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挖掘文本语言的实践点

时间:2022-07-07 07:20:28

努力挖掘文本语言的实践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语言实践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细节或一个个场景等,它往往表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凝聚着作者的情思,体现着作品的主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引领学生悉心品读、细心品味,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能让学生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其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比如《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等,就是一个语言亮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回味,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高超艺术。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老舍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在这一段里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一个词语——“挣命”,把处在残酷无情环境中祥子的命运概括得十分准确:祥子受尽极端痛苦的折磨、摧残,已经精疲力竭却没有能力主宰自己,但他仍然不断地挣扎,力图摆脱不幸的遭遇。这个语言亮点形象地揭示出了这一类人的特征。

再如,我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就抓住了人物的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在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对话中出现的很多省略号,让学生思考这些省略号的作用。学生很快发现这些省略号表现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除了表现出他反复“变色“的尴尬之外,还表现出他的害怕,害怕错判了狗而得罪将军,通过对这些省略号的揣摩,人物的个性已经初见端倪。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奥楚蔑洛夫又是怎样来排解他内心的尴尬和害怕的呢?学生马上找到他是通过“脱军大衣”、“穿军大衣”这些动作来排解的。于是我又顺势让学生把文中对军大衣的描写的细节全部找出来,然后让学生体味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学生经过研读后发现:第一次写军大衣是交代了他的身份;第二次是当他听说狗是将军家的,吓得浑身冒汗,于是借口天热,脱了军大衣,表现他畏惧权贵的卑下心理;第三次是他断定狗不是将军的,而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是将军家的,他心慌意乱,为掩饰自己的窘态,又穿上了大衣。最后,他丑态出尽,威风扫地,于是裹紧大衣“径自走了”。通过对“军大衣”这一细节的品读,学生对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质特点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可见,这些文本语言的亮点哪怕是一个标点呼号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只要我们抓住这些亮点反复体味、品悟,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二、寻找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具。它一般指没有形诸语言文字而能使人想象得出的内容或意蕴,常表现为情节缺损、背景省略、深层意蕴不予点明等。教学中,教师要捕捉挖掘文本中的这些空白,引领学生遵其路,识其真,品得个中妙谛;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文本补白实践中,把文本读厚、读活,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感悟文本的内涵。比如,我在《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教学时发现,文章对教师的描写可谓是惜墨如金,只有一句话:“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这看似简练的文字中其实传达出的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形象。于是我就抓住这里的省略号让学生进行补白:老师转身以后在想什么?有的同学说,作为老师,他当然了解王晓亮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所以他是在为王晓亮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而潸然泪下;有的同学说,老师看到王小亮把妈妈送来的、自己最喜欢吃的奶糖发给同学和老师时,老师也许是在为王小亮如此乖巧懂事、坚强乐观而欣慰不已。引导学生对老师背过身这一细节进行补白,学生就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对王晓亮的深厚感情、殷切期望。同时,通过对充满爱心的老师这一形象的品读,学生也更好地理解了“希望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所不有”这一主旨,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

在想象文间空白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上去,从情境上去领略它,用情感去感受它,从本意或上下文的连贯关系去推敲它,进行“补白”训练。如郭沫如的《白鹭》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有老师顺势提问:是呀,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顶端,静静地向远处眺望,它在干吗?谁能说说?有同学说,它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有同学说,它或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眼睛灵活地转动着,那样伶俐。总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一定要善于寻找并挖掘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深入开掘文本内涵。

三、找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所谓撞击点就是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这样的撞击点最能拨动孩子们的心灵之弦。如果找得准,撞得正,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巨大的磁场”,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如课文《枣核》中有这么一句话:“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这句话就是一个撞击点:一颗普通枣核值得这样郑重其事吗?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便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来赏析这句话。有学生说:“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感觉到在这位‘美籍华人’眼中、心中,这几粒枣核的地位真的很重很重,也说明故乡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什么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也有学生说:“‘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这句话用了比喻,‘珍珠玛瑙’本来就是贵重之物,现在说枣核比他们还贵重,可见枣核在她心里的地位有多么贵重。”通过对这句话的赏读,学生和“美籍华人”之间那扇共同的爱国之门被打开了,同时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再如,《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自己呜咽着背……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句话中的“勉强”就是一个撞击点:为什么用“勉强”一词呢?有什么特别的情由呢?当学生品读到这句话时,我便问学生:“大家注意到没有,母亲在喊‘打得好’时是‘勉强’喊出来的,母亲为什么要‘勉强’喊出来,‘勉强’这个词能否去掉呢?”学生纷纷发言:“不能去掉,因为‘勉强’一词说明母亲的‘喊’是不情愿的,她其实更心疼‘儿子’”。我又接着引导学生:“同学们,通过对这句话的揣摩和语言的品析,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挚爱和母亲的心”;也有学生说:“我还明白了‘打’其实就是母爱的另一种表达,其实我的妈妈平时对我的唠叨也是一种爱”。这样的品读既撞开了学生的情感之海,又加强了其语言的训练,可谓一举两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找准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激发学生的语言情感,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要潜心会文,努力挖掘“一处传神,效果皆出”的语言实践点,认真品味揣摩内化,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均系江苏省吴江市梅堰中学

上一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做法 下一篇:新课程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