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博,看什么

时间:2022-03-26 04:34:27

5.28平方公里的展区面积,约154个展出场馆,预期七千万人次的观展规模。当世博盛会降临上海,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有闪光灯,还有世界人民的注视。而我,一个自诩在古书中理应扮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角色的小书生,本以为与世博的火花就停留在2002年12月3日上海成功申博时自己激动的那几抹小泪花,却未料昔日的火花居然碰撞出了一次特别的邂逅。

谈及邂逅,不免要追溯一番原委。2009年,在世博园区的施工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指导,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上海世博会大学生注册记者选拔活动也拉开了帷幕。这项旨在向青年学生群体普及世博知识、弘扬世博理念,鼓励全国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参与世博会的宣传报道,传播并发扬世博精神的主题选拔活动同时面向全国数百所高校,是中国大学生记者第一次以正式注册记者的身份,深度参与大型活动的宣传和推广,也是世博会百年历史中第一次出现大学生记者的身影。

当如此多的附加词成为这项活动的前缀时,我的报名似乎成了一次探秘式的尝试。在“中青在线”开辟的报名页面上一一输入相关信息,内心的平静让我恍惚觉得自己是在进行一次简单的论坛注册。于是在提交按钮揿下的那一刻,我竟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开始一段长达半年的选拔过程,更不用谈去预想一段与世博相约的奇妙旅程。邂逅初始的白描式场景让我迄今回想起来都倍觉感慨,原来我的世博之旅竞此般“轻装上阵”。

参选培训,是煎熬更是收获

此次南《中国青年报》主办的这场选拔活动主要采用了网上报名、博客展示、校媒联盟理事单位推荐、网友及专家共同评判的方式进行。专家评委会从网络投票人气榜前500名参选者中选拔出150名学生,最后通过面试等环节确定100名,经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确认后,颁发“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记者证。

而我的初次考验也就来源于网络投票。这种人气比拼在过去我几乎是嗤之以鼻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头像放在一个公众页面上连同博客内容一起接受网民的评选。迄今我还记得当时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便是打开这个页面去查看自己的人气指数。彼时,连辅导员都未能幸免,一同成为了我的拉票对象。于是乎,在众人齐心下,我进了500名的参选行列,继而将命运交到了专家评委会手中。再然后,那些昔日敲下的文字稿件,带着几分对于记者行业的钟爱,透着几分专属女生的浅吟低叹,也一路将我送进了150人的候选团队。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自己拖着行李箱住进复旦燕园宾馆的那一刻。在2009年10月为期近一周的集训考查阶段,我们一行人放弃了休息和娱乐,全身心投入到满满的日程安排中:资深记者的职业要求讲座、世博园区的实地探访考察、世博局领导的专题知识介绍……最后一天的总结答辩前,深夜3点的我们还依旧啃着面包,做着最后的润色加工。

晚宴上,很多人都哭了。5天的时间,我们让相关稿件登上了人民网、凤凰网,变成了《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上的白纸黑字。在百度输入“世博会注册记者”几个字,我们的稿件成了搜索结果的头条。累计只有十几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后我们竟没有一丝的困意。在QQ的签名栏里,大家纷纷写上了一句:用一辈子去记忆这一周。我们起初把训练营称之为魔鬼营,却在最后的时刻只记住她天使般的面容。我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旅程以这样的方式行进,心底的震撼让我愈加渴望能够继续前行的脚步,走向世博下一站。

结果揭晓,双重身份结缘世博

如果说过程是煎熬,等待结果的日子恐怕只能用折磨来形容。本应公布名单的日期因为亚运记者的选拔稍作了拖延。旁敲侧击无果的我们只能忍受着内心强烈的欲望,故作镇静地等待。终于,在2010年3月的末尾,一个短信打破了所有的沉寂。得知结果的一刻,我居然一如当初报名时的镇静。父母称之为焦虑过度后的平复期。当初唯一闪过的一个念头是尽快开始翻阅世博相关材料,了解具体背景知识。

然而就在我继续安度这段平复期的间隙,短暂的手机振动又让我得知自己已经正式成为了一名园区志愿者,即将在5月中下旬前往世博园区文化中心进行志愿服务。于是,4月的每个周末就成了我的世博知识补习日。周六在学校进行世博志愿者的相关岗位培训,周日在家中补习有关世博会的相关资料。世博的采访活动定在了5月6日至13日,志愿者服务从15日开始至月末结束。然后,我便底气十足地开始宣称:我也有了自己的世博月。又一次拉着行李箱启程,只是这一次成了实地作战。一本采访本,一个小相机,之后,我也有了自己的“世博观”。

