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程探讨

时间:2022-10-30 03:40:00

活动课程探讨

活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学校课程总体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学科结构,学校课程基本上由语文、数学等学科组成,活动和其他形式的教育往往被忽视。由此可见,这种单一的学科结构有较大的片面性,它束缚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的养成,而构建由“学科”和“活动”组成的课程体系,正是改变这一狭隘课程观念的有力举措。

1 什么是活动课程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把活动课程等同于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活动,把三者混淆起来,认为多搞些课外活动就是开设活动课程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明白活动课程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是这样表述的:活动课程是指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由此可见,活动课程概念的重点在于:①活动课程首先是一种课程,这揭示了活动课程的本质,应体现在“目标”和“计划”上;②活动课程的构成成分是活动,由活动项目及活动方式组合而成;③活动课程不应排斥学科课程,应根据教育方针和目标,将具有系统教育作用的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使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④活动课程应重视儿童的本性,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活动课程不是脱离课堂的活动行为,也不是紧张教学过程中的间歇和调剂,它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然作为一种课程,就应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学生全员参加,而不是像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那样,只有部分有特长、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参加。

2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都是课程体系这根藤的两个瓜,它们都要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二者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在许多方面上,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的是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从编排方式上讲,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都注重系统化,但是学科课程重视的是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而活动课程则强调学生活动的系统化,这两种系统化都由其载体的不同而不同。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长期积累的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和感知即时信息。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结构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评价,侧重考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活动课程为学生创造了施展多种才能的有利环境,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可以不受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学生可以标新立异,超越常规,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学生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活动课程也有缺陷,它不可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这一点应由学科课程给予弥补。因此,为了使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在实施时,各年级可设置相对应的“学科活动课”。如阅读活动课、数学活动课、常识活动课等,这些课程在内容上与相应的学科有密切联系,形式上按活动课程设计,由相应的学科教师任指导,这种课程既发挥了活动课程的优势,也与学科课程紧密联系,对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实施活动课程的关键

活动课程既然是一种课程,就必须有教师,然而活动课程又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它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活动课程综合性强、信息量大,学生实践时间多,它是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现实需要的种种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因此活动课程的实施,既要有教师的指导,又应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辅导教师既要发挥领导者、组织者、引路者的作用,又要保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自主创造。教师大部分都是学科课程单科教学为主的,不适应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活动课程。这是落实活动课程中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素质,解决燃眉之急。

活动课程的师资不能坐等上级培训,应立足本校,挖掘现有师资潜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知识面广、实践操作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担任排头兵,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其他教师。更要重视青年教师的作用,青年教师好学可塑性强,兴趣广泛,创造意识活跃,在活动课程的实践中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实践中建立一支智能型、实践型、复合型和活动课程师资队伍。

活动课程是一个新的教育改革领域,只要我们加强活动课教学,认真地去研究、探索、实践,使活动课程不断完善,那么活动课程也会像学科课程一样,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它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一代新人,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培优,更要注重转差 下一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