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经典风光

时间:2022-10-29 07:37:09

也谈新经典风光

中国人把风景称为风光和山水,其钟情山水、风光,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和独特感受远非其他异族文化所能理解。

新经典风光摄影,可以被理解为从传统的风光摄影中派生出来的一个隶属于风光摄影的一个新的分类,可认真看―下想一下又不完全是。不论是透过现象和本质来看,新经典风光摄影和传统风光摄影都不可并列说事,可以说既有密切的关联也有很大的区别。它既有中国山水画、山水诗的印记,也有传统风光摄影的影子,还有印象主义画派和画意摄影的成分,具有浓厚的诗意的摄影风格。寄情山水、徜徉风光、归隐山林,在桃花源中耕牧是中国人、最浪漫的梦想,无论传统风光摄影还是新经典风光摄影都是中国山水画、山水诗的自然延续,两者的共同点仍是出于国人对山水风光的极端热爱。但两者的区别也很多,传统风光摄影注重场面的壮观、博大、叙事;意境的壮美、秀丽;注重表象,注重写实;强调用光,构图。与中国山水画江山万里、咫尺天涯的审美和表达方式一脉相承。在表现其“伟”上比重很大。这种大,往往大而失当,空洞乏味,缺少情趣。

新经典风光摄影表现的是心情意境。更像是山水诗,强调作者的自我感受,在表“意”上深得古典山水诗的精髓。这种强调符合现代生活方式,更贴近人性。从形式上看远离社会生活,但骨子里却萌动着对生活的渴望和感悟。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利用了数码摄影最新成果,视觉上更加丰富多彩,赏心悦目,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平凡中显精神,“言简意赅”,产生荡气回肠的艺术感染力。

新经典风光摄影的拍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名山大川,它可能是地球上某一处人迹罕至之地,也可以是人们每天见到而不加留意的一个角落。新风光摄影远不是不用起早摸黑、不趋光逐影那么简单,只是较传统的风光摄影,有更多的时空展现作者对人生、生命的理解,画面中有更多的个人空间。两者相比,前者要求主体要大,大到恢宏壮阔,能叙事。拍摄工具要大,大到已经不便携带。后者却强调以小见大,越小越有个性。前者靠光、影营造气氛,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后者在意境里寄托情思,感染观者。

传统的风光摄影画在意中,事先就规定了观者的想象、感受、体验和理解,一步到位,不给观众余地;新经典风光摄影意在画外,观者通过体验、理解和想象把画面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的感受,使意境升华,是一个艺术再创作过程。新经典风光摄影的拍摄对象较私密,有些景致,就是拍摄者自己也找寻不到第二次,从而不能被复制。而传统的风光摄影更像是隆重的仪式,行前的准备、行程的经历,拍摄的等待类似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新经典风光摄影不再像传统的风光摄影那样可以反反复复地“复制”、“创作”。摄影者也没有沉重的包袱,有人欣赏也拍,无人赏识也拍,有点孤芳自赏的味道,具有传统文人墨客的清高自信。如果说传统的风光摄影师需要―定的文化才能成其伟业,而新经典风光摄影则必须有更深的文化底蕴,跨学科,跨民族,跨文化的学识,否则不能承载。在某种意义上说,新经典风光摄影的表意性最接近于古典诗词,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摄影门类,有很大的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新经典风光摄影在表现主题方面还有些狭隘,题材还应更广泛些;新经典风光摄影的探索者、早行人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向其他艺术门类的大师学习。由于新风光摄影正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目前还缺少优秀的新经典风光摄影师和摄影家,以及让人过目不忘、引起共鸣的大师级作品。视觉上的新,会在一个短暂的新奇阶段结束后,随着围观的人逐渐散去而灰飞烟灭。好在,新经典风光摄影的“经典”两个字,多少阻挡了这些不好的苗头,这应该也是《大众摄影》以“新经典风光摄影”为名而没有简单地冠以“新风光摄影”的帽子的初衷。

新经典风光摄影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朵稚嫩的小花,对其应倍加爱惜。有作为的摄影人应积极入世,做一个参与者和践行者。

上一篇:长焦影像7种武器 下一篇:爱情本来无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