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互动教学浅谈

时间:2022-10-29 04:34:24

高中生物互动教学浅谈

新课程关注互动式教学,强调在师生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这个“动”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和谐互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互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增强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活跃气氛,开发学生潜能,形成学习共同体。

一、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课内容繁多,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频繁翻动多媒体课件,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课堂,理解并掌握足够深度和广度的生物知识,互动式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

1.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大班上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师多半下课就离开教室,这减小了教师与学生接触的几率。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课堂不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的舞台,而是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我们期待互动式教学,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质疑,全方位地参与学习过程,动脑思考,积极探究。学生的参与度高,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开发,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3.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需要开展互动式教学。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不同,个体差异性必然存在。学生的差异不能成为教学障碍,而应看作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切不可因为学生的问题千差万别,课堂秩序不好组织而包办代替,使学生失去参与课堂的机会。要尽可能创造互动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这样,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中扬弃,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启迪,使知识和能力因合作交流的互动性学习而生成和培养。通过互动体验,加快、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态度,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与体验,从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协同发展。

二、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传授和反馈、交流和实践的活动,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两部分。互动式教学绝不是一节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而是要有新知识的生成,促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利用生物科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恰当运用多媒体适时介绍细胞融合和杂交技术、物种改良、太空育种、克隆技术、基因工程及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事实和资料,能让学生体会生物学迅猛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研究空间,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学习积极性。

2.以科学史为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介绍科学实验探究历程和历史背景的材料,如达尔文、拜尔、温特等科学家都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生长素方面有研究。教师运用这些教材向学生剖析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介绍他们的理想情操、精诚合作的典范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增强其努力学习的动力。

3.合理运用口诀、比喻、诗词、谐音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在六步法判断人类遗传病类型的教学中,可穿插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父子相传为伴Y,子女同母为母系;母女都病为伴性,母女有正非伴性(伴X)”。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遗传图谱,让学生通过练习、观察,尤其是灵活运用前两句口诀,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能直观、生动地展示事物的动态变化,使静态的知识、图画、过程动态化,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减数分裂”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用连续的动画过程展现出来,通过课件的动态显示,将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生机盎然,饶有趣味。

5.利用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建立DNA分子结构的概念模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并对概念模型进行具体化。通过指导学生绘图,使学生直接参与,在动中求学,是一种有效的突破难点的方法。学生在动手参与制作中,最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玩”中轻松掌握难点知识,同时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增强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6.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型的教学风格及真诚、宽容的态度能为互动式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亲近学生,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及时对学生别出心裁甚至“异想天开”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会敢于标新立异,才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心、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会赞许和倾听,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这样,必然有利于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上一篇:跟古人学读书 下一篇:如何实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