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观下交通运输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时间:2022-10-29 01:26:16

论可持续发展观下交通运输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摘 要: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风险管理机制是以社会责任为基础,内部控制为手段,审计监督为保障,以全面推进其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交通运输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履行,一方面需要自律行为即内部控制的演进来推动和实现;另一方面也需要他律活动即审计监督来引导与推进。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监督;风险管理

交通运输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包括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含港口)、航空运输等4个主要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被誉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其发展情况与经济的增长水平和速度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不仅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在应付紧急事件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交通运输行业事关人身财产的安全,任何闪失都将影响重大。因此,在交通运输行业有必要推进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及交通企业抵御风险的应急管理机制。

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风险管理机制应该是一个三维框架,即以社会责任为基础,内部控制为手段,审计监督为保障,以全面推进其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交通运输企业不仅担负着创造经济效益的使命,也承载着保护服务对象财产生命安全,善待职员的责任,即社会责任。而且明显的趋势是企业越发展,社会责任就越重要。对于交通企业而言,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履行需要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即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来实现,按照杨雄胜的观点,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把社会对公司自利的遏制力量有效地传导至社会行为的各个层面、环节和活动中。可见,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增强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力,而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内部控制的导向与设计实施需要借助监督的力量来督促,这种监督就是审计活动。

对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的监督可以表现为内部的监督与外部的监督,由于内部监督经常是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来考虑,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外部监督的角度探讨三者之间的牵制与互动,以找到耦合点,探讨交通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根据央视与北大等高校于2007年12月颁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自身的组织保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效果的重要条件;法律规范和社会监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效果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履行,一方面需要自律行为即内部控制的演进来推动和实现,另一方面也需要他律活动即审计监督来引导与推进。

一、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内部控制的内化

《左传・襄》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干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交通运输企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履行社会责任是交通运输企业实践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始于1924年,由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但没有引起多少重视。1953年,霍华德・R・鲍恩出版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使公司社会责任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国际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动听的口号。著名的"未来500强"评估体系、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朝着量化指标评价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也日益受到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逐步由理论探讨发展到实务操作阶段。不仅有了约束性规范《上市公司治理;隹则》及《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等,而且有了诸多实践活动,如何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演变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制,更重要的是应该将履行责任成为企业的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需要像Nike公司一样,将社会责任整合到公司的业务流程中去,即以内部控制制度营造的控制环境及控制活动来实践社会责任的意识与具体操作。鉴于交通运输企业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其社会责任的约束机制非常有必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自律机制;二是他律机制。自律与他律归根结底表现为企业要遵守一些规定,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遵守庞杂的规定需要依靠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保障。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建设一直自上而下进行,决策层出于提高信息质量,维护经济秩序的考虑而引导企业去“守约”或者“增值”,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建设处于一种被动的动机,这就不奇怪为什么有些单位反映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时频频造假,而内部控制只是“挂在墙上”。而基于社会责任考虑的和谐内部控制的构建,对于执行主体而言,从理论上更容易接受,实践上也更主动。

二、审计监督是实现社会责任及内控制度的外部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责任的变化向内渗透到内部控制制度,向外则传递到了审计领域。审计是由胜任的独立人员,为确定并报告特定信息与既定标准间的符合程度,而搜集和评价有关这些信息的证据过程。审计的本质就是一个比较的活动和过程,比较的参照选择不同,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审计活动。基本的审计活动是监督被监督者“守约”,而更广义的审计活动应该是督促被监督对象“守约”的同时实现“增值”。社会责任审计充实了审计学理论的内容,通过社会责任审计,提示并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可以把企业纳入全社会的监控之下,从而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得到调整,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审计的要求散见于相关法规中。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鉴证的活动由来已久,我国的相关规定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以及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目前企业内部控制鉴证的对象主要是上市公司。我国内部控制的外部鉴证与内部自我评价将逐步强制推行,于2009年7月首先开始于上市公司,并陆续推广。

社会责任审计及内部控制鉴证的主体都包括外部与内部2个方面。以美国为例,对公司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第1类是投资基金组织。第2类是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机构,例如,环境保护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等。第3类是公司自身进行社会责任审计。内部控制的鉴证外部主体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内部主体则是企业内部机构,主要是内部审计机构。调查显示,财富500强企业的43%在内部进行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是社会责任审计的基础,企业社会责任遵循的标准主要有SA800的标准认证,我国则有《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及《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等。根据2005年,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的建议,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隹应包括8个方面:承担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承FENGXIANGUANLI风险管理担科学发展与交纳税款的责任:承担可持续发与节约资源的责任;承担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和谐的责任:承担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的责任:承担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的责任:承担保护职工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的责任:承担发展科技和创自主知识产权的责任。

较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而言,社会责任审计定义的内容稍有差别,但其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对社会责任的审计应该考虑内部控制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合法性、遵循性、高效性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对内部控制中渗透的社会责任进行审核,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去考核社会责任的结果,还要考虑社会责任履行的过程,以判断并预测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态。本文探讨是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过程,渗透社会责任的理念指导具体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与评价机制,实务的积淀又反作用于理论的提炼。因此,本探讨从理论上转换了一个视角,实务界面的操作可能会牵引交通运输企业积极贯彻实施融入了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相关规定,最终迂回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将两者联系起来考虑,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交通运输企业的社会角色。而审计的监督是确保基于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制度得以顺利设计、实施的重要手段,因此,三者缺一不可。

三、结束语

交通运输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现阶段研究的视野分别集中在各个环节上,操作的界面也是各行其是,社会责任审计几乎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分析每种活动的本质,找到其内在的联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相关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强有力的法律规范的压力。在我国新出台的关于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的相关政策都是分头颁布,整合各项政策,优化企业流程,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交通运输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有效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

上一篇:试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控制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