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莲泾少年的世博行旅

时间:2022-10-29 06:42:46

一个白莲泾少年的世博行旅

2010年5月1日早8点,上海世博园内阳光明媚,房晓峰谨慎地整理了下着装,端正帽子,翻好衣领,抚平衣皱,抬头,微笑。这是他正式为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的第一天。

房晓峰服务的地点――美食广场的公共区域可谓“冰火两重天”:10点开始后的用餐时间,游客十分集中,他要一刻不停地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他时间,尤其是上午8点到10点间的两个小时,则人流稀少,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岗位上。

行人匆匆,没有人知晓,白莲泾曾经有他的家。

“每天早上一下车往园区5号入口走的那条路就是我从前初中上下学的路。这感觉真是既熟悉又陌生!”房晓峰笑着说。

路还是原来的老路,只是它通向的地方早已不是昔日的景象。空闲时,回忆总会时不时地涌现在房晓峰的脑海中,虽然身边的环境早已旧貌换新颜:曾经的雪野三村幼儿园如今矗立的是雄伟的中国馆;曾经居住了多年的老房如今坐落的是亚洲联合馆;曾经白墙黑瓦的民居里弄如今已被各国富有特色的建筑所刷新。然而脚底,始终是那片养育过他的土地。

八年前带着众多梦想他从这里启航,八年后他成为世博会志愿者,重新回到这里。

申博成功的那一刻

2002年12月3日下午,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在此投票选举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中国上海从五个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结果一公布,蒙特卡洛格林马迪会议中心立刻为中国人的欢呼声所震动,而与之相隔千山万水的上海白莲泾也被沸腾的欢笑声所包围。

白莲泾是上海浦东的一条百年老街,这里老旧住宅区的结构相当复杂,里弄式的平房有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造的公房有之,低矮而透不过气的棚户区亦有之。房晓峰一家就在这里住了五十年。1995年他家造起了有近300平方米的三层土灰色小楼,相较于周边鳞次栉比、高低不同的旧房来说条件改善了不少。但外部的环境几十年却并无多大起色,低矮的老屋和翻修过的房子高低相杂,人们毫无约束地立竿搭架使得本就狭窄蜿蜒的小路更显杂乱。所以,早在申博成功之前当人们得知白莲泾将被规划作世博园区,有可能借世博之光住新房时,大家内心都很高兴。

喜讯传来的那夜,白莲泾无人人眠,热闹非凡。人们在屋外狭长的走道里搭起架子,搬出电视机,一起等待申博结果,随后一起放鞭炮欢呼。此时,年仅14岁的房晓峰正坐在家中,与全家人一起看申博成功的现场直播。从那时起他心中就已经萌生了要去观看世博会,甚至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世博会的念头。

而沉浸在申博成功喜悦中的他,心中亦有些不舍:家旁的白莲泾河虽然并不清澈,但总是他们这些孩子经常玩耍的乐园,只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它了。

“和现在相比,那时的邻里是很亲近的,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互相帮助。家里没人时,哪家有好吃的,我就会到哪家去吃。真是亲如一家啊!”房晓峰微笑着坦言道, “大家自然是希望申博成功的,但如今还是会很怀念当时的生活,毕竟那里是从小长大的地方。”

三年后的2005年,1.8万户白莲泾居民陆续告别了拥挤、压抑的旧房,告别了密布的272家工厂,这一天他们已经等得太久,而他们身后的这块土地将要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一部分。

我的新家在世博家园

2005年2月,位于浦东板泉路的三林世博家园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住宅工程将于2006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住宅配套项目也将同步施工、同步完成。

2006年6月,房晓峰一家搬离了生活多年的故土,住进了过渡性的临时租赁房。

“那天还真没什么特别的,我们那儿第一家搬离时是敲锣打鼓,搞得挺声势壮大的,但后来搬的都挺平静的。”当被问及离开时的情景时房晓峰如此说道,“只是那天走的时候,我还特意拍了我家的门牌号码,这是为了留作纪念,以后还能回味一下。”

2007年9月,正值高三的房晓峰才与家人一起搬进了真正的新家:三林世博家园,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租房生活。

回忆起第一天人住新家的感受,房晓峰笑着说并无特别,只记得那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白天忙着放鞭炮、洒竹叶水、搬新家具、整理房间、认识新邻居。晚上,则一起围坐在餐桌旁吃着妈妈所烧的与平时并无多大变化的家常菜――糖醋小排、红烧狮子头、炒青菜和一大碗番茄蛋汤,席间也是聊着生活中琐碎的话题,唯一不同的是内心中那份刚住进新家的欢喜与兴奋。

推开崭新的大门,面对的是雪白的墙壁、深红色的木地板。在门口的鞋柜旁换好拖鞋,穿过宽敞明亮的客厅,推开窗,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高高低低的土黄色房屋,不再是屋顶上一片片玄色的旧式瓦片,不再是各家自搭的陈旧晾衣架和电视天线,而是一片非常开阔的绿地。