世博盛会,一场城中之城的特别展示

7天的采访时间,如果说对世博会能够做出一个全面深刻的诠释,我想这只能说是我在自欺欺人。看世博要看什么,这个问题是我带人世博园区唯一一个无需经过“安检”的附加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无论从参展方、展区面积、展览影响力而言都创下了历届之最。就是这样一届集诸多“最”于一身的世博会,在诠释它的意义时,我确实迟疑了很久。

在世博会采访过程中,很少有人能明确告诉我他们参观世博会的具体原因。在很多人眼中,之所以来到世博会,更多的是因为“都到家门口了,不看总觉得有些后悔”。采访中,我曾经遇到过一对姐弟。姐姐83岁,弟弟80还差一点,两人都曾经在上海呆过,后来因为工作一个去了安徽,一个到了山东。姐弟二人此次是特别相约一同来看这场家门口的盛会, “顺便看看离开这么多年的大上海”。

遇见他们是在浦西的城市足迹馆,这是走进世博园区我参观的第一个场馆,也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在这里,光影、雕塑、声乐的有机结合将城市的发展轨迹一一作了回顾。当世博会打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时,我不清楚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含义。至少在我的多个采访对象中,大家对于主题大多只是听闻,没有认知。因为这样的“美好”没有任何的延续性与可比性。当我们的日子不过是在做一个简单重复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思考什么叫做“更美好”。因此我倒是建议大家去城市足迹馆看一看,看一看城市的过去,看一看昨天的日子,跟着足迹馆地面的灯光指引去漫步一二,把今天和昨天串联起来,我想对于“更”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世博园区,我曾经多次驻足,只因为眼前拄着拐杖、坐着轮椅的老人。世博一天的参观游程可能是他们一年中走路最多的一次。虽然说世博会与青年的沟通也许会更密切,但是我却愿意把关注给予这些老者。因为世博对于他们,也许就是一生中最后一次甚至是唯一一次“开眼看世界”的机会了。他们不会不知道在偌大的世博园

自己可能随时会遭遇“吃不消”的问题。“好久没出门了,原来都变成这样了。”在香港馆前遇到的一群老人是一早从无锡组团来看世博的,平均年龄70岁以上。他们的步行早就变成了互相搀扶,其中的一位老人操持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 “以后就不会再有机会看世博了,这是最后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来的。”

当7天的采访暂告一段落,翻着厚厚的采访笔记时,我开始仔细思考当初提出的那个问题,世博会的意义究竟何在?有很多的关键词在我脑海中蹦出:“国际交流”、“科学进步”、“文明驿站”、“城市之窗”、“经济杠杆”……最后,思维停留在了“城中城”三个字上。对,这就是我对于世博会的诠释一“城中城”,当很多人往这座城走的时候,更多的人会一同前往。这个城市有新奇建筑、高新科技、特色食品、精彩演出,人们在这个城市停留,看到一些东西,得到一些触动,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城市。经过对比,他们会发现一些自己城市的缺憾,然后试图去改进,也许依旧不甚完美,但是他们却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他们的脑海里,会记得当初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一同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空间,也许彼此不会再见,但是曾经他们一同就某个话题嬉笑谈论,也许就是排队时的几句寒暄。回忆至此,他们会会心一笑,我想,这也许就是世博带给我们的一份特别礼物了。

“白菜”生涯,给自己一个停下思考的理由

2010年5月16日,我正式开始了当一名“白菜”的志愿服务经历。很欣赏当初给志愿者起“白菜”名的高人,比喻之贴切,让我在世博安检口顿时有了“白菜等待质检”之感,就差贴个“IS09001”合格标签了。说实话,近百个人身披“白菜套装”沿着世博轴阳光谷前行的时候,不说浩荡吧,至少也吸引了无数安保、游客的回头率,尽管他们应该已经目睹过N次这样的场面。可他们不知道,对于初为志愿者的我们而言,这样的瞩目是可以让大家立马“昂首挺胸”的最好助推剂。

第一天开始,5点30分起床,50分出门,6点半发车,一个半小时的轮岗。在世博文化中心前的越江线站点,我们在近4个多小时的累计工作时间段里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 “您好,到欧洲馆区在这里乘坐越江线,两站路至欧洲区下。”每一次的车辆停靠,就是一次问询的高峰期。当大批的游客将我们包围,我奇怪自己没有一点的厌恶,反而是在无人询问的时候,会产生点落寞的情绪(我确信自己没有强迫症)。车站的工作人员一个劲儿地对着我们笑,指着游客就说,“去问问志愿者吧,他们更清楚。”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喜欢这样的笑容,这里面有信任,有肯定。当游客走了很远,还回头来说声“谢谢”的时候,这样的回馈其实我们很珍惜。

