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成长小组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9 04:58:32

试论成长小组在高校学生中的运用

摘 要:成长小组作为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小组活动形式之一,由于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广泛运用于各类小组活动中。作为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成长中将会面临各种问题,如不及时处理并加以引导,将有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对大学生在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将成长小组有针对性的运用于不同年级,引导组员(大学生)参与活动,通过体验和和观察,主动寻找问题的症结并寻求解决的方案,从而帮助组员(大学生)获得成长。

关键词:成长小组;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42-02

成长小组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小组活动形式之一,它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的不同需求,设计独特的活动方案,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技巧,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动,促使组员彼此建立关系,获得成长经验,并满足组员的需求。成长小组之所以可以运用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这是由于成长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个人也获得了成长。在高校开展成长小组活动,是应对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举行的,由于不同年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所不同,因而成长小组在不同年级开展的活动也各有侧重。

一、成长小组的优势

成长小组之所以能够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主要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小组可以在多方面给成员提供重塑日常世界的机会。小组就如同一个小社会,它是现实的翻版――小组内个体间的互动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相似,通过与组内成员的互动可以学习其他成员处理某类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会带来成员间非常丰富的信息反馈,个体可以通过这些形形人的眼睛来全面地反思自己、了解自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角色扮演和“重现”,可以为成员提供一个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利于组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组员重塑日常生活。

第二,通过小组活动,可以推动小组成员积极的、投入的探讨个体的诸种问题,并可以获得归属感。在小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凝聚力、归属感,使得成员可以在这种支持性的氛围中,大胆尝试各种行为方式,并将适用的行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由于在小组内,个体可以不断地得到积极的鼓励和良好的建议,使他们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组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第三,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可以帮助组员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为自己确立恰当的努力目标。成员可以通过自我感觉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两者之间的比较作为参照信息,了解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及其原因;同时小组活动可以帮助成员洞察理想自我,并了解到底是什么阻止了理想自我的实现;最后小组活动通过引导组员进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局限,从而确立一个符合实际的努力目标,以促进组员的成长。

由于它具有以上优点,因而比较适用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辅导工作。实际上,成长小组所具有的优势也是小组工作所具有的优势,它不仅仅可以适用于大学一年级新生,也能够针对不同年级开展有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也即广泛开展高校成长小组活动。高校的成长小组工作主要是处理学生在学习、职业、个人和社会诸多方面遇到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开设不同的小组,如生涯规划小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小组等。通过此类活动,小组成员既可以在活动中学习技巧、发掘潜能,将所学运用于团体之外的日常互动;也能够帮助小组成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获得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在团体内的人际互动中,个体可以通过团体指导者和成员的反馈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促进自我的不断领悟,从而获得成长。

二、成长小组的理论支持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的系统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主要强调要将案主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放置到社会系统中去考察,将人与社会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考虑到社会对于人的影响和如何利用社会环境协助个人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才是真正有成效的。生态系统理论着重于人们对于在其生命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多层面的社会环境以及与这些环境相互调适的问题[1]。

在笔者看来,系统理论阐释了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基本理念。人不能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同时了解它所处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各种系统环境,从个人与各种环境系统互动的角度考察个人面对的问题。系统理论促使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服务对象与所涉及的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所形成的意义,而不只是根据观察到的一小部分生活情境作判断。并使社会工作的范围从服务对象本身扩展到其所处的家庭朋友、同辈群体、工作单位等各种环境系统,进而利用各种办法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改变,有利于社会工作者解决更多由社会环境导致的问题。

小组动力学:小组动力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初期主要探讨小组在不同领导形态影响下的组员反应及其他影响小组发展的因素。后期完善了的小组动力主要是指在任何时间内发生在小组中的包括觉察到的或未觉察到的所有心理和行为的内容[2],并且这些行为和心理的发生是自然的,不是人为创造的。小组动力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内容,动态的包括小组的过程、组员的表现等,静态的包括小组的目标、结构等。由于小组都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组合,它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小组成员个体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同时由于个性差异、领导方式不同、个人资源多少的差异等,导致小组内部发生冲突、竞争等现象,会随时改变小组的关系和互动结构。

总的来讲,小组动力就是小组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机构、领导者特点、小组成员及小组特性等静态力量和小组的领导方式、沟通方式、决策过程、小组规范等动态力量的互动作用及其影响结果。小组动力的变化贯穿小组的形成、发展及结束等整个生命历程,小组正是利用小组产生的动力来达成其工作目标[3]。小组动力学作为一种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运用于成长小组中,就是提醒工作者,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要善加利用小组内的所有影响因素,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将有助于小组的发展。

