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

时间:2022-10-29 01:48:45

摘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制度正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而在破产法领域,撤销权是体现破产法公平原则的一项关键性制度,在保障全体债权人公平受偿、维护市场交易安全和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新《破产法》确立了破产撤销权制度,对完善我国破产立法、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相关立法过于简单且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哪些行为应当撤销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怪异现象。本文结合实践中的两个真实案例对破产撤销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借鉴外国先进立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破产撤销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关键词: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主观恶意

一、破产撤销权制度的价值及其功能

——两则案例引出的现实拷问

(一)南通美嘉利服饰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诉江苏银行南通观音山支行破产撤销权纠纷案1

20__年11月7日,南通美嘉利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称美嘉利公司)向江苏银行观音山支行借款200万元,约定还款日期为20__年5月12日。20__年3月,江苏银行观音山支行以美嘉利公司财务状况严重恶化为由,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扣取美嘉利公司在其银行上的账户存款。20__年7月,人民法院受理了美嘉利公司的破产申请案。根据现行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江苏银行观音山支行扣取存款的行为发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的6个月内,管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该行为予以撤销,并将该财产重新分配。为此,观音山支行依据双方的借款合同,指明其扣取存款的行为符合双方的合同约定,且其行为作出时并不知道美嘉利公司即将破产,双方不存在恶意串通行为。他们强调,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有一个前提存在,那就是债务人主动清偿债务,而本案中则是债权人主动扣划债务人存款,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可以撤销的行为。最终法院依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瑞华投资控股公司与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清算组撤销权纠纷案

20__年10月10日,经老人涂料有限公司申请,法院受理了通运公司破产申请一案。而后,原告瑞华公司向法院,通运公司在未偿还任何债务的情形下,于20__年3月10日将其持有的通利公司51%股权转让给第三人润扬公司,且转让价格明显属于不合理低价。此外,通运公司还将其主要经营性资产租赁给他人,使其进一步丧失了偿还债务的能力。通运公司的上述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故瑞华公司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本案以原告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和其主张是否应得到支持为争论焦点,最终法院裁判认为原告主体适格,但其撤销权的行使已超过法定期限。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五条,判决驳回原告告诉讼请求。

一案中,法院以债权人的善意来否定个别清偿行为的可撤销性,且将债权人的主观心态的证明责任赋予破产管理人,而在其他相似案件中,有些法院的做法却与此大相径庭,他们认为只要在客观上满足以下情形: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6个月内,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情况下仍对个别债权人予以清偿。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被撤销,而无需考虑当事人主观上是善意或是恶意。那么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对于新破产法第三十二条的理解,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是存在很大的争议的,而这直接导致了判决结果的不同。

二案中,原告的主张之所以不能得到支持,是因为撤销权的行使有法定的时间限制,即只能对破产案件受理前六个月内发生的财产行为的效力进行评价,且该六个月属除斥期间,不能中断或中止。故对于超过期限的请求法院将不予支持。

相对于旧破产法而言,新破产法关于破产可撤销行为的规定有了较大的完善,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仍有指代不明之嫌。明确的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和限制条件便是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而这也导致了司法实践中执法标准不一,使得裁判结果大不相同,大大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以及法的安定性。因此,进一步完善破产撤销权的相关理念,是当务之急。

二、破产撤销权的概念、性质及行使方式

(一) 破产撤销权的概念

撤销权最初起源于罗马法上的“废罢诉权”制度。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第六篇“诉权”规定:“债务人为了要欺骗债权人,将其所有物交付他人,而其物业经总督命令由债权人占有者,债权人得主张撤销交付,并诉请恢复该物。”2这也就是说,债务人因欺骗行为擅自做主将所有物交付他人的,经债权人主张交付行为不产生效力,则该物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的一部分。后来这一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民法上的撤销权。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会产生优胜劣汰,破产就是淘汰竞争失败者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说破产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债务人拥有多个债权人,而不能全部清偿到期债务,那么此时每一个债权人都希望能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本能的驱使。而这也极有可能导致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恶意处分财产,以致个别甚至大多数债权人不能获得清偿,蒙受损失。因此,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破产撤销权这一制度应运而生。3

破产法意义上的撤销权,是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人对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前的法定期间内进行的欺诈债权人或损害全体债权人公平清偿的行为,有申请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4其本质上是一种债的保全措施,是民法上的撤销权制度在破产领域的延伸。在各国破产法中,撤销权的称谓有所不同,日本称之为“否认权”,德国称之为“取消权“,英美法系的一些国家称之为”可撤销交易制度“。过去,我国的破产法对破产撤销权的规定不是很明朗,而现如今的新破产法则明确规定了破产撤销权制度。这是司法上的一次重大的进步。

