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科思想方法 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时间:2022-10-29 02:00:49

运用学科思想方法 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国新教材在设计和呈现方式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型,三维课程目标的设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引导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同时还应关注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然而,由于长期受知识本位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学科思想方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学科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运用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现实意义

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知识的灵魂。以学科思想方法为中心的教学是学科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内涵。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获得了学科研究的方法,就会具备创新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可以深化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是对化学学科内容的高度概括,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统率性、持久性、可迁移性,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周围事物的一种心理范式和思维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从化学视角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把化学最精髓的、最本质的思想通过教师的理解和设计让学生来感悟,最终形成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应和了有效教学的内涵要求,是深化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举措。

能够促进化学教师专业成长。在化学思想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广大教师更多地着眼于在实践层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这不仅需要教师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的禁锢,建立以学科思想方法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范式,更科学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教研合一、以研促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能获得更多、更快的专业成长。

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说:“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掌握了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把化学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按照一定的程序去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加强化学学科方法的教育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克服过分依赖教师、书本、课堂的惰性,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运用

化学究其发展而言,与数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方法。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多种学科思想方法精心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守恒的思想方法。守恒思想是任何变化过程的永恒主题,它为我们利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子守恒”等诸多关系解决学习中一系列问题带来了许多便利,若能把握“守恒”本质,则能避繁就简,事半功倍。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原子(粒子)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

动态平衡的思想方法。该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比如,化学平衡中,当V正=V逆≠0时;电离平衡中,当V电离=V结合≠0时;水解平衡中,当V水解=V中和≠0时;溶解平衡中,当V溶解=V结晶≠0时。上述几种体系中,各成分的浓度将保持不变,此时体系就达到平衡状态,在温度一定时,各种平衡的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解平衡常数即溶度积)保持一定。如果改变影响平衡体系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使V正≠V逆,则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

结构与性质联系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各类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我们首先是分析其结构、组成,继而加以科学推测,经历无数次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一思想贯穿化学学习与研究过程的始终。根据这一思想,与之相关的思想方法还有“性质与用途”、“位置(周期表中的位置)与结构”、“位置与性质”以及“位置、结构与性质”等,在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以及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等相互之间的推断中经常用到。

量变与质变的思想方法。这一思想不仅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得到最好的体现,比如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或电子层数的递增而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而且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比如过量问题(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物质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浓度的关系等。如硝酸浓度的改变,氧化性强弱发生变化,导致反应产物的变化;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而稀硫酸则不具有强氧化性;浓盐酸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盐酸则弱得多(通常不体现)等等。

定性与定量的思想方法。这两种方法从不同的深度和角度对事物进行研究:定性的思想方法,主要从是否存在某种属性、存在程度的深浅或大小等角度进行初步确定;而定量的思想方法,则在定性的基础上精确地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深度的、量化的表达。如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和溶解度的描述,就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研究的。

三、正确运用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是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化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和概括,是化学知识的灵魂与精髓,是化学知识升华的纽带,并指导化学学习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运用好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要实现学科知识与学科思想方法的有机融合。学科的思想方法蕴含在学科知识中,学科知识的获得又需要运用一定的学科方法才能获得,最后才能形成学科思想。脱离学科知识的思想与方法的教学常常处于“空转”状态,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学科思想,理解学科方法,从而实现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与学科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

第二,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想方法的养成具有阶段性,对较高的能力要求的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要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例如,守恒法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学科思想方法。在高一年级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守恒意识和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一次提升。在高二年级继续就守恒法的多个方面转移——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引导学生树立守恒意识。在高三复习中利用探究问题的设置、探究内容的选择等多次强化学生的守恒意识。实践证明,分层次实施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

第三,要较好地实现多种方法的融合。对比学习方法是高中化学一种重要的学科方法,如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类似于二氧化碳,请学生回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进一步应用到二氧化硫的性质中去。所以学科的知识、方法、思想是构成一个学科的主要要素。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各种学科方法也经历了试用、运用、融合的过程,若在教学过程中能还原或者整合学科方法的教学,那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帮助。

总之,化学中还蕴涵着很多学科思想方法,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要加强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和指导,紧紧抓住学科思想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在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学科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学会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上一篇:教育要唱黑脸更需要唱白脸 下一篇:创建特色学校 挖掘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