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慰德:家族企业不做慈善,就没有家族灵魂

时间:2022-10-29 03:22:08

曹慰德:家族企业不做慈善,就没有家族灵魂

家族慈善:

家族需要平衡跟社会的关系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无论是欧美,还是华人社会,传承多代的家族企业,在慈善方面都有重要的成绩。你怎么看家族企业传承和慈善之间的关系?

曹慰德:我们做家族企业的很明白,不做慈善,家族里面的灵魂不会出来。我做慈善,不是乱做慈善,不是把灵魂做坏。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家族慈善也可以继续提升家族的荣光。

曹慰德:慈善的英文翻译是对人类的爱,不仅仅是慈善。那么,爱是什么?爱是一种很实际的智慧,怎么让你好、我好、大家好。慈善不是一种什么感情,我做完了我很舒服,不是这样。它有意义在里边,是一种爱的培训。家族企业持续,跟人类一样,是靠爱来持续推动的。如果家族企业不是用这个推动力,还是第一代的靠野心、恐惧作为推动力,就要失败。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在美国读大学,并在欧美有公司业务,怎么看欧美国家的慈善跟宗教文化之间的关联?

曹慰德:在欧美,很多人的家族企业有了钱,也做慈善。因为他感觉到,他富有了,他要给社会一点。他们想他们为什么富有,这个是神给的使命,因为他是神挑选的人,所以很多富有的人都会做慈善工作,因为他感觉他是神挑选的,他的工作是为神做的。所以不同的世界观,带来了不同的内心。我们知道,我好,大家不好,我们不会好。这个是小孩子一看就会知道的,这个是人心,这个是天命。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做慈善?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愿闻其详。

曹慰德:一个家族企业有了钱,钱是资源,企业、关系都是资源,家族里面的人才、企业里面的人才都是资源,但人类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智慧。我们的进化是智慧的进化,世界还有战争,智慧进化得不够。家庭是什么?家庭是我们开始学爱的地方,父母爱孩子,天生的;孩子爱父母,是孝和报恩。我们要学爱、学孝,孝都不会,人生没有幸福。所以什么是境界?从恐惧的境界跑到爱的境界,爱的境界不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爱的境界,慈悲心、菩提心是不同境界的爱和智慧。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爱在家庭中悟到。

曹慰德:我悟到一件事,为什么在家庭中学习爱最好,因为家里的人会刺痛你,他讲一句话会刺到你心里。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有了爱和境界,慈善跟你个人是怎样的关系?

曹慰德:我们从小受到培养,做人要成功,考试要考第一名,考重点大学。培养成功,学的是怎么干活。即使达到了成功,这个人生一点也不成功,没有学过怎么活,只学了怎么干活,有野心。慈善就是培养另外一种推动力。野心是恐惧的推动力,火的力量在烧我们,要培养水的推动力。恐惧是火的推动力,爱是水的推动力。但是你不懂水,从来没有学过水的推动力,父母、老师、社会都是培养火的推动力。水的推动力是什么?行善,上善若水。做善事不是为了面子,面子又是火的推动力。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用水来平衡火。

曹慰德:面子不自由,想到面子什么都不能做。做善事不用回报,真正的回报是心灵上培养了许多年的爱,多重要。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传承多代后,家族更乐于参与慈善,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曹慰德:慈善是需要的。一个家族需要平衡跟社会的关系,他要对自己的幸运做出解释。其实所有幸运的人,在深层次是内疚的,为什么幸运?生得好,别人生得没那么好。“我很幸运,他不幸运,看着他不幸运,我很内疚。”这个是逃不了的,有钱人家的人,都有这个心理内疚。所以社会力量一定要带动起来。

