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29 05:38:48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能适应新时代竞争的合格人才的使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那么,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呢?

1 教师激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学生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果问题一提出来,就马上让学生回答,多数学生回答不上来,只有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才能回答出来。在给足学生时间思考的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如在比较 和 的大小时,有的学生说 ;有的说 ,所以 ;也有学生说,因为 , ,所以 。被减数相同时,减数大差就小。对同学们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大力地进行激励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智欲望和探索欲望。

2 鼓励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把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精神。如某学生徒步100公里,共用了二天时间。创设问题:“第一天走了多少公里?”,“第二天走了多少公里?”“第一天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走多少公里?”这样的问题可以有多个。这样创设情景,有利于散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认真领会创新原理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上一篇:注意正确理解物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下一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