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时间:2022-10-29 05:32:53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354-01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措施,通过提问,教师不仅能够对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予以了解,并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还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怕老师的提问,可见他们对于提问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通过思想的交锋来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课堂提问进行论述,旨在为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提问 策略

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提问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就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在这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老师提问的“恐惧”源于对于提问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传统的提问中,教师往往是针对两种学生进行,一种是优秀学生,他们的回答往往比较正确,也能够实现教学的教学计划,另外就是对于“捣乱学生”的提问,教师希望通过提问来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所以问题有时候会比较难,学生也很难回答上来。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比较“担忧”,怕自己回答不上来丢面子,所以每当教师说要提问的时候,学生一个个就将头埋起来,生怕被点到名字。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认识到自身的教学失策,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提问。语文作为一项人文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品质、一种能力。别如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要不畏艰险,勇于直上。所以在面临教师的提问的时候,就算是不会,也不能去回避,而是要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不会,是教师的问题过难,还是自己的学习不到位。另外在面对提问的时候,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不一定要全部按课本上的观点进行描述,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师生之间思维交锋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师的提问中,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家长的错误更多一些,而有一位同学就提出是主人公自身的错误多一些,因为那是父母送给他的最珍贵的东西,他拿去送人,那么父母心里肯定会难受……通过这样的回答,也让大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认识问题。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回答,创新回答,并且对于学生的回答也要看到其闪光点,对于他们的回答要给与更多的鼓励,促进他们参与课堂问答活动,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其次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抓住要点

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课堂提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抓住要点,有目的的进行提问,以便能够收到最好的提问效果。首先,教师的提问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合作是主要目的,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便学生能够有能力回答。比如在教学《羚羊木雕》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教师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文章内容的阅读上,那么就是浪费时间,这篇文章的重点其实是通过文章的故事内容对于学生的启发与教育。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强学生之间的心得交流,如果学生自己是主人公,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通过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与学习,同时也让他们能够面对教师的问题“有话可说”,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氛围。再者就是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大纲要求,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而不能将问题答案归结到与教学目的相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最好不要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以免自己也无法解答,引起学生对于教师能力的质疑。再者就是课堂的提问要有目的的进行,不能四面撒网,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正意图。比如《谈骨气》一文,教师应该将问题的关键放在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上,比如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证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相似的论据?如果让你写一篇《论骨气》,你会怎么写?以此将课文的知识点之间联系起来,在让学生掌握了文章要点之后,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空间。

三、再次教师的提问要做到难易适中

初中时期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个人认知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由于其综合认知的偏差,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过于主观化,缺乏客观认知,所以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问题的难易性,对于提问要做到难易适中。教师设置的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得到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一种“洞然若开”之境,不仅会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太广太深。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问。如在教学《雪》这篇课文时,有的老师就这样导入了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雪吗?雪是什么颜色的啊?下面的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见过,白颜色的。这样的提问似乎能够营造一种形式上的热闹的氛围,却很难想象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就要避免类似问题的提问,而是要采取一些较为有深度,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雪》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让学生进行思考,联系上下文以及作者是生活背景,认识到“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长久的保持;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使人联想到那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也可以这样分析,“南方的雪”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他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他要用战斗来实现理想。

参考文献:

[1]何雁翔.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价值工程》2010第6期 .

[2]周红.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吉林教育》2008第1期.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方法的弊端以及新理...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