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热点事件盘点之人事调动篇

时间:2022-10-29 02:24:13

十大热点事件盘点之人事调动篇

根据广汽集团的公告显示,广汽集团在6月初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涉及旗下各车企高层管理人员,调整后的广汽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如下:总经理曾庆洪、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董事会秘书卢飒;副总经理付守杰、张青松、李少、蒋平、姚一鸣,财务负责人。

调整后的主要投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如下: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兼任、郁俊任执行副总经理;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曾庆洪兼任、李晖任执行副总经理;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副董事长袁仲荣兼任、吴松仍任总经理;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兼任、王秋景任执行副总经理;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卢飒兼任、刘伟任执行副总经理;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副总经理蒋平兼任、区永坚仍任执行副总经理;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副董事长袁仲荣兼任;广州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由集团副总经理蒋平董事长、邓涛仍任总经理广州汽车集团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卢飒兼任、蒋华仍任总经理;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集团副总经理姚一鸣兼任、李曲明仍任总经理。

人事变动原因:升任一批多年在合资企业历练的骨干进入集团,借用合资经验,让广汽集团走出困境。

江淮汽车 涉及60多人

1月,项兴初担任江淮汽车董事、总经理,陈志平为副总经理;8月,严刚担任江淮汽车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四个营销公司合并为一,并下设三大部门,原先四大营销公司的80多位部长,现在也只剩下了20位,高管免职比例高达75%。

人事变动原因:3.15事件的曝光令江淮轿车的品质和口碑受到很大程度影响。今年大规模的营销架构调整也是导致江淮轿车下滑的主要原因。

菲亚特汽车 涉及4人以上

1月,原广汽菲亚特总经理郑显聪调任菲亚特公司旗下玛涅蒂马瑞利中国区总裁,柏恩翰接任;广汽菲亚特执行副总经理蒋平调回广汽集团研究院,原广汽研究院党 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秋景接任;广汽菲亚特副总经理闫建明调至广汽集团,原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徐育林接任。此外,广汽菲亚特销售部副总监与市场部副总监的 人选也有变化。

人事变动原因:频繁的人事调动源于销量不济。

现代汽车 涉及1人

1月5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对外宣布,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中国事业本部本部长崔成起先生将出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孝钦先生不再担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人事变动原因:不明

北汽集团 涉及7人

3月,北汽集团高管调整,北汽通用航空、北汽国际、北汽股份、北京现代、海纳川等企业均任命了新高管,涉及7位高管。

人事变动原因:将优秀人才充实到重要的战略业务平台,将更加有利于其提高相关业务板块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奇瑞汽车 涉及2人以上

3月,掌管国际市场多年的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国际公司总经理周必仁有望接替尹同跃,分管奇瑞汽车销售业务,4月,黄华琼接替郑兆瑞担任营销公司总经理。

人事变动原因:今年一季度,奇瑞销量已经是四大自主品牌的末席。

一汽集团 涉及25人以上

4月,一汽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高层人事调整,一汽大众和一汽轿车从4月27日起进行管理层轮换,这是去年一汽集团人事调整的延续,另有23位部长级人员工作有调整。

人事变动原因:可能是一汽集团内部腐败案造成大规模,对外说法是一汽集团每隔四到五年一汽集团下属的合资厂、自主品牌都会进行总经理级别的轮岗。

青年汽车 涉及1人

4月,原众泰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解伟现已离职,目前任青年莲花副总裁一职,主管销售。

人事变动原因:再度回归青年莲花,力图拯救原本少的可怜的销量。

东风汽车集团 涉及6人

今年2月,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兼东风有限执行董事周文杰退休;今年5月底原东风神龙汽车副总经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丁绍斌,任东风有限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原 东风有限财务部部长危雯任副总经理级总会计师;郑州日产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继承升任副总经理,同时兼任此前职务;今年12月,关润接替中村公泰担任东风 有限总裁;今年10月,东风雪铁龙总经理潘家年由于身体原因进行休养,原东风雪铁龙销售部部长王涛接任。

人事变动原因:除周文杰退休、关润是自然升任外,其他三人均是临危受命,调任因2012年公司汽车销量下滑,而2013年一季度东风有限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4.15%,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84.14%。

沃尔沃汽车 涉及2人以上

3月,沃尔沃汽车原成都工厂负责人拉尔斯?邓为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经管会成员,全面负责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日常管理与运营;中国区董事长沈晖不再管理企业的日常运营。

人事变动原因:每个人都有其历史使命,沈晖已经为沃尔沃中国成功地组建了优秀的班子,现在需要更懂制造流程的拉尔斯推动成都和大庆工厂顺利投产和确保产品质量。

吉利集团 涉及2人以上

4月,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辞职,接任吉利研究院院长的是吉利集团副总裁冯擎峰;5月,孙晓东接替原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负责吉利销售,而刘金良则被重新任命为集团新能源汽车营销工作的副总裁。