(二) 破产撤销权的性质

关于破产撤销权的性质界定,各国法学学者存在着诸多争议,大致可以分为形成权说、请求权说、折中说和责任说。

1. 形成权说

该学说实质上是将破产撤销权视为否认权的一种,即否认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所为行为的效力,而撤销之诉本质上是形成之诉,撤销的结果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所为的行为归于无效,第三人负有不当得利的返还义务。

2. 请求权说

该学说认为,破产管理人作为债务人财产的管理者,对债务人恶意处分财产的行为,只享有对受益第三人要求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在此意义上,撤销之诉本质上是一种给付之诉,破产撤销权行使的结果并不必然导致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行为归于无效。

3. 折中说

该学说为当前学术界的通说。其认为,破产撤销权兼具形成权与请求权的双重性质,其行使的法律后果既可以使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行为归于无效,又可以要求第三人返还财产。本质上是形成之诉和给付之诉的合并。

4. 责任说

责任说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新学说,由德国学者保卢斯(G. Paulus)最先提倡,后由日本学者进一步阐释。该说认为,即便第三人已获得债务人的财产,但这部分财产仍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一种担保责任。5

以上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为撤销权的性质做了不同的解释,不可否认的它们都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相应的仍有一些盲点无法克服。形成权说将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行为绝对的归于无效,而行使撤销权的主体却是非相对方的破产管理人,这对于当事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且此学说下仅仅是否认了行为的效力,对于需要返还财物的场合,它必须借助于债权人代位权方能实现被转移财产的最终回复,也就是说它必须通过请求权的行使才能达到撤销权行使的最终目的。而请求权说在不需要返还财产的场合下(如债务的免除、保证合同等等)是不适用的。所以说,无论是将破产撤销权归入形成权或者是请求权都是比较片面的,它并不能够全面的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那么,折中说呢?从以上的论述来说,似乎看上去折中说弥补了形成权说和请求权说的不周全之处。而事实上,破产撤销权不同于形成权和请求权的地方还在于,法律明确规定破产撤销权只能由破产管理人行使,其权利的行使具有职责性,不得随意放弃。而作为私法上的请求权和形成权,权利人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另外,破产撤销权的行使往往伴随一定的司法行为的发生(如破产受理或破产宣告)。至于责任说,由于尚属于新的学说,其理论根基并不是很深厚,即使是在日本,也没有责任之诉这种诉讼形式。因此,笔者认为,破产撤销权的性质应当重新审视,它更适宜看作是立法者为了平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维持市场经济的公平秩序而特别做出的一项规定。

(三) 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方式,理论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裁判外的意思表示行使;二是裁判上的诉讼行使。前者体现了破产撤销权作为一种形成权的性质认定,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支出,快速了结相关案件。但破产撤销权毕竟不同于民法上的撤销权,其行使的范围十分广泛,且撤销的效力对于个别债权人而言利害关系颇大,因此由个人行使显得随意性较大,在现实执行中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后者则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做法,由法院审查决定是否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行为。这是因为在实践中,撤销权的法律后果直接关系着债权人利益的公平分配,而法院作为一个中立的裁判者,有足够的权力、资源、能力来对行为的性质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具有足够的公信力与执行力,能为大多数人所信服。正如笔者前面所陈述的,破产撤销权并不是形成权和请求权的简单相加,它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是立法者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考量之下做出的一项特别的规定。所以,以诉讼的形式来实现破产撤销权的行使,这是由破产撤销权特殊的性质和撤销权的最终目的决定的。

三、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的比较法分析

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是破产撤销权行使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可撤销行为的种类纷繁复杂,因而对撤销权构成要件做统一的划分实践起来相当的困难,但在理论上抽象出一些共同的要件还是可能的。

(一) 可撤销行为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

一般民商法上,可撤销行为并不具有所谓的存续期间的限制,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撤销与否。而在破产法上,可撤销行为则严格限定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一个期限内,若是超过了该期限,则该行为便不具备可撤销性。这一期限被称为“临界期间”或者是“嫌疑时期”。正如上文案例二中,债务人通运公司的破产申请已于20__年10月10日为法院受理,根据我国新破产法的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前的六个月为临界期间,所以从20__年4月10日开始到20__年10月10日为止所发生的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利益所为的行为均可以提起撤销权之诉,而本案中债务人同第三人的股权转让行为发生在20__年3月6日,即已超出了我国破产法规定的临界期间,故该行为已不具备可撤销性。

