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模式的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分析

时间:2022-10-29 06:19:45

基于SPOC模式的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分析

【摘 要】 SPOC模式对提升教学有效性有巨大潜力。本文在分析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SPOC教学有效性分析,提出提高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五个路径:利用网络对教学资源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有机整合,通过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开展分层分类教学,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多环节、多角度综合评价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并调整教学策略。

【关键词】 SPOC模式;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有效性;翻转课堂;分层分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5―0071―05

一、引 言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以下简称“SP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以下简称“MOOC”)的改良形式,是小而精的MOOC模式[1]。SPOC模式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 Fox教授提出。SPOC教学模式的流程一般是: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如视频学习材料等)放在网络上让学生在课前学习;然后,教师根据测评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更改教学设计;最后,教师在实体课堂中回答学生的问题,巩固学习内容,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设计中的任务。SPOC的特点主要包括:人数少、在校注册(收费)、除了在线视频和习题等,还可以有其他辅助的线上或线下课堂答疑。目前,世界上很多知名大学都在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实验,一些MOOC平台也在积极推进对SPOC的支持。例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均有SPOC应用的成功案例[2-4]。

SPOC摒弃了MOOC的大规模属性,将服务对象界定在具有一定基础的小规模受众中,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和灵活高效率的学习方式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为提升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本文以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为理论框架,以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实例,分析基于SPOC模式提升高校基础课程有效性的可取路径。

二、当前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高校文科专业本科生,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典型应用为主要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操作和方法,使之具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方法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能力的公共通识教育课程,是提高文科本科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计算思维、提高专业创新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工作有长期影响。不少教师曾经撰文分析自己所在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自己的应对策略。这些问题及对策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初始水平差异大,需要开展分层教学

由于生源地的经济条件、师资力量差异较大,文科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他们中既有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也有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的学生,还有已具有一定操作基础的学生,甚至有的学生已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5]。王菲、王行恒等人的调查显示,76.38%以上的学生接触过Office的基本内容,6.21%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40.34%的学生接触过Internet[6]。针对学生存在的入学水平差异,应对策略一般是新生入学时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一个能力水平测试,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按照不同层次分班教学[7]。

(二)不同学科学生需求多样,需要提供可选择的学习内容

文科生是日后将成为外交官、法官、公务员、教师等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文科专业学生,对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以应用为主要目的,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并在各种应用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8]。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贴近专业、更好地服务各个专业。也就是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例如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要增加小语种语言的输入法介绍,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强调Excel表格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对管理系的学生要增加数据库知识的讲解以及要让他们会使用 Access对业务系统进行信息管理,艺术类专业则更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国贸专业则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初步知识[9]。

(三)教学内容陈旧,需要持续更新学习内容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产品和技术日新月异,软硬件不断升级,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就显得相对滞后,教材陈旧过时,有些目前已很少使用的知识占据着教材大量的篇幅和教学课时,学生得不到自己需要的计算机知识,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掌握更多新的知识和技术,教学内容不要只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能融入新的信息[10]。上课过程中随时更新教学资料:教材的内容是死的,总是滞后于实际教学;而教学是活的,可以根据发展随时变化。为此,任课教师要准备大量的不断更新的教学资料,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要将教材上没有的资源及时到网络上,方便学生随时查 阅[11]。

(四)大班授课缺乏针对性,需要优化教学方式

大班授课是文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这种大班授课模式使得每个教师每学期要面对几百个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应对这一问题的策略包括优化教室环境、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将上课地点由多媒体教室改为集交互功能和监控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机房,实现边讲边练;同学间相互讨论,互帮互学[12]。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目的在于整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13]。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答疑,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和教师进行沟通。

面对当前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笔者尝试将SPOC应用到高校文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利用课程视频和其他在线教学资源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实行翻转课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作课程视频和学习情况调查,上传到网上;学生预先通过线上学习并接受学习情况调查;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调查结果重新设计线下课堂教学,重点聚焦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线下教学通过SPOC模式提供的师生互动、在线练习和评测等方式实现探究式、任务式或合作式学习。

三、SPOC教学有效性分析

(一)有利于发挥教师积极性,改变教学行为

卡特尔(Cattel)等人认为教师的人格特质对教学有效性有较大影响[14],赖安(Ryan)用热情和冷漠、有组织和散漫、想象力和单调来描述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三类主要变量[15]。SPOC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从重复的课程讲授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掌控者。特别是对责任心强、对教学改革富有热情的教师,SPOC能够让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制作或者编辑课程视频内容,有效组织线下教学,充分展现教学技巧。根据波菲(Brophy)和古德(Good)评价教学有效性的维度[16],在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SPOC模式,教师可以获得更充分的学生学习信息,改善以往教学行为。

教学实践也同样表明,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安排,恰当改变课堂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随堂测试、布置作业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针对性的辅助支持。

(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SPOC模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课程满意度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对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上下两个学期来自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以及Internet应用三门课程的527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选修SPOC课程(225人)的学生相较于选修一般课程(302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视频资源改变过去教师大头像视频,以教师摄像头拍摄录像讲解和PPT结合,更加有亲和力,满意度提升也最多,提升了12%。二是主题讨论包括围绕视频资源的主题讨论和围绕专题任务的主题讨论,与学习结合更加紧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三是练习测试,重在帮助学生回顾视频资源的教学内容,而不是考倒、难倒学生,满意度也有提升。四是专题任务,分为小组的和个人的,小组的是原来一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没有的,如合作完成一个小的编程任务、合作开发一个小网站等,满意度也比较高。

(三)扩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

在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的“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先将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录像,然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评议教学情况,有助于授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学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SPOC模式用于高校基础课程,借助网络资源的开放性,用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料补充传统教材,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在前述调查中,笔者对学习资源的认可度做了进一步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媒体形式上,过去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媒体形式比较多样,有视频、动画、文字、PPT等,而SPOC是以视频资源为主,视频资源包含了PPT、教师授课、电脑截屏等多种形式,因此在形式多样性上SPOC并没有太多提升。但在SPOC中的视频资源更强调教师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强调视频的简洁、清晰,更具亲和力,认可度更高。此外,文字资源、动画资源与视频资源整合,尤其是资源的集成和序列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引导。

四、基于SPOC模式的高校文科计算机

基础课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分析

基于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利用SPOC模式提升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一)利用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将课程所涉及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案例集、练习题库等通过校内SPOC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汇集,支持学生对各种资源的高效检索和应用,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学习。通过向学生推荐与每个章节、每个模块相关的网络公开课程或MOOC课程对教师梳理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比如向选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的学生推荐来自百度传课、淘宝教育、51视频学院、软件自学网等网站的photoshop、flash、audition和premiere视频课程,这样教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炼而系统的选取,将涉及的琐碎细节内容的学习交给各种网络公开课程,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教学空间和课程资源一旦拓展,教师和学生就很难延续原有的教与学的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资源寻找最佳的教与学方式。

(二)通过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普遍较多,但课时较少。如果所有内容都在课堂上讲授,会使课堂上没有时间开展其他教学活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在基于网络汇集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基于SPOC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翻转可以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具体而言,让学生在课下或课上不限次观看课程视频或课件进行初步的基础知识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不再一一讲授课程所有教学内容,而是对重点内容或学生反馈的难点进行剖析和解释。学生在前面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会更集中,更容易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动,如基于任务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个性化答疑等。翻转课堂可以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推进学生的深层次探究,有效拓展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上一篇:必须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底线 下一篇: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