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30 04:18:39

湖北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摘要:湖北农民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村土地扭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着力从当前湖北农村土地扭转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增收;土地扭转;劳动转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5801

1农村土地扭转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央推行改革开放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指导下,湖北也推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责任到人,此举大大提高了湖北农民的积极性,产量也大福提升,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90年代末,出于家庭的压力,在湖北农村出现部分农民南下务工现象,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进入新世纪,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为我国南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时农村出现了部分土地无人经营,同时,大量青壮年老力出外务工,农田主要是老年人口在管理,产量和效率较低。湖北农村发展还是较为缓慢,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这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都有待解决;农村土地扭转也成为解决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2湖北农村土地扭转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分析

实现农村土地扭转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当前,湖北农业生产条件低下。一是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靠天吃饭”的定式依然没有改变。二是环境压力加大。一方面,湖北部分地区为扩大耕地面积,不惜违背自然规律毁林开荒,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较重,如滑坡、泥石流等。另一方面,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镇建设、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房屋建设、开发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退耕还林等,不断挤占耕地,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耕作水平较低,人工劳作程度较大,机械化程度很低,部分高山地区依然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四是基础设施较差。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破坏严重,大部分老化失修,配套不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条件得不到有效优化。新的世纪,生产社会化,生产机械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工业基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机械化生产的前提在于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因此加快土地扭转,是必由之路。

实现农村土地扭转是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必经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战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科研体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推广体制运作效率低,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一些尖端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户无缘,湖北西部边远山区仍处在原始的、简陋的传统耕作状态。土地的扭转一方面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按照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使用机械化工具,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体现规模价值,也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进程,推进农业生产服务化的生产,推动劳动力就业和社会发展。

湖北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历史的依据。中国古代盛世,社会安平,经济发展,人口也随之增长和膨胀,人均所占的土地面积也会减少,人地矛盾不断加剧。面对这个问题,一般会有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开垦土地,尽量的扩大范围,但这又不是长久之计,当没土地可以开采或不适合开采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不利于长远的发展;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入城市,最终成为城市居民,但这其中就会出现很多的城市化问题,例如失业,盗窃等等导致社会不安定。以英国为例,17世纪中叶,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进步,在农村出现了“羊吃人”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也加剧了城市化的速度,推动着英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因此,考察各国的历史可以发现,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也必将推动发展。

湖北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现实的依据。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劳动力数百万,劳动力过剩,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形成挤压之势,导致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不利于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近几年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不愿耕种田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寻找新的增收途径。但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匮乏,导致农村耕地大量抛荒,无人耕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矛盾的统一与对立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

湖北农村土地扭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社会进步和发展重要源泉,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所在。农村土地扭转问题一则使原有的小农生产不再满足要求,机械化和现代化工具的生产和使用也会使部分劳动力失业,二者同时作用会导致部分农民失业;二则农村土地扭转又会推动专业化生产,农业服务组织的兴起也会增加就业,更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反过来又会有利于推动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进行,加快土地扭转的速度。二者相互作用,具有较大的提高。

3解决湖北农村土地扭转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扭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施农业产业化,是促进粮食与多种经营、农业与企业、城镇与农村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湖北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农村土地扭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村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实现形式。

(1)加快推进湖北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扭转问题的解决。

做到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土地经营权转移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产业的扶持,结合地方特色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落实。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之中去践行,做到加大补助的力度,更新观念,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结构调整。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实体。推动湖北农村增收,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突出本地资源优势建基地,合理布局,连片开发,相对集中,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格局。二是培植大户。大户就是致富带头人。通过大户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发展,走一户带一方、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三是围绕基地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配套服务设施,为基地提供有效服务,提高基地经济效益。

(2)有序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第一,培植大户,推动专业化生产服务。大户就是致富带头人。通过大户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发展,走一户带一方、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同时,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能够增加农村的劳动利用效率,增加农村就业,实现湖北农民增收的目标。

第二,发挥湖北优势,扶持壮大湖北特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的核心,能够带动千家万户进行产业化经营。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转换内部机制,创新管理办法,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二要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三要走外向型发展之路,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合资企业。四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五要加快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水平。

第三,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民要增收,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农业,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长效投入,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努力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农业利用率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四,搞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服务工作。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户籍制度,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问题,以及工资拖欠等问题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其良好的发展。

解决湖北农民增收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代代的努力才能做好。

上一篇:《吹牛大王历险记》推荐信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