美国不牟利体系和组织蛮大,听说占经济的10%,很高。中国也需要,为了社会的稳定,这种力量必须存在,不存在不健康。家庭没有不能持续,国家没有不能持续。因为这是爱的表现。所有一切持续的都是从爱过来的,没有爱就不能持续。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慈善在财富家族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曹慰德:慈善是家族企业的体系之一。家族企业的整体关系要理顺,既是家族的关系,家族企业的关系,也是家族企业跟社会的关系。如果没有慈善这些活动,家族企业好像跟外面没办法连起来,那么家族企业跟社会的关系就连不起来。传承时间长的家族企业,都是连得很好。连不起来,进化就不好。家族会说,我们是一个有责任的家族,我们是一个成功的家族,我们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家族……这种定位会影响家族成员的心态跟境界,什么样的家族带来什么样的境界。不过要做第一的家族,大部分不可持续,因为不会永远做第一的,一山还比一山高。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中庸。

曹慰德:对呀,你的位子越高,你一定要把自己放得越低,这样可以和谐。如果是你当家,没有忍,当不了家。大家围绕着你,都要拿到好处。位子高,大家可能会恐惧你,家族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没有凝聚力,没有爱。所以忍不住的不能当家。你越高,其实你也越低。公司越大,越要谦虚。上善若水,一定要有智慧的办法。要明白高低长短的关系。中国文化会给全球带来很多好的世界观,因为西方的科学是黑白世界观,中国是阴阳八卦的世界观。

谈家族企业传承:

传承是一个进化过程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欧洲和日本都有一些古老的家族企业,怎么看他们传承的异同?

曹慰德:家族的传承,在欧洲是一个“三脚的凳子”:企业有企业的管理团队,家族有家族的管理团队,还有就是慈善的管理团队。我们的家族企业要跟日本学,因为最古老的家族都在日本。日本的家族的延伸,一定要管理企业、管理家族,还要管理意义。有钱之后没有意义,钱就是负担,钱是资源,企业是资源,没有目标的资源就不是资源,是负担。没有意义,家族是不能持续的。意义是“一碗汤”,家族和企业都在这碗汤里面。

在日本,现在历史最长的家族企业已传到46代,1300年,叫做“法师酒店”。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做家族企业跟非家族企业会有怎样的不同?

曹慰德:做一个项目,家族企业干十几年,人家说难,我们说不难,为什么?时间不是我们的一个问题,人家说难,做五年,就感觉太长太难,很多人因为时间长就觉得难,家族企业感觉长不是难,长是长,难是难。其实长了就不难了,把时间压短就变得难了。家族企业过了很多代,反正我做不完下一代再继续做,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非家族企业就会被股东绑架, 被市场绑架,必须赶紧做完。

曹慰德:我做的项目,每一个项目最起码都要十年的时间。做好一件事情,真的需要十年,加速真的不行,做出来一定是有后顾之忧的。家族做长期的事情。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现在的家族企业传承,相较于之前,是否更加容易?

曹慰德:家族企业传承,到现在为止,80%不成功,20%才成功。不过越来越差,越来越难。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为什么?

曹慰德:环境恶劣。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环境恶劣是指企业间的竞争更激烈?

曹慰德:不是竞争,是整体变动。不规范,腐败,不讲伦理;还有喝的水、呼吸的空气、吃的东西都不好,怎么保养身体?难。环境变化快。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怎么看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

曹慰德:传承的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文化,一个是人才。人才方面主要是主人公或者掌门人的领导进化。所以传承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代一代的,生意不断地在变。理解了这个,就会打破富不过三代。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在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为家族企业接班和传承而忧虑。

曹慰德:他们对家族企业的传承认知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大部分人以为传承就是子承父业,这个是传承里面的一小部分。香港中文大学的范博宏教授专门研究家族企业,他研究了亚洲2500个大的家族企业,每一次接班都会损失很多很多,40%以上的财富在慢慢损失。接班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不能接那么多,所以对接班的理念,对家族企业的理念不了解,就富不过三代。但是传承了三代之后就好传承了。日本的法师酒店,是1300年的家族企业,比任何朝代都长,因为他已经准确把握了家族企业的精髓,所以家族企业的传承跟人的智慧的传承没什么分别。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在家族企业,家族是否应为第一位?

