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问题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9 07:51:46

通过问题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问题教学是教育创新的主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师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而且要能激发、鼓励学生及时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深层理解,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互动;深层理解;教学有效性

又一轮的高三循环带完了,在学生返校时笔者对所带班级的学生展开一项口头调查,调查内容之一是:“你认为决定你学习成绩层次或者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是什么?”20位同学中有15位同学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第一次学习时的掌握情况,也就是初学时的建构情况。调查内容之二是:“总复习阶段对于新授课没掌握的内容提升程度如何?”基础比较差的5位同学的回答惊人相似: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是此时时间紧,知识量大,难度提升,相对薄弱点补起来比较吃力,往往达不到第一次深层理解的水平。对整个班级49位同学统计,笔者也发现真正基础差的,没有同学在复习阶段成绩冲到班级前列,最好也就达到班级中等水平。所以笔者认为在新授课阶段帮助学生达成深层理解,使新知识“颗粒归仓”,合理建构非常重要。而课堂通过有效激疑、师生问题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深层理解,笔者认为这应是新一轮课改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1.创造有效的课堂问题互动的心理情境

在课堂上使学生和教师产生问题互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使师生在课堂上产生问题互动,需要创造有效的课堂问题互动的心理情境。营造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和偏离常规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里安全”和“心里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与争辩,自由讨论。为了及时创造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环境,托兰斯提出了五条原则: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机智就表现得尤为重要,既要引导学生质疑,及时纠正方向,又要对学生暴露的问题充分处理,能当堂解决的充分利用解决,不能利用课堂时间解决的要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并且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回应,这样学生的质疑心才能受到保护和激励。

2.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与质疑能力

通过怀疑与质疑,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习惯于被动接受,因此要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累积,而是包括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与结构重组。因此要敢于质疑,大胆质疑,并且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疑问。对于学生零星的思维火花要引导学生适当整理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只要在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点拨,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3.通过有效激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有效激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能自己产生疑问,并一直保持高昂的探究精神。教师有效激疑可以让学生始终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去学习探究,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教师不必直接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分析,使自己一步一步地追问下去,自然产生问题互动。教师需要巧妙激疑,激发思维火花,并适当引导。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激疑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呈现有趣的实验现象或小魔术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疑问。比如,在讲“原电池”时带进课堂一个没有电池的贺卡,通过锌铜硫酸简易原电池音乐响了;在讲“三价铁的性质”时,一张白纸上显现出美丽的字画,学生兴趣盎然。(2)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的实验事实产生矛盾激发疑问。例如,讲“金属铝的性质”时,一般认为金属与酸反应,与碱不反应,但实验事实是金属铝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了可燃的氢气。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疑问。(3)通过学生思维惯性激疑。在讲“硼酸的酸性”时,学生一般认为有几个氢原子就是几元酸,根据化学式学生很容易认为硼酸是三元酸,但事实是1摩尔硼酸只能中和1摩尔氢氧化钠,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一群善于质疑的学生,一个善于激疑的教师,一个有效的课堂互动就形成了。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在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问题教学模式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促使学生去探索真理的好方式。有效的课堂问题互动更是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充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在课堂提问中转变观念,讲究提问策略,变教师提问为师生问题互动,促进学生深层理解,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许振勇.建构主义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化学教学,2008,

(03).

[3]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育,2000,(06).

上一篇:呼叫中心品牌化营销之路 下一篇:基础服务和优质服务之间真正的短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