三、成长小组在高校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大学四个年级可以开展如下不同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

1.针对大一新生主要开展主题为“适应校园生活”的成长小组活动

在大一新生开展“适应校园生活”的成长小组活动,是因为相较于其他年级,大一新生经历了比较大的环境转换,适应问题比较突出。这是由于,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于国内教育的接续性较差,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适应校园生活”成长小组,可以分设三个子目标,分别为:帮助组员改变思维方式,建立适应大学生活的信心。协助组员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为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协助组员学习改善交流方式,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活动的设计围绕这三个目标依次展开,通过游戏、情景剧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组员的积极性,使组员主动参与到活动中,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的过程中,工作者不但要特别重视调动和发掘组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给出问题的答案。并通过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使他们将小组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获得成长。

2.针对二年级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成长小组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校园生活之后,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已经有了较全面地了解和认知,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节奏和模式,此时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是以现在的专业学习为基础的,只有在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也注重提高个人素质,才有可能在未来职场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将大学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生涯规划,非常有必要。

在我们看来,“生涯规划”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分目标:协助组员对自己有清晰地认识(包括优点和缺点、兴趣爱好);对未来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计划;为自己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组员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小组活动的设计,也要围绕这些小目标依次展开,循序渐进。在活动中,特别要调动组员间的互动,让每个组员获得更多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重新认识自己,修正自己的设想并为之付出努力。一个好的“生涯规划”成长小组应该是在组员的相互配合与帮助下,开阔了每个组员的视野,使每个组员得到关于自我的真实认知和未来的规划。

3.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展“能力建设”成长小组

进入三年级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因为通过两年的磨炼,学生对如何学好本专业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也知道自己的着力点在何处,此时他们会考虑更多学习之外的事情,同时也会受到这些事情的困扰。这些事情主要包括情感困扰、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考研与择业等。这些问题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里所罗列的他(她)们可能会面对的问题,并不是通过一个成长小组活动可以解决的,需要针对每一类问题开展特别的活动。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提升学生自我的能力,无论是人际交往能力、对生活道路有清晰地选择以及如何处理情感问题等等。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特别要注意发掘组员自身的能力,在模拟实践中强化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这也是小组活动一以贯之的准则。

4.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压力缓解”成长小组

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是所有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愿望,但由于目前国内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失衡,致使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失业。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初就出现了焦虑情绪,受已经存在的各种观点困扰,以至开始动摇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或者放弃曾有的想法,找到一份工作就行。这种观念的流行,不仅对毕业生本人来说是极大的损失,使其所学得不到用武之地,浪费了教育资源,同时使一些用人单位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降低了企业的效率,从而阻碍了社会财富的增加。面对这样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国家已经开始出台各种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各高校也在积极努力为学生搭建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建起沟通的桥梁,实现双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业压力缓解”成长小组的开展,主要是针对毕业生的情绪困扰,给他们提供一个宣泄和调整的空间,让他们在相对舒适和安全的氛围下释放自己的情绪,并努力重建良好的心态。

基于这样的目的,“就业压力缓解”成长小组,需要朝着以下几个分目标努力:协助组员合理释放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自己和现有的社会环境;调整自己的工作预期,做出合理定位并努力实现。缓解压力首先要做的就是释放压力,在释放压力的同时,探知自己内心压力的真正来源,从而加以缓解。压力不仅来源于社会的压力,也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这种期望糅合了自我与社会的双重评价标准,在许多时候,社会的评价标准要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个人失去对自我的真实认知。作为一个社会人,个人需了解、遵循和运用社会评价标准,但不能够丧失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也就是说要比较清楚地了解个人内心的真实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与社会评价标准相调适,才会有一个令个人满意也符合社会要求的自我定位,内心的压力才会有所缓解。

以上所设想的针对四个年级不同的活动内容,是笔者的亲身体验以及与大量学生接触中得来的,虽不能涵盖所有问题,但至少发现了其中一些重要的问题,并依此作设计。我们认为,此类活动的开展,在解决有需要的学生的问题上,是有一定效果的。特别是从我们已有的活动总结来看,只要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认真开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当然,成长小组并不是什么万金油或者万能药,它只是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部分有需要的学生开展活动,解决他们面对的共同问题。我们相信通过此类互动的开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将有助于他们自我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梦.小组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7.

[2]潘正德.团体动力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25.

[3]张超.小组动力学在大学生成长小组中的应用及反思[J].社会工作:理论,2008,(2).

上一篇: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法律思考 下一篇:治安承包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