一年内,季节和节日等因素也都是有规律的,即使价格环比变化较大,一般也不至于过度影响同比增速。气候、灾害等原因也不能说明问题,这么大国家很难说哪一年一点灾害没有,如果以此做解释,那就暗含了气候、灾害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假设,因为价格一年比一年上涨,这不符合实际。也有人用农产品(行情,问诊)种养周期解释价格,同样周期充其量只能解释短期波动,无力解释价格持续十年上涨。

就我国长期发展趋势看,食品价格上涨是三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是持续加快的城镇化、工业化过程影响农产品供给。因为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村散养一头猪一年的收益仅相当于外出务工1-2天的收入,因此劳动力不断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农村转向城镇。导致就业人口减少,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增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2007年的40.8%下降到2012年的33.6%,年均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同时农民工持续增加,2012年底已达2.63亿人。为弥补从业人员的减少对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只能大量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

二是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推动食品价格上涨。2002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十年累计上涨近90%,构成农产品等食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成本。同时食品间接成本也明显增加,近十年每百户农村家庭家电拥有量大幅增加,人均家庭设备支出年均增长15%,其中冰箱、空调分别增长3.5倍和12.3倍,交通通信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交通通信现金支出年均增长17.4%,移动电话拥有量增长21.2倍,摩托车增长近1倍,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带来消费支出的增加,十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3.2%。

三是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拉动食品价格上涨。精细化加工制作的各类食品要求消耗更多原材料,以牛奶为例,随着奶粉需求的增加,作为原料的鲜奶需要量成倍增加,因为7-8斤鲜奶才能制成1斤奶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等要求不断提高,而这无疑需要基础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增加成本,相应拉动食品价格。

我国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食品价格总体上涨的局面很可能还将持续,直至工农业比较收益基本相当。这样看,只有种养周期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或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价格暴涨暴跌,才是需要重视和解释的。否则是我国当前所处阶段正常的经济规律,不需要给予食品价格偏高过多关注。

上述规律表明,物价调控应该剔除食品涨价因素。美国20世纪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带来燃料和食品等价格快速上涨,为消除外部因素,准确反映物价实际变化,便于货币政策调整,提出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概念,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过程中,农产品价格较快上涨是必然趋势,应借鉴美国做法,将扣除食品价格的CPI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同时给食品价格制定更为宽泛的调控区间,比如8%以内,以提高政策对食品价格的容忍度。

货币政策应给予CPI以外价格更多关注。如果从CPI看,我国近十年累计仅增长34%,人民币贬值程度并不严重,但居民感觉远超过这个幅度。其中,既有居民以偏概全的错觉原因,更主要的是住房等未计入CPI的消费(投资)价格上涨过快,耗用了大部分居民收入,吸收了我国规模庞大的M2。因此,在资金持续涌入投资领域阶段,仅仅根据传统的CPI制定货币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将住房、理财产品等投资品价格作为参考标准,推动货币政策目标设定和手段运用机制化,从全社会角度反应货币供应量的适宜程度,防止货币脱实向虚,加剧货币对内贬值。

物价调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第三产业;物价调控;影响

中图分类号:F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近几年我国物价上涨迅速,对老百姓的生活日常生活产生的极大的影响。政府每次面临物价上涨,都会下达各种物价调控政策,但每次“调控”后,物价却越来越高。这说明物价上涨不但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近些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对物价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术语,它是指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类行业。三大产业所包含的行业在世界各国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这是生产初级产品的初级产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这些是在初级产业基础上成产加工产品的产业。第三产业是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它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保险金融业、教育文化业等等。第三产业比起一,二产业,行业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本文针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第三产业对我国物价调控的影响,下具体介绍。

一、我国物价上涨和物价调控的内在联系

经过多年对物价调控的实践证明,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是基础生产生活资料调价,与之有关的产业会跟着提价,进而带动更多的产业随之涨价。这时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就会出台多种调控政策对涨价源头价格进行调控,这种调控策略会在短时间内控制物价,但对整个市场的涨价行为却控制不住。其它行业的涨价行为会直接影响基础资料的生产成本,促使其价格不得不再次上涨,这时政府只能接受涨价后的现状。整个物价水平就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此可以看出,价格的上涨是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政府每次对物价的宏观调控,并不能使价格下降,只是暂时不涨或缓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其影响力正在反作用调控效果。

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物价调控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其内部也进一步优化。

1.第三产业对物价影响力的形成

物价上涨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就和每一个人都有关联。第三产业规模庞大,包括的行业丰富,从业人员也非常多,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消亡、壮大,其经济规模正在超过第一、二产业,一个行业对物价产生的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但无数个行业加在一起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一旦该产业发生变动必定会对物价产生影响。政府进行物价调控是为确保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虽然能对第一、二产业进行直接调控,但缺乏对第三产业的监控,导致第三产业内的物价上涨,进而带动整体物价上涨。

2.掌握第三产业对物价变动、调控的反应

第三产业对物价变动的反应是最快的、特别是提价速度。物价的自然规律应该是有涨有跌,但从现实来看,物价是只涨不跌,这与从业人员对物价调控的反应有关。从业人员包括高层决策者、商铺老板、私人个体等,他们对物价上涨是以积极态度对待,但对政府的物价调控,其态度却是消极处理或置之不理。政府对物价调控的实践证明,价格循环增长的现象根本不是政府能控制的,是需要政府、各行各业、每个人共同努力,才能确保价格平衡体系不会总在突破一个又一个新的平衡点。

三、物价调控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加强综合管理力度,始终不能放松对一些重点领域价格的监管和调控

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价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要加强、加大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的力度,取消一些超期收费项目、不合理收费项目、过高收费标准,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

2.提升个人的物价控制调控意识

首先,加强民众对物价知识的学习,了解商品的定价知识,制定合理的价格,把握准自己的物价调整行为。其次,要认识到自己是物价的一部分,所做的任何决定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己。最后,无论是个人和群体,还是民众与政府,都要守望相助、和谐共勉,要有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第三产业占我国国民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其对我国物价调控的影响也愈发显著。这时,只有通过政府和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制定更全面、更有效的物价调控政策,才能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人、才能对物价上涨“进行合理控制”才能让政府、老百姓得到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古新功,王中茂.提高物价调控有效性必须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J].中国经贸导刊,2012,36:61-63.

[2]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课题组,韩涌泉.区域物价调控机制探索――以青海省为例[J].青海金融,2014,01:5-10.

[3]鹿斌,周定财.当前物价调控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11,05:15-18.

上一篇:双向调控范文 下一篇:物价上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