人事变动原因:研发与销售负责人相继调整,可以看出李书福对于吉利汽车的现状不满,需要通过人事调整,引进外资高管提升吉利品质与品牌。

英菲尼迪

4月,英菲尼迪对外宣布撤换吕征宇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的职务,将其调至香港,负责不包括中国业务在内的亚洲和大洋洲的区域市场,而接替吕征宇的正是原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

人事变动原因:销量下滑明显,换人寻求突破。

上汽集团 涉及3人

8月,王晓秋接替叶永明,担任上海通用总经理;9月,上海通用五菱总经理助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离职;12月,上汽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的陈虹,已被正式任命为党委书记。

人事变动原因:有人调离,有人升任,有人离职,也有人等待接班

奔驰汽车 涉及5人以上

8月,毛京波担任奔驰北方大区总经理,而Christian Schroter将调任大客户及二手车部门担任二手车业务总监,并继续负责卡尔奔驰学院。王芳将接管毛京波此前的工作,但职务为市场部总监; 9月,Jorg Wolf将卸任首席财务官的工作,返回戴姆勒总部。北京奔驰原首席财务官Holger Marquardt将接任。现任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并购部总监吴辰,将调任南方大区总经理一职,原华晨宝马销售副总裁段建军担任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

人事变动原因:奔驰在华销量与奥迪、宝马差距拉大,此次调整在重要的岗位大胆起用华人高管,希望能在人才本土化方面有所突破,并助推销量提升。

长安汽车集团 涉及2人

9月,长安汽车副总裁宋嘉离职,调往中城建第三工程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月,徐留平升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仍担任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

人事变动原因:长安汽车自主业务今年大爆发,公司销量与利润迅猛都增长,是徐留平升任的主因。

马自达汽车 涉及1人

7月,马自达中国事业本部长渡部宣彦升任马自达执行董事,同时出任马自达中国总裁,原总裁63岁的山田宪昭“提前退休”。

人事变动原因:自2011年以来,马自达销量连年下跌,2013年上半年跌势不减。

华泰汽车 涉及1人

8月,华泰汽车向外宣称,原任职华泰汽车集团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王惟将

由华泰汽车新能源工程师李学明接替,王惟则被调至华泰汽车集团国际事业部副总经理一职。

人事变动原因:频繁换人没有规律可循。

宝马汽车 涉及4人

今年以来,宝马在华高管共有4位离职,分别是原宝马中国副总裁陆逸现加盟路虎、原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戴雷现加盟英菲尼迪、原华晨宝马销售副总裁段建军现加盟奔驰、MINI中国品牌管理副总裁现加盟亚马逊。

人事变动原因:去年史登科退休后,宝马德国总部对宝马中国的干预度明显提升,管理层权限受到明显制约。

奥迪汽车 涉及1人

原奥迪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潘庆正式担任奥迪中国销售总监,将具体负责奥迪在中国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

人事变动原因:奥迪中国意欲从一汽大众奥迪夺回部分业务,其中进口车权是大头。

力帆集团 涉及1人

11月,力帆副总裁兼力帆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廖雄辉离职。

人事变动原因:今年力帆汽车销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前10个月销量不及去年。

大众汽车 涉及1人

11月底,现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正式升任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同时兼任大众汽车集团大中华及东盟国家商业运营总裁、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事变动原因:苏伟铭的销售渠道融合策略是顺应了大众管理层的意图,将除了奥迪和保时捷之外的大众集团旗下品牌进口车销售业务全部整合到这家公司。

通用汽车 涉及1人

12月,通用汽车宣布通用中国现任总裁苏瑞博将于明年1月1日退休,现任副总裁钱惠康将接任总裁执掌中国业务。这也是通用中国的首位华人总裁。

人事变动原因:启用更懂中国市场的高管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合资合作与海外出口。

丰田汽车 涉及3人

丰田汽车公司专务大西弘致在继续担任中国本部长的同时将兼任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丰田汽车公司常务小林一弘将就任广汽丰田汽车有 限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本部副本部长;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川早人升任丰田汽车公司常务,同时担任中国本部副本部长。

人事变动原因:更加关注中国市场,但就目前的态势看,丰田在中国市场所要做出的调整还远远没有到位。

总结:今年车企人事变动相比2012年大规模的调整更加频繁,并且是北汽、一汽、广汽这样的大集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有不下140位车企部长级以上管理人员职务变动,仅一汽集团和江淮汽车集团就涉及到85人以上的工作调整。总体看来,2013年车企人事调整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跟从化等特征。由此不难看出今年大集团车企面对的压力更大,不过随着汽车市场已经维持这样平稳发展的走势,相对来说人事调整将愈加理性!

上一篇:十大热点事件盘点之自主篇 下一篇:本土融合的“赢”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