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时间:2022-10-29 09:46:39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是不可分的。任何一名语文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对学生十分重要,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个人的肤浅认识,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地谈谈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一些方法。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阅读活动开展的必然要求。尽管课内阅读一直以来都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它在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一些教师和学生对占据阅读半壁江山的课外阅读却认识不够,甚至忽视其在培养能力、促进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而课外却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教学更重要。

(三)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经常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很努力,书本上的内容记得很熟,但是一到写作的时候,思路总是打不开,例子少得可怜,每次作文都是那几个事例。而爱读“闲书”的学生则往往有较好的表现。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

(四)课外阅读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课程标准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读物来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五)适当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减轻学习压力。从为了高考功利的角度而言,当然是读一些有助于考试,有助于作文提分的课外书籍更好。但是如果从学生放松身心来看,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来缓解紧张情绪也未尝不可。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正确选择阅读对象。如果说古人用“汗牛充栋”这个成语来形容书多不免夸张的话,那么,即使穷其一生精力,也是万难读尽其九牛一毛的。因此,选择就显得必不可少。选择的方向当然是自己薄弱的方面和自己要发展的方向。同时,选择还要具有代表性。如:中国文学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唐诗有以李白、杜甫为代表,宋词又以苏轼、柳咏为代表。选择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来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坚持阅读。谚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外阅读,只要持之以恒,按部就班地读下去,每天读一点,长期不懈,就一定能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试想,中学六年,只要我们每天坚持读一小时,六年下来,就是几千万字的阅读量,这对我们的语文学习该有多大的帮助啊。

(三)独思与好问相结合。叶圣陶先生说:“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好问求教。应该说,好问是独思的延伸。《尚书》云:“好问则裕。”因此,中学生在阅读时,务必培养好学求教的习惯。

(四)控制阅读时间。对于高中生来说在高一高二可以花多一点时间在看课外书上面,但是对于高三的同学绝对不能沉迷,毕竟现在距离高考已经很近了,时间紧迫,建议学生每天看这类课外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以上是我在读书和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几条经验。当然,人各有异,读书的方法也是不能强求一律的。愿每个中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课外学习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去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王敏.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举隅[J].考试:教研,2011(01).

[2]陈宏.课外阅读的引导策略[C].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04.

[3]何鹏.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J].文学教育,2010(02).

(作者单位 江西省石城县石城中学)

上一篇: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