临界期间的规定是可撤销行为的必要构成要件。各国在立法条文中都有所规定。

1.美国破产法将可撤销行为分为优惠性清偿(也可叫做偏颇性清偿)和欺诈性转让。对于优惠性清偿行为,临界期间为破产申请前90日内;对于欺诈性转让行为,临界期间为破产申请前一年内。6

2.日本破产法上将撤销权称为否认权,其构成要件分为一般性要件和个别性要件。个别性要件根据故意否认、危机否认、无偿否认三种不同类型规定了不同的临界期间。故意否认是对债务人明知有损债权人利益而为的行为的否认,对于这种行为没有临界期间的限制,权利人可在任何时间内行使否认权。危机否认是对债务人在支付停止或破产申请后实施的特定行为的否认,因需考虑债务人、受让人的主观心态,故情况较为复杂,需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追索期延伸至支付停止或者破产申请前30日。无偿否认即是对无偿行为的否认,其临界期间为破产危机发生后或者之前的6个月内。7

3.德国破产法对撤销权的规定采取了概括主义和列举主义相结合的立法体例。直接清偿行为、直接歧视的临界期间为破产申请前的3个月内或破产申请后;故意损害行为、资本替代性贷款的临界期间为破产申请后或破产申请前10年内;无偿给付行为的临界期间为破产申请前4年内;隐名合伙的退伙火免除责任的行为的临界期间为破产申请后或破产申请前的一年内….8

纵观各国破产法,多数国家针对不同种类的行为,根据其危害性的程度、交易对象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临界期间。英国破产法第241条也规定,公司给予相关人的优先权临界期间为2年,给予一般的优先权临界期间为6个月。一般来说,危害性越大,临界期间越长,反之,则相应地缩短。

(二)可撤销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撤销权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债务人不当处分财产的行为,恢复其责任财产,维护债权人之间利益的公平受偿。可撤销行为的后果不外乎两种:一是减少了破产财产的总价值,使得全体债权人遭受损失;二是在债权人之间厚此薄彼的歧视性对待,使得债权人之间既定的平等分配规则被打破,部分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前者一般是由诈害引起的,后者则一般为偏颇导致。对于债权人利益的受损,各国破产法也都对此要件做了明确的规定,例如,美国破产法规定,欺诈性转让行为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托管人即可行使撤销权:1.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欺诈目的;2.转让对价明显不合理;3.转让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提出之前的1年以内;4.具备下列要素之一(1)债务人转让时处于无力偿债状态或者因转让而变得无力偿债(2)债务人所持有的财产数量不足以引起交易的发生 (3)债务人试图引起或确信试图引起一项债务,并且债务人在此债务到期后是无力清偿的。德国破产法所列举的多种可撤销行为均是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在此不再赘述。8

(三)第三人或者是债权人从中受益

破产撤销权的最终目的是追回原本应属于法定破产财团而今流落在外的财产,使其重新回归破产财团参与分配。若是没有可追回的财产,破产撤销权的行使便失去了它的价值。因此,有人从中受益也是破产撤销权的一个必要构成要件。

这个构成要件中,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所为行为从私法角度上看可能本来是合法有效的,但是介于破产法上的相关规定却可以使之归于无效。因此破产撤销权的行 使必然牵扯到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适当维护。古罗马曾将可撤销行为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对无偿行为的撤销不必考虑主观因素。对有偿行为则以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恶意和受益人明知欺诈事实存在为构成要件。现如今,对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否应当包含当事人主观上的恶意,各国立法规定不一。

1.美国破产法关于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采用的是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相结合的立法例。对于优惠性清偿行为,美国破产法只规定了客观性要件,这就是所谓的优惠无效制度,即撤销权的成立无须具备主观要件,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为恶意或善意,不影响撤销权的构成和行使。法律并不要求以恶意的动机和不合适的商业行为的存在作为优惠无效的理由。而对于欺诈性转让行为,条文中却明确规定了须具备主观恶意。也就是说对于欺诈性转让行为,主观恶意是其构成要件之一,而对于优惠性清偿行为则只需采取客观性标准即可。

