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风信子

时间:2022-10-29 09:56:26

文明的风信子

茶叶的清新、美酒的醇香、青瓷的雅致、丝绸的奢侈,这些经由陆路和海上贸易而向异域展示的东方元素,长久以来构成了西方想象中的东方神韵。北宋年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更像是文明的风信子,为世界文明的生长提供了智慧的种子。

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杭州的一个普通工匠毕昇发明了木制活字。在印刷中,他发现因为木料的纹理不一,遇水后又容易膨胀变形,又改进成泥活字。他用胶泥制成字模,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让它变成坚硬的陶质;接着,在一块铁板里放上松香、蜡、纸灰等混合物,在铁板的四边围一个铁框,在铁框里摆满要印的字模;然后,用火烘烤,松香和蜡就把活字的字模结成了一体;趁热,再用平板在字模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然后就可以印刷了。

现在看起来,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手工活,简单而灵巧,但在当时这却是个了不起的发明!毕昇,这个专注于劳作而又不断思索的巧匠,无意间开启了文明传播的新通道。在活字印刷之前,书籍印刷流通主要靠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活”的特点,雕版的弱点是“死”——这个版的字模上刻了什么字就只能印什么字,印《诗经》的模板就不可能再印出《论语》。这样一来,印刷的成本就变得很高,书籍成为昂贵的商品,囊中羞涩的读书人和贫穷的孩子便无缘接受文明的教化和洗礼。阅读是一件奢侈的事!而活字印刷术的诞生,让每个字都变成活的,用过后每个字模都可以拆下来,重新拼版使用。无论印什么内容,常用的字总是“之”“乎”“者”“也”这些使用频率很高的字,每字制成20多个,以备在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而那些没有准备的冷僻字,可以临时刻出来,用草木灰马上烧成。从印版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在同一字的小木格里,外面标注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经过这样的改进,印刷的成本和时间都大大降低了,印刷品成为大众产品,文化的传播得以出现空前的繁荣。

和任何一种发明一样,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古人诸多梦想的共同实现。在先秦时期,这种想法就被尝试和运用过,秦穆公时有《秦公》铭文共100字,也是用戳子造字来印的。只是,当时蔡伦还没出生,造纸技术尚未发明。这些铭文只好印在湿土地上,用于纪念秦穆公的英明神武,而没有发扬光大成为一门印刷的技术。

在印刷术的进化过程中,印章功不可没。它正反印字的原理为活字印刷术的横空出世提供了灵感,而纸和墨的发明,最终使得印刷术瓜熟蒂落。从此,古中国的文字告别了昏暗烛光下的手抄,告别了汗牛充栋的竹简,告别了粗糙简陋的拍印,轻装上阵,越过了雕版印刷的障碍,顺利抵达阅读者的面前,为中华文明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这个叫毕昇的杭州人,让宋代时的江、浙成为印刷业最发达的地区,是繁荣的印刷业成就了他的发明,而他则开启了印刷业的新时代。活字印刷术所带来的改变,还体现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支流。近代出土的木制活字中,除了汉字,还有西夏文、回鹘文等汉民族以外的文字。因为活字印刷术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所以成为邻邦效仿的重要技术。印刷术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南传到越南、菲律宾,向西经伊朗、埃及传到欧洲各国,漂洋过海,成为文明的扩音器,携着知识和开明、实践和思考,致力于人类实用技术的进步和精神世界的丰饶。

近1000年的时光过去了,古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光辉渐次湮灭,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木字活字印刷术退回到了最原始的领地。今天,在浙江的杭州、瑞安等地,一些族谱还是固执地坚持用木制活字来印刷,仍然是繁体字、竖排版,让墨色沉吟。这一古老技艺,因此被联合国确定为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我们的文明不再需要活字印刷来承载,我们依然需要这文明的活化石,来见证古文明历史的现场,来解说那艰难而顽强的演进。

当我们看到印刷精美的字里行间,因为元代的印刷者喜欢用梓木、梨木和枣木来制作木活字模,从而跳出了“付梓”、“付之梨枣”这样的字眼时,文字就像一条河流,指引我们找到了华夏文明的渊源。

上一篇:八卦田 第11期 下一篇:和外星人Say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