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三位一体”模式激励机制的探索

时间:2022-10-29 12:24:08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三位一体”模式激励机制的探索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加大,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度逐年加大。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分析了“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高校“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即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准确运用“三位一体”模式,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措施,将三支团队有效结合,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科技实践型人才。

一、“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综合国力竞争已转化为技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必须立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达到培养和造就一批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

二、“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

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日益重视。2006年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三小”立项总数为41项,2007年“三小”立项总数为103项,2008年“三小”立项总数为121项,2011年“三小”立项总数达642项。“三小”立项数字逐年增加,这与教师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更与学校制定相关的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密不可分。

表1

(1)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激励机制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高标准需求,高校对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格外重视。繁重的工作量让老师们抽不出时间来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我校针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没有完整的激励机制措施,仅针对于获奖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而日常课堂、课后指导学生未参加比赛或参赛未获奖的教师却名利全无,导致教师主动承担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积极性下降,动力不足,缺乏稳定的教师指导团队。演变成现在的自下而上,盲目找老师的“闭门造车”,慕名找老师的导师成果移花接木的现状。(2)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激励机制问题。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我校是以校团委为主体,分团委为抓手,社团协会为依托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体系。学院团委书记担任科技创新管理团队责任人,学生会、团委学生干部担任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指导教师。我校现状,学院团委书记除承担团学、科技创新工作外、还承担了辅导员、组织员等多项工作。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除协助团委书记开展团学工作外,还要配合团委书记进行各类科技竞赛选拔、通知、协调等工作。如此繁重工作量的同时还经常受到教师、学生埋怨。长此以来导致科技创新管理团队积极性受到打击,工作效率下降,动力不足。(3)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激励机制问题。目前,各大高校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加大力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但未形成科学合理、相互协调的长效机制。我校制定了《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针对参与省级、部级比赛获奖学生给予相应的奖金。而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日常培训、选拔、比赛、获奖等一系列相对应的考核制度、保障制度、评价体系、奖励制度等都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事实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多数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白天除了完成基本的课程外,经常要加班加点做项目。团队协作项目的学生经常由于课程紧,成员间时间不统一等问题,中途退出,导致团队项目流产。长期以来,学生积极性减弱,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少,个体类竞赛多,团体类竞赛少的现状,更严重的是在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的保障下调动不了低年级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梯队培养中断,大量科技创新型人才流逝。

三、构建“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

(1)完善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激励机制。高校可依据学校自身发展特色,以学院为单位,以不同系部涉及到的大赛为平台,建立以系部为单位的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团队也可选聘科研能力强的校内外专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我校分别从科研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管理工作量三方面作为教师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首先应建立工作量转换、工作量抵扣等激励机制,保障教师完成岗位考核。只有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转换了相应的教学工作量,教师才有足够的动力投入到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中去。学校应从教师课外指导学生开展的科技论坛、讲座、实验实践环节等入手,按课时计算工资和教学工作量。教师若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科技类比赛获奖,可根据获奖等级进行科研工作量的转换,减轻教师科研工作的负担的同时也对教师所在的团队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学校也可根据教师能否带领学生完成科研课题和学生能否做好科研实践作为考核评价教师教学业绩与教师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2)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激励机制。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所做的工作多数都是隐性的,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打造敬业的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学校应针对这支队伍日常对学生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创新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于分值多、贡献大的管理团队年度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奖励。(3)加强科技创新技术团队激励机制。学生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构建“激励机制”就是要使大学生在取得绩效后能够得到合理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创新热情,否则大学生就可能丧失积极性。培养专业的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学校可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与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学生保研加分制度等密切挂钩,实施创新学分制,对参加校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比赛获奖、研究成果、科技发明获得专利、所创作的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和团队均给予创新学分奖励。

“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三支队伍,构建其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整个科技创新工作中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励措施使得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更稳定、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更敬业、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更专业,学生在“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团队模式下会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作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李健,淡天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9):62~46

[2]王祚桥,周培松,孟三爱.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38~328

[3]杨振海.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基于浙江省高校的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82~484

项目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课题编号:JXJG-10-7-2;南昌航空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校级课题,课题编号:JY1014。

上一篇:浅议企业战略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下一篇:齿轮减速器设计网络软件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