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理念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10-29 04:57:08

ICF理念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模式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ICF理念应用于三级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68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综合医院神经内、外科进行一级康复的基础上,依据ICF理念进行三级康复的方案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进行评定,在康复介入时、3个月末、6个月末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在6个月末康复组FIM、Barthel指数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

结论:ICF理念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三级康复模式,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ICF三级康复主动参与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03-02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逐年增加,并且中枢神经损伤疾病是一种需要长期康复的疾病,本研究在探讨以综合医院康复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相结合、家庭干预的同时,推广ICF理念在三级康复模式1中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伤残与健康分类(ICF 2001),简称国际功能分类。把人的健康状况分为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及社会参与三个方面,重视病人的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而我们大多数康复工作者只重视了病人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却忽略了病人的活动能力和参与能力,这种理念在宁夏地区,甚至在西北地区根深蒂固,本研究提倡解放思想,转变理念,能把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贯穿到三级康复模式中去。以探索适合本地区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住我科的68例经临床及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其中脑梗死患者37例,脑出血患者31例;入选标准:神志清楚,病情稳定,病史大于一周,存在不



一动作;②1分:表示部分能做;③2分:表示充分完成。分值越高,功能越好。

1.3.2上肢肌张力评价。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价4,主要评价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张力改善情况。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2级肌张力较明显的增加;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4级僵直。根据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又大致分为:显效:肌张力正常或基本正常,无异常反射存在,肌腱无挛缩,关节无畸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有效:肌张力较训练前更接近正常,运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肌张力仍明显异常。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各经过一个治疗周期后,在肌张力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方面,差异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3讨论

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一种常见且难以处理的结局。目前国内、外经验认为脑卒中后3~6个月为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且头3个月内手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5。因此,对于慢性期患者,手功能障碍常常阻碍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无法实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然而,就目前医疗机构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治疗方案来看,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大部分是以运动疗法为主,但单纯的功能训练需在治疗较长一段时间后方能显示出疗效,患者可能产生沮丧的消极情绪,而在漩涡浴治疗中,水内的浮力可减轻一部分阻力,使患者在减重的环境下更易于进行主动运动或辅助运动,患者可以明显地看到自身残存的肢体活动能力,对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有个整体的疗效,从而使患者增加对漩涡浴治疗的信心。而本课题通过分析漩涡浴可通过形成一定的旋涡式的流体力学效应和适宜的水温,对上肢感觉神经末梢有着良性刺激,从而具有使上肢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管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营养神经和松弛肌肉并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水肿的作用。

本课题小组从2011年3月份开始在临床上规范化地应用漩涡浴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并且坚持每位患者连续治疗一个月,结果显示偏瘫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张力及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虽然常规康复治疗前、后能力亦有改善,但经结合漩涡浴的治疗后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且使一些原本患有上肢水肿的病人在漩涡浴治疗后水肿减退或消失,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上肢各项功能及肌张力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偏瘫患者治疗后肌张力情况及运动功能情况均得到明显的提高,尤其在协调能力与速度方面有可喜的提高。经临床研究证实漩涡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确切有效。如果训练周期延长,对患者功能恢复帮助可能更大,但要求患者有坚强的毅力及积极的配合,治疗师的积极引导和治疗也至关重要。由此科研课题可见,水疗法在康复理疗当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多与运动疗法进行结合治疗7,相信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定会促进偏瘫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文迪,汪莉,赖桂凤,等.协作网康复干预模式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内科,2011,2:18-19

[2]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8-469

[4]王玉龙,康复功能评定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167

[5]徐碧瑜,乐敏珍,董良瀚,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2):128-129

[6]葛宁,脑卒中偏瘫患者水中康复训练疗法探索[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1):4285

[7]余南,水疗与中药熏蒸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降低肌张力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9,30(19):2321-2322

上一篇: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下一篇:杭州市西湖区1997—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