曹慰德:这就好比是心重要,还是胃重要?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第一代企业家更重视企业,忽略了家族的关系与和谐。

曹慰德:一个人的健康,有一个身体,也有一个能量体,能量体跟身体之中是靠感受、感情、情绪来协调的。一个人要心理健康、感情健康、身体健康,这些分得开吗?分不开。只有身体健康就健康吗?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接班,最重要的是培养下一代做什么?

曹慰德:接班最主要的是让下一代有方向,有抱负,有智慧,有领导力。但是把父辈做的都接过来,不能成功,时代在不停地变。以前的时代跟现在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以前的经验不能用于现在。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怎样培养下一代的领导力?

曹慰德:领导跟权威是两码事,权力架构不能动摇,各个层面都可以领导。解决问题,想出办法,想出方向,不是领导吗?领导是一定要坐在位子上说才是领导吗?你给建议,他说好,你也是在领导。领导不是想着坐什么位子,领导是对事情解决方法的领导,对事不对人。权力不可挑战,解决方案可以挑战。父亲的决定是这样的,意见搞好了贯彻,发现儿子的意见行得通,想一想,对儿子说,你讲话有点对,给你试一试,领导力就来了。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香港、台湾的一些企业家在上一代离世后,下一代往往陷入传承的争权夺利中,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曹慰德:上一代没有在企业后面领导,而是在前面领导,导致孩子没有领导力,之后就乱领导了。会合作才是领导,一个好的领导要先学会怎么做一个跟从者,不会跟从怎么领导?没有做好跟从,直接做领导,会做好吗?跟从权力机构,学习过程,了解结果,才可以培养领导力,之后越做越好。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在做好跟随者之后,要怎样做?

曹慰德:要培养有责任有管理能力的领导力。责任是什么?永远不埋怨,永远不责怪。责怪和埋怨表现的是你对关系不负责任,关系是共同产生的,你在关系里面怎么样?反思自己怎么改就好了,你改了,他更要改。这样,你才能坐在领导的位子上。管理能力跟责任感要平衡。

谈发展模式:

未来是觉悟资本主义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对“资本主义”一直很有研究,现在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曹慰德:现在中国也在搞市场经济,恐怕不行,到时期了,消费主义的市场经济不好。大家都在反思资本主义,现在应该做的是“觉悟资本主义”。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据你看,西方的资本主义出了哪些问题?

曹慰德:过去100多年,当我们中国人在自卑、怀疑自己文化的时候,西方创造得多,破坏也很多。人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这种思想带来的,直接地跟环境敌对。很明显,现在环境关系的破裂,源于社会关系的破裂,源于家庭关系的破裂,又源于自己跟自己关系的破裂。所以精神病人多,自己睡不着。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到50岁之前会有长期病,美国差不多8000万人睡不着,有老人,有孩子,这个问题很大。而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加速发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应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相辅相成发展的中国阴阳观,不应是现在外国这样的阳盛阴虚,突发事情特别多,关系破裂。因为创造也是破坏,没有阴来补一补的话,发展不会长期和可持续。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西方人自己没有反思?

曹慰德:他们不追求新境界,因为物质文明推动了他们太久。而中国人恰恰是讲境界。人生就是提升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境界,所以我感觉中国世界观加上新科学发展观,加起来就不断成为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要解决现在全球的问题,但没有统一的思想,没有一个新的统一的世界观去看这些问题。