三林世博家园公共绿地,位于三林世博家园东西向高压线走廊绿化带西侧,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举目远眺,一个人工池塘镶嵌于一片翠绿中,池水清澈,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这儿的环境比原来的好太多了!还有,到了晚上可以看到放光的中国馆呢!”房晓峰拿着新家钥匙,指着窗外笑着说道。2010年4月下旬,中国馆正式运营,对外开放。作为永久性建筑,它将驻守世博园区,长久点缀房家的窗子。

房晓峰说,如今世博家园的周边设施与初建成时相比又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交通便捷了,各色商店也多了起来。在位于社区中心的商业街上,杏花楼、功德林、真老大房、蔡同德、老同盛、藏宝楼、八仙副食品商店……老字号一字排开,提供原汁原味的商品和服务。

“现在比以前方便了,超市很多,像易买得、家乐福和各种小型便利店都有。交通方面地铁公交也很多,我从复旦出发乘大桥五线公交车到建平中学,再坐地铁6号线或638路公交车,下车后再走一会儿就到家了。”

我要当世博会志愿者

2007年,伴随着机器施工的轰鸣声,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世博各类场馆和周边设施的建设工作。就在这一年房晓峰迈入了复旦大学的校门,成为了2007级的一名普通学生。然而,同年11月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又赋予了他新的身份。

“‘房晓峰同学,你将成为中国人民的光荣一员。’武装部部长如是说。军令如山,我的校园生活也要开始倒计时喽……朋友们,我要走了,再见了,我将在神州大地保卫我们的祖国,我将在绿色军营成为一代骄子!”这是2007年11月26日房晓峰在他的网络日志《我是一个兵》中留下的一段话,那时他从68名报名的复旦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15名新兵中的一员。12月,他离开才呆了三个月的复旦校园,参军远赴福州。

整整两年的军旅生活,早晨6点起床出操,上午下午训练,晚上看新闻,9点熄灯,作息起居雷打不动。在部队,不能用手机,要和家人联系只能

靠写信和打公共电话。每回通电话,思念反而使内心更添堵,只得将之化为训练课里的“拼命”。

回忆往昔,房晓峰十分坦然,“苦是苦的,也很寂寞,但习惯了就好。在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中注定要有这么一群人选择单调的色彩,这样整个社会才会绚烂起来。”

2009年11月末,房晓峰正式退伍,结束了两年的军旅生涯。在离开部队的前一晚他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领导让我留下来,你们让我留下来,我都没说什么,我还有自己的梦想,我还有自己的承诺。舍不得也好,放不下也罢,终究是要离开的……祝福你们啊,还是那句话:好好干!是男人就别说不行!”随后他踏上了回沪的火车。

2009年12月1日23时18分,上海南站,房晓峰回到了两年前他离开的地方。再见到父母,一家人拥抱在一起,没有泪水,有的只是母亲的一句“回来就好”。

“虽然夜已深,虽然舟车劳顿,虽然战友刚刚离别,但是我仍然要好好瞧瞧这座城市,这座让我牵挂了两年的城市。熟悉了山里的静悄悄,而大上海连晚上都人声鼎沸,说实在的还是有点不习惯。”房晓峰在当天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与此同时,世博园区的建设已基本完成,雄伟的中国馆已矗立在了那片曾经养育过他的土地上。

六天后,房晓峰再次正式入住复旦校舍,从力学系转读法学专业。这时,他才知道复旦的世博会志愿者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在部队时我就想报名做世博会的工作人员了,还叫父亲替我报名,可是那些考核培训都在上海,我人不在,没法参加,所以只能放弃。本想以后回复旦再当学生志愿者。”不甘心就这样与机会擦肩而过,他怀着希望拨通了自己辅导员的电话。

“第一次见到房晓峰是在午后,当时他并未穿军装,但脱下军装的他穿得很朴素,给人很阳光的感觉,对老师也很是尊敬。”09209班的辅导员方爱丽说,“在得知他的特殊情况后,我就立即向分团委书记说明、协调,最终决定同意让他先参加面试,后补报名程序。”

就这样,房晓峰于当晚参加了复旦志愿者的统一面试。出门前,他还特意拿了本英语字典翻单词, “毕竟两年没用英语了,挺紧张的,真怕用英语介绍自己时老师听不懂啊!”随即他套上一件和军装有点像的军绿色外套走出了房门。时针滑向晚上8时30分,面试在2号楼108室进行。

“他坐姿非常端正,很有军人的气质,给人可靠的感觉。”给房晓峰面试的其中一位辅导员林婧婧回忆道, “印象最深的是他很认真地说‘做志愿者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你就觉得事情交给他会很放心。”

面试官们考虑到他曾经接受过军人艰苦的训练,个性又沉稳可靠,能吃苦耐劳,最终选拔他为一名世博会志愿者。房晓峰坦言,“如今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真的很开心。”

从力学系到法学院,从军营到大学,军旅生活给了他志的磨砺,也更新了属于他的大学时代。离开、归来,两度春秋,在时间长廊中与世博重逢,志愿者梦想也终于照进现实。

它始于八年前这座城市沸腾的冬夜,一间即将为之消失的旧宅,那个与家人共同守候在电视机前的14岁少年。

上一篇:星期制开始进入上海人的生活 下一篇:大清王朝与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