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时间:2022-10-30 04:15:03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摘 要: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始终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强调全面性的教学发展观。在整体新课改过程中,其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元化以及学习方式自主等不断优化。针对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围绕新课改特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教师以探索与实践课堂为基础,从而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提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与想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方式

1.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背景及意义

基于现代化教育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愈加强调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多元化、全面性以及技术型等特点。除此,现阶段我国信息与经济化社会飞速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的探索、应用与研究呈现发展阶段。基于如此教育与社会的双重背景下,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也摆脱了“传统”地位,近些年来其逐渐占据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席之地,形成一整套专业化、技术化以及信息化的系统化教学方式,将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特点

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其教学过程是通过不断地贯彻与落实、探索与总结以及分析与研究等过程,从而实现其课改的有效性,最终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知识素养。

2.1强调教师职能转变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是我国十七大精神的贯彻与落实,强调我国各行业应当转变与优化传统的岗位职能,从而实现推动我国整体素质的发展。正是如此,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过程中,中小学领导以及教师深刻地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其课程地位由选修变必修,其教学课堂呈现教师为“辅助”与“主导”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或者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其变得多元性、信息化以及技术型的知识体系转变,逐渐地培养高中生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2.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实施,其核心在于推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学习法。从表面上看,新课改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真正地深入推究其教学核心,不难发现,新课改的实施以原有的教学为前提,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尤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自拟课题,自设教学目标,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

2.3强调教学切实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实施,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应试化”等教学课堂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适当规划教学进程,合理营造教学气氛,从而实现课改的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其整体教学课堂的主体在于课本内容的教授,导线则是知识的引导与扩展以及创设情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满足其学习与成长的发展,培养其个人信息素养,进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3.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教与学

教学相长也。对于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实施与研究,也逐渐确立其核心理念,即“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其重点不在于形式上的生动与新颖,而在于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以及最终其教学对于学生的现实成长的意义。以下结合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做如下几点归纳:

3.1理论是教学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然而,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其课程本身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标准,即理论是教学的基础。大部分教师,往往在追求《新课标》中的教学大纲与目标的教学,过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往往出现一种现象:高中生在教学课堂中,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够解决一些课堂问题,但当参加计算机测试考试时,便缺乏与理论的联系,无法使关联性的不同信息技术实践操作,降低了计算机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重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的同时,还要将识记的部分贯穿于始终。

3.2情境教学法

对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是基于多种传统与课改的教学方式的混合式教学。其一般教学课堂,往往是利用情境教学法作为引导,创设情境,进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逐点消化学习等穿插性的教学设计。

3.3研究性教学

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设问、探究的双向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疑研究性教学更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法,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切实地领会指导纲要的精神,能够真正做到摒弃旧的、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化学习的新思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提升,不仅仅能表明新课改的成效以及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揭示我国现代化教育以及信息化社会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素质化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10).

[2]刘雪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04).

[3]于祥理.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

上一篇:欧姆定律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高三物理复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