2.德国、日本的破产法则主张,债务人、第三人主观上是恶意或善意对撤销权的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沿袭古罗马的分类,将可撤销行为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对于无偿行为采用客观主义标准,即只要客观上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就可撤销该行为,而无需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思。对有偿行为的撤销,则以第三人存在主观恶意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对于善意第三人,原则上是不能追回财产的,因其既无侵害债权人利益之故意,在交易中也无不当得利,此时,受害人只能向违法责任者追究赔偿责任。10

3.综上,美国破产法更倾向于采用客观主义的标准,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主观恶意作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而德日破产法则更多的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标准来认定撤销权的构成,此做法突出了法律对于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市场交易的安全与秩序的维护。

我国法律对此问题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大多采用美国式的客观主义标准。而在案例一中,我们可以看到,法院最终的判决结果是以保护善意第三人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债权人江苏银行观音山支行在扣款前已向债务人美嘉利公司发出了债务提前到期的通知,在债务提前到期的情况下直接扣款符合合同的约定,且观音山支行在此时无法预见美嘉利公司已具备破产原因,因此法院认定江苏银行观音山支行在主观上是善意的。而在此案的审判中,法官将第三人的主观意思纳入了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之中。由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破产法对一类案件的裁判在立法上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认定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这一问题上法官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长此以往,不利于司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四、我国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的构建与完善

(一)我国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的立法沿革及其现状

我国旧破产法35条将绝对无效行为和可撤销行为统称为“破产无效行为“,采用的却是撤销权的处理模式。新破产法理清了无效行为和可撤销行为的界限,对两者分别作出了规定,即新法第31、32、33条。

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1、无偿转让财产的;

2、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3、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5、放弃债权的;

第3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6个月内,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即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情场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但是,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的除外。

从上述条文中我们发现,我国立法采取列举主义的模式,归纳出了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六种可撤销行为并规定了两种不同的临界期间,应当说,较旧法而言,新破产法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是新法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对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思是否作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之一并没有做出很详细的说明,这就造成了司法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另外,条文的规定过于简单,实际操作性差,不能很好的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在审判中也为法官释法带来了难度,因为法官审案的过程就是解释法律的过程,由于条文过于笼统,不同法官之间无法形成相对统一的法义解释,容易造成司法尺度、裁判标准不统一。11

(二)我国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的构建和完善

尽管我国的破产法在既有的基础上已更进一步,可是相比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而言,我国的新法明显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而在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上问题尤为严重。笔者认为,我们应以新破产法为基础,借鉴外国破产法的精华,提炼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破产撤销权的一般构成要件。

1.客观要件

(1) 债务人行使了有害于债权的行为

从理论上讲,行使撤销权的一个前提就是应有债权人利益因该行为收到损失的事实。这一构成要件的提出着眼点在于行为的有害性,破产撤销权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整体的最大利益,给每一个债权人提供均等的机会实现公平分配。若债务人行使的行为对债权不具备危害性,那么就无撤销的必要。因此如何认定“行为有害“,就成为判断这一构成要件是否成立的关键。判断行为有害主要有两种标准:一是财产标准,即该行为的发生使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总价值减少,全体债权人的利益都遭受损失;二是地位标准,即个别债权人因该行为获得了更为有利的受偿地位,从而减少了其他债权人本可获得的清偿数额。12

(2) 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前的临界期间

我国新破产法规定了两个不同的临界期间,即第31条规定的法院受理破产前1年内和对2条规定的受理破产前6个月内。超出该临界期间所为的行为不在可撤销之列。此即我国破产法上所采用的程序判断标准,即所谓的建立嫌疑期制度。在立法规定的特定时间内,债务人所为的恶意处分财产的行为是撤销权的行使对象,而不再以该行为实施时是否实际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作实质判断。尽管实际判断原则显得更为公平,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很难得到实行,程序判断标准不仅可以解决举证责任的问题,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而且对违法行为的构成期间加以适当限制,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3)存在基于可撤销行为而实际获益的人

正如前文提到的,撤销行为只有在具备现实意义的情况下才有它行使的价值,若没有基于该行为获益的人,那么行使撤销权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一项本可撤销的行为如果在管理人行使破产撤销权时对债权人的利益损害已不存在了,或者撤销该行为所花费的代价远高于债权人所能得到利益,或者撤销这一行为的结果仍不能提高债权人的受偿金额,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撤销。

