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眼神”是怎么炼成的?

时间:2022-10-29 12:32:05

汽车的“眼神”是怎么炼成的?

最早的汽车车灯可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当时的车灯大多以手提灯为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汽车上也开始装配有专供照明的容器,并具有鲜明的马车车灯的印迹,人们通过在容器内加注煤油的方式来实现行车照明。但后来因为煤油在刮风或者下雨的天气下没有抵挡能力,人们便开始使用乙炔气体代替煤油作为照明燃料。不久后,美国哈特福德的一家电动汽车公司推出了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并成为了首款运用电灯照明的车型。但由于当时灯丝寿命短、调节灯光方向需要手动操作等弊端,并没有得到普及。直到1912年凯迪拉克发明了汽车电路系统,车灯也随之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及后,由于卤素灯泡技术的日渐成熟,它成为了上世纪最成功的汽车照明之选,时至今日,卤素灯泡依然是入门级车型的标准配置。另一方面,由于样式的逐渐丰富和功能的不断完善,汽车大灯也成为了汽车中最容易出彩的设计之一,更有不少品牌以充满特点的大灯设计来增强车型的辨识度,因而成为构成品牌标志性的重要元素。

PORSCHE 911

最长情的眼神

如要问哪出电影的男主角眼神最长情,你大可以发邮件考考我们的电影编辑。但如果你说的是汽车,那非保时捷911莫属了。因为自1963年第一款保时捷911车型面市以来,虽历经50年数次的换代升级,但圆形蛙眼大灯的设计一直得以保留,如1965年诞生的911 Targa,1974年诞生的911 Turbo,1975年诞生的911 Carrera等等。其实,在1997年诞生的第五代保时捷911上,设计师曾使用过带一体式转向灯的“泪眼”前大灯设计,但由于争议过大,在2004年升级换代时,圆形蛙眼大灯再次回归,并沿用至今。虽然大灯的功能已越发多元化,但保时捷却依然能将所有的创新融合到经典的圆形灯罩内,让所有人只需一眼便能认出这是辆保时捷,是辆充满传奇的911……

“翻白眼”同样魅力难挡

提及汽车大灯的经典之作,翻转式大灯绝对是汽车大灯发展史上不得不说的篇章,虽然其与行人安全法规相违背而逐渐被设计师所放弃,但这一经典设计曾在上世纪引领了全球汽车时尚化的风向,并极大地彰显出车主的个性。

早在1935年,Gordon Buehrig的造型团队就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隐藏式头灯,为风格独特的前驱Cord Model 810配备,需要亮灯时,可通过手动翻转,这种奇怪的设计让Cord比当时马路上任何一款车都要犀利抢眼。随后,隐藏式头灯引起了通用设计师Harley Earl的注意,并将此构思运用到底特律的第一款概念车——别克Y-Job之上。

时间到了1962年,英国的路特斯为了和风阻角力,在全新Elan车型上推出了隐藏式头灯设计,并通过当时风靡欧美的《The Avengers》,挑动着世人对汽车大灯的审美。很快,美式肌肉车跟随了这股风潮,66款道奇Charger和雪佛兰科迈罗、67款Mercury Cougar、68款庞蒂亚克GTO……隐藏式头灯和全尺寸中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厂商们更多是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考虑而使用翻转式头灯设计,比如第一代马自达RX-7、保时捷924、宝马M1和法拉利308GTB等跑车均先后仿效。同样地,随着前驱GT Coupe跑车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它们也采取了同样的翻灯设计使它们看起来更像纯种跑车,如我们熟知的88款本田Perlude、86款丰田Celica和90款三菱Eclipse。

CADILLAC最深谙眼神之道

上文曾提及凯迪拉克发明的汽车电路系统——将车内外灯光、启动装置、发电机和蓄电池等电器设备整合在一套规范而缜密的线路中,从而让汽车大灯正式进入高速发展的电气时代。而事实上,在汽车大灯发展的过百年间,凯迪拉克的名字多次成为关键的转折点。