一天的志愿服务在忙碌中收尾得如此不知不觉。回校的车上突然有了片刻走神,在离开高中以后,其实我们忘记了很多东西:我们不会再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不会再考虑晚睡是不是会导致迟到,不会再相信报纸上的长篇大论,不会再将老师的话奉若圣旨。我们开始怀疑很多原来坚信不疑的东西,开始考虑许多原来不屑的东西。我们疯狂地转载标有“禁忌”字样的图文,通宵达旦地补回之前欠下的很多作业。然后我们向世界宣告: “我们长大了,没有以你们期望的方式,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道路。”我们开始越来越信奉“活在当下”是一种时尚,开始将叛逆视为一种个性。

然而一天的“白菜”经历,让我突然觉得其实我们的心里都还住着一个“过去”。为了一个指错的方向我们会不停地后悔,为了一个答不上的问题我们会四处求解,为了尽可能快地了解园区我们会利用所有的休息时间研究地图。也许做“白菜”的日子就像是加速行驶的列车停靠休整,其实我们不用证明什么80后的责任与担当,只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简单做事、简单成长的机会。

结识她们,让我体验别样的自信原动力

本以为志愿者服务之后,自己的世博生涯也就即将告一段落。一次偶然的世博采访要求又将我拉回了世博园。而这一次,我走进了据称世博园区人均消费最高的餐饮店――经营怀石料理的料亭(即日本的一种价格高昂、地点隐秘的餐厅)“紫MURASAKI'’。它坐落在世博园浦西日本产业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如果不是负责人的带领,我很难在喧闹的人群与热情叫卖的商贩后发现它的踪迹。3000元一位的日本料理,开业仅4天,预约就排到了7月。6月6日,我与另三名同学以大学生注册记者的身份前往料亭对其招聘的青年服务员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体验式采访。

“在料亭服务,每天的工作基本都是一样的流程,换装、早会、迎客、送餐,这种流程会持续半年时间。”但在来自上海大学的大四学生任倩看来,这样的工作流程却与“紫MURASAKI”为食客提供的11道精致餐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1道餐品的具体配置每天都一样,但是通过食材及摆盘的变换,就算是同一位食客前后两天来品尝也绝对不会有重复的感受,我们的工作给我的感觉也正是如此。”

与任倩一起在料亭服务的17名青年志愿者是日本龟甲万公司在去年冬天从400名应征者中经过三轮面试精心挑选的。她们当中16人来自中国,其中一半是在校大学生。在正式服务前期,仅是培训就持续了2个月之久。日方还专程选派了其中3位前往日本顶级料理店之一的“菊乃井”进行在岗实训。

从大学校园到料亭服务员,在任倩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体会到学生和社会人的差异。“在学校,上课迟到不会觉得什么,4年时间很多人都经历过旷课早退,到了料亭迟到一分钟即使领导不说,自己也会觉得非常惭愧。”

“做学生的日子,吃点苦总觉得很委屈,到了这里,犯点错首先都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来自杉达大学的梁倩看来,这种转变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从前总是对跨入社会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一次身份的简单转换。而现在能体会到真正要立足社会需要的付出和其中的艰难。

半年之后料亭“紫MURASAKI”就会如同烟花般散去,这里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唯一留下的便是这17个年轻人带走的收获。当我们问及她们今后的梦想时,正处在大四阶段的陶思怡与梁倩都表示会前往日本留学,领班李博宁会继续开始她新的工作,至于任倩,她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但是她表示, “料亭的半年,自己学到的远远超过在一家普通公司能够获得的。”她相信即使自己不出国也一定会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就像李博宁说的, “这不是我们自以为是,而是料亭服务半年来的收获给予我们的自信。”

30天的世博园区往返,我已经很难从生活中轻易避开“世博会”这三个字。时至今日,我依旧会在地铁上因为听见世博的消息而精神振奋,依旧会在网络上频繁地点击分享世博攻略。对我而言,世博会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特殊的伙伴,我看不清它真正的面容,却总是在它周围徘徊往复。很难用语言去解释它的魔力,我姑且称之为“世博情”。也许到展出的最后,我都不能清楚地回答世博的真正意义,但是我相信我已经很明白世博对于我的意义。一次让我静下心思考很多问题的机会,一次让我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机会。2010,我感谢自己与世博的这次邂逅,不算完美,但是足够美好。

上一篇:赵丽:从丝路花雨飘来的舞韵 下一篇:写在“中国馆援助中心”的女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