2.主观要件:当事人主观上存在恶意

主观要件的设定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破产立法政策导向。美国侧重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美国破产法主要采取客观主义标准,以方便破产管理人行使破产权。而德国、日本则侧重于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破产法设定了可撤销行为的主观要件,加重了破产管理人的证明责任,从而保障债务人行为的有效性。

对行为人主观恶意是否是可撤销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之一,法学理论界、实务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欺诈性转让行为应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将主观要件作为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之一,对于偏颇性清偿行为则采用客观标准,主观恶意不是其构成要件。

第二种观点认为,无论不当行为还是个别清偿,均应采取客观认定方法,而没有必要探寻当事人的主观意思。

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当区分无偿行为和有偿行为,对有偿行为应以行为人具有主观恶意为要件,对于无偿行为则只要形成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事实即可撤销。

第四种观点认为,在有偿行为中,债务人的恶意是破产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受益人恶意是破产撤销权的行使要件,即对有偿行为必须具有债务人和受益人的双重恶意才能被撤销。

笔者认为,行为人主观恶意只能是部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而不应当成为所有可撤销行为 的一般构成要件,对于无偿行为,无论行为人的主观意思如何,由于未支付合理对价,损害的利益只在债权人一方,故该种行为均应被撤销而无需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对于有偿行为,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因在于:(1)破产可撤销行为多种多样,行为的性质也各不相同,若对所有的可撤销行为都规定主观要件,则不仅阻碍了诉讼的进度,也浪费了司法资源。而实际上,一些行为不需要主观意图也应予以撤销,如显失公平行为、缺乏合理对价的行为….13(2)对所有行为规定统一的主观标准或客观标准作为可撤销依据都是片面的,各国实践证明,对不同的行为应进行不同的性质界定,为了保证破产撤销权制度价值的实现,更好的平衡债务人、债权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宜采取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立法例。因此第一种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3)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来看,是否设定主观要件,能更好的平衡债务人、债权人和第三人的利益。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涉及到两方面的利益,一是破产债权人的利益,二是交易第三人的利益。若交易第三人是出于恶意,那么毫无疑问这项交易行为应当被撤销,从而达到保护债权人的目的。但是若第三人是善意的呢?这就牵扯到市场交易中的交易安全及其公平原则的问题了,第三人在交易时是否有能力对交易安全和交易风险防范作出合理的预期和判断,这一点我们无法强求。所以若对善意第三人所为的行为同样予以撤销而不给予任何补偿,这将严重影响到交易安全,对经济秩序的稳定也势必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对于有偿行为,我们应该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从现实的法律规定分析,区分是否设定主观要件,能较好的弥补破产立法的缺陷。我国新破产法第31条对破产撤销权的规定明显过于模糊、宽泛。笔者认为,在新破产法对第31条适用未规定例外的情况下,对有偿行为的撤销更有必要强调行为人具有主观恶意,这样有利于弥合立法的漏洞和维护市场交易安全。

五、结语

法国学者勒内·达维指出,昨天的法律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我们必须对我们法律思想的基础本身予以重新考虑。14随着社会的发展,破产撤销权大致经历了从债权人本位——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利益平衡本位——社会利益与债权人、债务人利益并重的蜕变过程。这种价值理念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这一基本规律,而且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进一步完善破产撤销权制度,我们应以司法实践环节暴露的问题为切入点,审视反思法律规定的疏漏,剖析辨明深层次的制度理念的定位,借助法学科学工具为推进制度完善提供路标。

参考文献:

1 张志新:《对个别清偿行为行使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人民司法案例 06/20__

王东敏著:《新破产法疑难解读与实务操作》,法律出版社20__年7月1日版,第198-199页

2【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207页,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邓小燕:《破产撤销权构成要件探析》,苏州大学20__年硕士学位论文

4王新欣:《破产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年9月第二版

5 韩长印:《破产撤销权若干疑难问题研究》,月旦民商法杂志20__年12月第14期

6 李飞主编:《当代外国破产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__年7月第一版

7【日】石川明:《日本破产法》,何勤华、周桂秋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8 谢芝玲:厦门大学法学院,《德国破产法撤销权制度评述》,法政时评(二)

9潘琪:《美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19 99年1月第1版

10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__年1月第1版

11 李建生:《析破产程序中的撤销权》,载自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

12王新欣:《破产撤销权研究》,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13 张艳丽:北京理工大学,《破产可撤销行为构成要件分析》,法学杂志20__年第3期

14【法】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__版,第214页。(编辑:琛哥)

上一篇:特殊火场尸体检验体会1例 下一篇:关于火场供水中的调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