1917年,凯迪拉克创新地采用一种可以在车内通过手柄就能调低光栅角度的大灯,成为汽车灯光近远光切换装置的雏形。20年后,凯迪拉克成为业内第一个将雾灯装备于旗下车型的品牌,这种灯具以穿透力强的黄色光来提高汽车在雾天中的能见度。1954年,凯迪拉克率先装备一种名为“Autronic-Eye”的灯光安全系统,通过光传感器来侦测对面车流,当有来车接近时可自动降低前照灯亮度,让夜间开车变得更安全也更绅士,这正是今天自动大灯系统的先驱。进入新世纪,凯迪拉克Deville和Escalade Platinum也分别成为了业界第一款采用全LED尾灯和第一款装备全LED前大灯组的车型。

汽车“眼神”新趋势

曾经,我们认为由飞利浦发明的氙气大灯HID会完全取代卤素大灯,一统汽车照明的天下。但在HID还没有完成普及低端品牌之时,LED(发光二极管)大灯已从最初略带装饰成分的日间行车灯,发展为集合远近光源与转向指示一体的大灯组合,并成为高端品牌车型提高身价的法宝。

你知道有种“眼神”叫激光和OLED吗?

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变化之快,当LED大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还算是新鲜概念的时候,汽车厂商们已着手筹划LED大灯的接班人了。对于宝马而言,LED大灯并没有为品牌提升带来多大贡献,所以他们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汽车大灯的下一个时代——激光大灯。而在玩转LED大灯后,奥迪也开始把精力由一颗颗的LED转向一大片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之上。

如果你还记得《碟中谍4》中汤哥驾驶的那辆宝马i8,它所搭载的便是激光大灯。相比于LED元件,激光二极管元件的尺寸仅为其1/100,能耗也仅为LED的60%,这也意味着,如果设计师愿意,未来宝马车的前大灯将可以造得很小很小,为其他设计留出可操作的空间。而据宝马官方称,激光大灯的亮度色温都经过研究,照射效果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虽然大灯有着很高的亮度且光源是激光,但是激光大灯完全符合日常使用的要求,灯光也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

至于OLED技术,如果说三星的AMOLED面板便是这一技术的产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2013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奥迪就展出了一辆采用OLED技术的概念车,那绚丽多彩且变幻随心的车灯效果让观众感到惊艳。按照奥迪的发展思路,未来的汽车灯光将可按照车主的喜好随意变化,让每一辆车都能成为专属定制品。

关于“眼神”你应该知道的

1.你懂得如何“电”人吗?

常年在马路上奔走的朋友一定尝试过被对面来车或后随车辆狂闪大灯的情况,甚至自己也会通过闪动大灯来与其他车辆进行一定的信息交流。但问题是,你闪灯的方法是否正确呢?对方司机会否将你的不满错误地认为是一种赞美呢?其实国际上早已有一套关于闪灯的解读标准,如果之前你不懂,那今后请注意控制你的“电眼”了。

状况一,绿灯亮后前车不走,灯语提示:大灯闪一下。

状况二,夜晚遭遇强灯闪眼,灯语提示:两下大灯提醒,亮双跳表示不满。

状况三,遇到车辆要并道,灯语提示:大灯一闪表示同意,大灯连闪表示拒绝。

状况四,发现邻车有问题,灯语提示:大灯闪三下。

状况五,后车跟车太近,灯语提示:阶段性亮刹车灯。

2.新科技让大灯使用更合理

前段时间,全国各地交警开展了一次车辆夜间乱用远光灯行驶的整治活动,对不少开着远光灯驾驶的司机给予处罚。因为在会车时,如果使用远光灯,将可能引起对面驾驶员瞬间致盲、令驾驶员速度和距离的感知力下降、对宽度判断力下降等等问题,这无疑是“自杀”与“谋杀”。

而沃尔沃最新研发的主动大灯技术——Active High Beam Technology则可以通过车载系统,在会车时自动调整前大灯的照射高度和亮度,从而有效避免了不合理使用大灯的可能。该系统是通过车前的光学摄像头的扫描检测,在发现对向有来车或行人时,自动调节灯位高度并通过灯组内挡板遮挡相应区域,达到安全会车和保护行人的目的。

上一篇:三个男人的人生样本 下一篇:当商务酒店遇上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