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30 04:18:09

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也在不断的进步。水利工程施工涉及面广、范围大,因此,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达到各项指标的标准。本文对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漏水;方法

1 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1 在岩溶地段采用高压灌浆和高压旋喷灌浆进行施工

在此地段的施工可以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进行,但想在此地段进行的灌浆技术要以专业人员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实验结合才施工,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出现任何一项比较适合的新技术,而现在的基础施工都是采用有填充物和没有填充物的为主,特别是在岩溶地段的施工时,是采用有填充物进行,并且对于此项技术的施工要求相对也是很严格的,另一方面,必须要度岩溶地段的地理情况、深浅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考虑之后再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那么在进行基础处理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采用不冲洗高压水泥灌浆,最终的目的是可可以增强建筑物的地基的稳定性,高压旋喷灌浆就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灌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在进行水泥喷射灌浆的时候将对原有的土层进行破坏,就可以使水泥浆很快的与破坏的泥土层进行相融,再将搅拌成混合物,之后被搅拌的混合物在经过凝固后就会在岩溶地区变成一个很结实的柱体,以此来达到基础地基稳固的作用。

1.2 在浅层含有泥岩溶中基础灌浆技术的使用

有很大规模的岩溶暴露在外或者是周围埋藏很浅的都算是浅层的泥岩溶,在进行施工的情况下必须要先把里面的填充物取走,然后将水泥在回填进去,最后一步在进行灌浆处理。

1.3 在深岩溶中的基础灌浆技术的具体使用

正常情况下岩溶的埋藏深度在50米以上,就是属于深岩溶了,但是对于它来说,采用旋喷灌浆和花管灌浆这两种技术进行辅助灌浆都非常困难的状态下,可以采用在岩溶周边来实施灌浆技术施工,其这样的优势是在于可以将岩溶里面的填充物在水泥不断地挤压作用情况下,使其就会渐渐凝固化,最后在岩溶的溶洞位置上,进行钻孔灌浆施工。

2 基础灌浆技术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的运用

当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里面,往往都是有很多的因素所导致漏水的,其中最常见的因素就是将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地址设定在了岩溶地区里面,那么在这样的地段上进行施工不单单会导致施工的成本过大,还会造成收益很小,对此,建议采用模袋灌浆技术和填充级配料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膜袋自身材质上的优势,里面含有大量的尼龙和聚丙烯等材质,其膜袋受挤压变形的耐力非常强,最主要还是由于它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变化,并且在进行回堵溶洞情况下很便捷,还有当膜袋里面的水泥在进行相互挤压后,这时里面的水分就会逐渐消失最后剩下的只有泥土和沙子,这样砂浆的速度就会加快,另外一面当填充物选用砾石的话,可能是没有很好效果的,对此,建议选用水泥冲灌级配料相对粘度较高的,那么在级配料的材料数量上自身要充分掌握好,可以在200~1000kg之间进行选择。

在水工建设的过程中,是会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漏水现象产生的,那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将要建设的水工地址设定在了可溶性的岩石地段上,也就是说想要在这样的地段上进行施工,不单单会导致施工的成本过大,还会造成收益很小,对此,建议采用模袋灌浆技术和填充级配料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模袋本身的材质是有大量的尼龙、聚丙烯等,所以模袋的变形的能力是很强的,最主要的还有模袋能够适应溶洞的形状的各种变化,在进行堵塞溶洞的时候很方便,另外其优势还有很强的耐磨性能,当模袋里面装的水泥在进行不断的进行相互排挤之后,里面的水分就会渐渐流失,最后剩下的只有泥土和沙子,这样砂浆的速度就会加快,另外一面当填充物选用砾石的话,可能是没有很好效果的,对此,建议选用水泥冲灌级配料相对粘度较高的,那么在级配料的材料数量上自身要充分掌握好,可以在200~1000kg之间进行选择。

3 水利工程中的大吸浆量情况的灌注方法

通常来说,在水利工程中的岩缝灌浆一般会在1~3h内结束,单位耗灰量也会小于或者等于120~220kg/m。这时候,只要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就可以。然而对于有时候会出现的岩缝大吸浆量导致灌浆难以结束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特殊的地层结构条件会导致水泥浆从附近的地表溢出或者沿着某一个固定的通道逐渐流失。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遵守以下几个施工原则:

3.1 采用限流措施

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L/min,以减小浆液在裂隙里的流动速度,促使浆液尽快沉积。待注入率明显减小后,将压力升高,使注入率基本保持在10~15L/min的水平,直至达到灌浆标准后结束灌浆。

3.2 采用降压处理方法

采用降低压力甚至是自流的方式来进行灌浆处理,等待浆体凝固并且不能流动之后再逐步恢复灌浆压力,按照正常工序进行处理。

3.3 采用多次灌浆的处理方法

多次灌浆也就是间歇性灌浆,即一定灌浆数量或者灌浆时间为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便要中断灌浆,在等待一定的时间后继续灌浆。至于具体的灌浆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工程的要求、灌浆目的以及地质情况等视情况不同而设定,但是通常不要超过2~8h。

4 结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观点可以看出,基础灌浆技术是一项很重要也很复杂的技术,就像以上的各种灌浆技术都是有优势和缺点的,这就给我们专业的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相对来讲随着水工基础灌浆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达到各项技术指标的标准,并且优化设计程序,在施工中能够扬长避短,争取每项施工技术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最终确保工程的质量能够更具有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赵文江,李巨云.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

2 高非.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

3 掌孝永.浅谈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探索[J].城市建筑,2013(4)

4 杨建华,费明康.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上的利与弊 下一篇:英语教学应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