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学习的伴侣

时间:2022-10-29 03:40:53

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学习的伴侣

摘 要: 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自我践行的最好方式,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吸收社会新知识,开拓视野、敢于创造的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充实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思想品德课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为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学习的好伴侣。

关键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想品德学习 参与意识 实践能力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实践活动磨炼意志、锻炼毅力,让学生亲身实践,自主参与活动,在“做”中“学”,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积累社会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完善品格、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和个人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为今后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行动基础。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拓宽学习视野,增长才干,促进知识形成和提高参与意识,从而把实践活动作为思想品德学习的伴侣。

一、思想品德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奠定基础。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动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只倾心于知识的灌输,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高分低能、人格不健全的学生,但是严重违背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践活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既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又有力地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孝敬父母长辈》时,我设计“当一天义务父母”的家庭作业。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当一天父母的辛劳,在课堂上学生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地谈了这一天感受:“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把爱全给了孩子,把世界给了孩子。”老师问:“父母爱儿女,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爱,完全出于一片爱心的亲情,是多么崇高伟大!面对父母深厚的恩情,我们做儿女的目前没有经济来源应该怎样孝敬父母长辈呢?”生说:“帮父母捶捶背、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实践出真知,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使内在的思想觉悟引领外在行动与表现。避免只讲“假、大、空”的语言,而不付诸实际行动,形成“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低层次的情感价值观的体现。实践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情感态度提高有了可靠的现实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衔接社会生活,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既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恩情又懂得如何孝敬父母长辈。理解“百善,孝为先”是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最根本的道德信条。懂得爱国家首先就要关心爱护自己父母。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关心孝敬的人,怎能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呢?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亲自去做,亲身去感受,在活动中了解生活与社会,认清自己、完善自我。既理解了教材知识,又升华了做人的道德情感,能提高思想觉悟,锻炼独立自主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一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很难使学生立即形成某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活动能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从而使之形成稳定性的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念,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二、实践活动拓展思想品德课学习的视野,增长才干。

实践活动能实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者统一。它丰富生活经验,锻炼学生善于沟通、乐于合作、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立体地学习知识,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的技巧,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从而掌握科学方法,多方位的展现自我、发展才能来适应个性发展需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主动积极地深入社会生活,形成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积极生活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依法维护消费权益》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智慧组和经验组”进行实践活动——购买一双运动鞋。两组同时出发,智慧组去了一家正规诚信的商场购买,经验组看到某店“清仓大甩卖,乔丹仅售188元”的广告,就走了进去,服务员非常热情地推荐了一款,一个组员试穿了一下觉得不满意,服务员指了柜台上的告示:“一旦试穿必须购买。”经验组无奈买下了这双鞋。两组回到学校后,发现经验组买的鞋不如智慧组鞋的质量,做工粗糙、质量低劣,牌子也不是“乔丹”而是“乔舟”。经验组同学很气愤,有的说:“去把商店给砸了;”有的说:“算了,吃一堑长一智;”还有的说:“找商家退货,不退就上法院告他们……”同学们在激烈地讨论着。师说:“我们看这些方法可取吗?”生说:“砸商店是违法行为,害人害己;也不能忍气吞声,助长违法分子嚣张气焰,后患无穷;我们应该先找店主协商退货,不成可以拨打12315解决。”师总结:“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店主侵犯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生回答:“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权益。”师说:“这家商店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生:“侵犯了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师问:“你们知道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它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生回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讼;还可以向媒体曝光等。”师生互动探究:“我们怎样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生齐声回答:“首先要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消费后应主动索要发票;其次要尽量到正规的商店购物,少购买流动摊点的物品;还要善于识别各种消费陷阱,提防上当受骗。”教师在保证基本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实践活动,把握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实践长才干,实践活动越丰富、越细致,就越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富有远见,高瞻远瞩,成长为高素质、懂法律、敢创新、有能力、有教养的祖国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目光短浅、眼界狭隘的书呆子。实践活动把学生从学校的小教室带到社会大教室,零距离地接触社会,既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养成了优良的思想品德,有效提高了学习质量。课堂上讲解很难使学生形成能力,参与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有所感悟、锻炼才干。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知、领悟、积累知识经验,从活动中研究探讨问题,做到手脑并用。参加实践活动,大脑思维就会随之活跃起来,创新性思维随之发展,既激发学习的热情、扩大信息、增长社会知识,又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学生素质,增强社会交往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思想品德的诀窍,不仅在课堂上乐听,课外也乐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才干。

上一篇: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不同魅力 下一篇:海顿《f小调行板变奏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