1960年代,罗马俱乐部创立。罗马俱乐部是商人跟政客的圆桌会,写了很多报告,关于人类问题、食物问题、环保问题。最出名的是他们在联合国作了一篇报告文章,叫做《没有鸟的春天》,已经谈到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不过很快就被忘记了,因为都去赚钱去了,因为“二战”之后一切的焦点都是发展经济。所以那个时候,经济学都是芝加哥市场经济学派,经济学现在也在变,从市场经济学转到社会经济学,现在谈的是复杂经济学。什么意思?就是说人有个假定,因为经济是满足欲望的行为,当一个人的欲望足够了,社会也开始富有了,经济就变了。因为欲望变了,需要的层次有很多,很多的社会关系的层次,自我实现的层次,还有超越自我的层次。当你富有,社会经济就复杂,因为需求不是那么简单,所以现在已经发展到研究复杂经济学。

要解决创造的问题,一定要超越新的境界。那么现在,全世界用一样的思路,一样的世界观,去解决一样的社会问题,解决得了吗?当然解决不了。所以要有新的境界。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有没有哪些西方的思想家做过很好的反思?

曹慰德:亚当・斯密在写《国富论》之前,他写了本哲学书,叫做《道德情操论》,这就是先讲精神文明,之后再讲物质文明。追求物质文明,他讲到自由,自由的拥有,自由的交易,还有保护这个自由。不过他先讲到,要觉悟了的人再去做才可以自由。资本主义的人是物质的。不过,人不只是一个物质人,我们还是一个精神的人,感受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自己是一个物质的人,这两个要并行发展,而根基不是物质。

亚当・斯密那个时候要做的事情,是真正的资本主义。后来人不看他的第一本书,就看第二本书,全部跟第二本书走。人只是有一个物质的追求吗?我们的推动力是感受,我们的身体感觉不了,是我们的心感受了身体。所以我们是心灵人。物质文明有了,更加显得精神上的需要,只增加物质的满足,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谈企业家:

活得太累, 生活在恐惧中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企业家各有各的类型,你怎么定位自己?

曹慰德:我是个企业家,但我不只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个父亲,还是个人。企业家就是我的一个工作。我先是个人,跟你们一样。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中国大陆的企业家更多是在强化自己的企业家身份,彰显影响力和能力。你怎么看?

曹慰德:这就是减少自己的创造力,活得累。你越是把自己定的死,你就越不能动,没有自由。没有自由,怎么可以跳舞呢?我们为什么追求自由?因为有实际用途,自由才可以变。所以我们不是有了物质文明就有自由。抵触太多,心里障碍太多,你就越不能变。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和你相比,中国大陆的企业家都仅仅是忙于企业,对企业之外的事情关注和思考不多。

曹慰德:我也是,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在工作里。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但是你的自由空间很大。

曹慰德:周文王创造了易经。他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坐牢十年,闭着眼睛,不能动,但有无穷的空间。外边不能动,里面产生了很多灵感。霍金的身体都坏了,但创造了最大的思想,他的世界远远比我们大得多,他的自由度远远比我们大。身体没有自由,内心空间就大。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的这些思想和心态,是企业做得更大的时候慢慢悟出来的吗?

曹慰德:企业做得越大,越烦。他控制着资源,人家看他就是资源,他对人家来说就是资源,每一个人都打他主义。能不累吗?不恐惧吗?防不胜防。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是把中国的儒释道融会贯通到家族企业的管理中了?

曹慰德:也不是融会贯通,是学以致用。什么好用就拿来用。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中国的一些企业家在把企业做到非常大的规模后,开始到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学习。你怎么看?

曹慰德:不是这个问题,大学教不了他们什么的。因为我们需要两个智慧,一个是物质的智慧,另一个是内观的智慧;一个是靠学习学来的,一个是在打坐里看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受了很多的教育,但我们的这个“我”,很少是自己,父母、老师、社会、文化和政治,都围绕着我们。其实我们很失控,真正的我,被压得很低。我们的“我”,就是各式各样的要求创造出来的,没有自由。所以我们要找到自由,提升境界,不然的话,永远感觉失控。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这两年,李嘉诚先生从大陆撤资,引起众多议论,有人认为是政治原因,有人认为是经济原因。你的看法是?

