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理论的新闻英语汉译研究

时间:2022-10-29 07:05:55

基于关联理论的新闻英语汉译研究

一.引言

新闻语言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手段,其媒介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入手,研究了新闻英语汉译的基本关联机制及翻译的策略和方法。首先,阐述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强大解释力;其次,阐释新闻英语语言特点及关联理论应用于新闻英语汉译实践的理论依据。再次,通过实例详细论证了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进行新闻英语汉译实践的具体翻译方法与策略,以利于推动英语新闻翻译乃至一般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关联理论及其翻译指导效应

关联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在语言哲学领域兴起的关于语言交际的解释理论。该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我们也应当把翻译当作是一种示意――推理性的交际过程和交际行为,不同之处在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这就是翻译的本质”(何自然,2009)。格特(Gutt,2004)对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作了精辟地阐释:“关联原则对翻译中意欲传递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起着极大的约束作用。因此,翻译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即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让译文读者不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就能产生预期的理解。”

依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述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这从根本上抓住了翻译的本质。鉴于翻译的动态性和关联理论的认知推理机制,关联理论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现象并指导翻译活动。由于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是动态的,译者与译语接受者都将依据最佳关联性在各自动态的语境中对源语篇和译语篇做不同阐释。译者首要的任务是使译语文本意义最大程度地向源语文本意义趋同,然后选择适合读者的表达方式以使译文读者借助最佳的关联译文语境再现原文的语境,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而实现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三.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

新闻是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新闻的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依赖于社会实践。该语言具有即时,可读,简洁和精确的特点。新闻英语的目的性、时效性、事实性以及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其翻译不可能完全遵循传统的“信、达、雅”的标准。简言之,新闻英语翻译的标准就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使读者易于了解原作。即在“信”的前提下达到广大读者都能读懂的“达”,而新闻翻译中的“雅”则表示译文符合新闻文体的要求。

为达到最佳翻译效果,译者需抓住新闻英语翻译的三个特点:(1)与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不同,新闻翻译可以根据二次传播的需要全文译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译,对部分文字作些必要的增删或顺序调整。(2)译者只能充当“代言人”的角色,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译文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3)新闻翻译要求译者创造性地工作,对于各领域的新词新意的引入要有大胆尝试和可靠依据。

四.关联理论视角下新闻英语汉译的方法与策略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机制转换的过程,是跨国的文化传播。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试图应用关联理论对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总结,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这种差异与障碍,同时又准确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1.添加

关联理论认为,为了成功传递信息,译者必须假设译文读者具有理解全文所需的背景信息和语境特征等方面的能力,他必须假设译文读者具有推导出相关隐含意义的能力。译文读者具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越少,译者在译文中提供相关解释和细节的必要性越大。因此,当原语新闻中出现令读者难于理解的历史、地理、文化、军事、知识性的资讯时,译者应根据需要,对这些资讯提供简要的注释和添加。

下面是一篇关于怀念帕瓦罗蒂的新闻,该段翻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例1.I have a meeting with the Skeezix pepple in,like 20minutes.

译1:再过大约20分钟,我要和“斯基齐”(表示藐视的俚语,指彻底失败或不明就里的怪人)那帮人开个会。

括号中的译注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了原文作者的意图,这段加译注释不仅帮我们学习了生僻的单词,并且顺利理解了作者使用这个词的确切含义。而通过翻译,读者也消除了因文化背景和语境不同带来的障碍,达到了最佳关联。

2.删减

与添加相反,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也需要删减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这样,使读者能够付出最小的努力,而获取最大关联,对原文有更准确深入的理解。

例2.With his head shaven and dressed in long,orange-brownmonk's robes,he recently eompleted 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gree at prestigious Jiao tong University.(Reuters)

译2:最近,他在知名学府上海交通大学修完了MBA课程。

在这段翻译中,译者删减了从句中对和尚的这段描述。对于原文而言,西方的读者对和尚这一形象可能是模糊的,或可能有不同的印象。因此,这段描述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和尚的形象可以清晰的呈现在每个人的脑中。基于这一现实,译者采用了删减的手段,直接提供了主句的信息,省去了从句的信息。从而在不影响译文理解的情况下,省去了读者的阅读时间和精力。

3.改编

为寻求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关联,编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达到高度吻合。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的不同,在长句难句中,有时很难做到句子顺序和原文顺序完全吻合。这时我们会根据中文的时间和逻辑顺序,对句子进行拆分和重组,以便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

例3.By the middle nf the year,he warned,Russia wouldovertake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umber of land-based strategicmissile,the result of a massive Russian effort beginning in themid-1960s,after the Cuban fiasco,to achieve at least parity andpossibly superiority in nuclear weapons.

译3:他警告说到本年年中,俄国在陆上发射的战略导弹的数量将超过美国,因为俄国人在古巴事件中遭到失败后,从60年代中期就大力发展导弹,目的是为了在核武器方面至少达到同美国均等,并力争超过美国。

在这段翻译中,我们采用编译的策略,按照中文的逻辑语义关系,将插入语“he warned”提前到句首;对名词短语“the resuit of”而言,通常它可以做时间状语和目的状语,根据原文语境和中文的逻辑惯例,我们将其翻译成原因,便得出了上面的译文。

4.再创造

不同文化中的思维习惯、社会习俗、价值观念、语言表达的差异及新闻英语汉译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完全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是不可能的。要使读者和原文作者达到最佳关联,翻译在基本符合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是必要的。下面是对几个新闻标题的翻译:

例4,Gaddafi goes bananas for Caribbean.

译4:大量购买加勒比香蕉,卡扎菲施援拉美兄弟

例5,McDonald’s wakes up to coffee culture.(China Daily)

原译:推介西方饮食文化,麦当劳早餐供咖啡

释译:麦当劳早餐启蒙咖啡文化

再创造这一翻译策略需充分考虑关联因素,第四句翻译得较好,体现了原文的关联因素。而第五句原译中都缺乏这方面的考虑。没有认识到关联机制,译文失色。第五句中“wakes up to”作者巧妙地利用了词的多义性,带有唤醒,喻指早餐、提神、启蒙之意,因此,简单翻译成供咖啡,原文的文体色彩荡然无存,而释译的译文能相应再现原成语的文化语境。再创造这一翻译策略能够有效的架起“最佳关联”这一桥梁。

五.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关联理论与翻译特别是新闻翻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和适存性,该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普遍的解释力。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对翻译问题的解释是动态的、辩证的。它能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具有翻译的本体论意义,对指导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上一篇:预制语块与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关系 下一篇:谈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