曹慰德:商业嘛。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他已开始交班给儿子,子承父业,如何驾驭复杂的内外关系?

曹慰德:父母给孩子的没有领导力,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把关系调好,去拿领导权。不会去拿的就不会创造,等着的不会是领导。领导不一定是在上面领导,下面也可以领导上面的。领导力跟谁做什么位置是两码事。对年轻的继承人来说,不要挑战权力,要挑战领导力。坐这个位置,是服从权力的结果。我跟他们接班的年轻人说,现在是创造领导力。还有,如果他们还跟父母一样有野心的话,很危险。因为,他们对有野心的环境管理不好,没有经过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还是有野心的话,出事的机会很大,讲得不好就会败家。我不推广野心,我推广爱心。野心是恐惧造成的。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但是竞争环境总是严峻。

曹慰德:你可以做八成的短线,两成的长线。家族企业一般不会在外面贷款很多。只有中国的家族企业贷款多,以为拿到钱就是好事,就可以。不是这样子。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观察海外华人,富过几代之后,却更加平易近人,活得真实,而中国大陆的企业家更多是戴着面具,端着架子。

曹慰德:辛苦,活得累。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觉得这是不是需要一个过程实现转变?

曹慰德:三代之前活得很难,第四代生存能力大一点。为什么?需要时间去悟,顿悟很少,都是痛苦之后再悟。痛苦之后,决定不要痛苦,要开心,开始跑爱的路。痛苦的人生就是这样,越来越恐惧,最后就是两条路,跑地狱的路还是跑天堂的路?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企业家的恐惧应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曹慰德:大部分人身在恐惧中而不知恐惧,感觉没有恐惧。例如,有点担心这个事情,担心不就是恐惧吗?他们感觉自己没有恐惧,什么都不怕。其实你一问,什么都怕。怕才可以生存,所以他们基本上又非常喜欢恐惧,以为恐惧对他们来说最好,这是很多人的状况。

谈文化:

很少找到中国人活中国文化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虽然身在海外,你却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你怎么看当下的中国文化?

曹慰德:我在中国很难找到中国文化,我能够找到中国人谈中国文化,很少找到中国人活中国文化。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人事业做得很大,可是很难齐家,你怎么看?

曹慰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结果,是境界。你能包容一个家不和吗?你能包容一个国不乱吗?不能评判一个人的结果,而是评判他的境界。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在反思资本主义,研究儒释道,提出“觉悟资本主义”,你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这些思考和研究,对你做企业哪些作用?

曹慰德:研究这些内容,是很实际的问题。我是在不断考虑我下一代,再下一代,世世代代不就是持续发展了嘛。打破富不过三代之后,就知道传承并不是传承企业,也不是传承家族,而是传承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家族企业差不多都必须思考这些问题,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才是可持续的,我好、大家不好,持续吗?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不过第一代很难认识到这样的问题。

曹慰德:我们中国人最讲一个“明”字,自知者明,明然后诚。我们是商人,搞商业,当然要明白,不明白怎么持续。我们到底在做什么事情,我们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过去、现在跟未来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不研究这些,能做掌门人吗?所以,有了中国文化的背景和智慧,再加上自己的修炼,只要境界到了,就会打破富不过三代。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所提到的“境界”,主要是文化的境界?

曹慰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佛教说的世界观、人生法,要明白这个法、智慧;一个是看出人性真理的法,经过打坐、修炼、参禅。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只有通过佛教的修炼?

曹慰德:天主教也有啊,也要祈祷念经。每个宗教都要打坐,入定跟神灵沟通。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如此说,宗教的作用很大?

曹慰德:宗教是什么?宗教是解决人类痛苦,理解痛苦。圣人看破了这个道理,所以,每个宗教都是解决人类的这个问题。

上一篇:茶饭量酒博导 下一篇:阎连科:追寻看不见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