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东方朔的直谏

时间:2022-10-29 11:52:52

我很理解作家,尽如史,很难写成历史剧,免不了会有虚构。即便是历史剧,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摆弄史实。随心所欲了,对于历史人物,难免有美化或丑化之弊;对于历史,也难免有蓄意篡改之嫌。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不是戏说之作,其片首也已标明,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改编。剧中所演,大致都有史实的依据。也许是时尚难以摆脱,也许是习惯已成自然,其中仍有随心所欲之痕迹。比如让人上书封栗妃为皇后,这原是那位表面低调且与人为善的王妃(即以后的王皇后、王太后)之所为,在电视剧中,却成了出自处处锋芒毕露的长公主的损招,于史于艺,皆不可取,这且不去说他。因为太皇太后(窦氏)擅权,刘彻难以施展抱负,于是竟有6年时间在上林苑,明为游猎,实是考虑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并训练了一支八百人的羽林军,这却是捕风捉影,大有为汉武帝涂脂抹粉的味道了。

据史书记载,建元三年,汉武帝“始出微行,常入南山下射猎”,车马践踏了禾稼,当地百姓“皆号呼骂詈”,差一点被当地的官员抓起来;住客舍,又因为形迹可疑,如果不是老板娘“异上貌异”,还脱不了身。于是,汉武帝“又使吾丘寿王除(按:同治)上林苑”,使之与南山相连。上林苑原为秦代苑囿,西汉初沿用,供帝王休息、游乐、观鱼、走狗、赛马、斗兽、欣赏名花异木,(在今西安市西)。南山即终南山,(在今西安东南王曲镇南)。“夫南山,天下之阻,陆海之地也。山出玉、石、金、银、铜、良材,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又有(按:同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给足。”可见这是渭水之畔的极其富饶之地。如今,汉武帝要把这一带圈进上林苑去,并叫吾丘寿王去开发,以满足他围场射猎的兴致。

站出来反对这一决定的是东方朔,他的理由有三:“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用,下夺农桑,其不可一也。盛荆棘之林,大虎狼之墟,坏人冢墓,发人室庐,其不可二也。垣而囿之,骑驰车骛,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乐,不足以危无(按:同堤)之舆,其不可三也。”三条理由,归之为一,就是与民争利,而且为的只是自己的“一日乐”。不是么,要尽围场射猎之兴,把难得的“膏腴之地”,“开发”成“荆棘之林”、“虎狼之墟”,便不惜断了一方百姓的生命之脉,还要强行拆迁,“坏人冢墓,发人室庐”,这哪里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封建帝王的善举。

对于东方朔的这一通话,汉武帝倒是听进去的。“上悦,乃拜朔为大中大夫,给事中,然遂起上林苑”,没有翻下脸来训斥,没有给他穿小鞋,也没有我行我素,让吾丘寿王继续“开发”下去。请注意,这是建元三年的事,窦太后是建元六年五月去世的。即使在纳东方朔之谏“遂起上林苑”之前汉武在上林苑,也只是3年时间,说是6年,先就有误,至少是夸大其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连当时的汉武帝刘彻也并不认为这是于国于民有益的好事,没有想到两千余年后的人,却要将这当做是汉武帝雄才大略的一个侧面加以渲染,这就着实使人费解了。

汉武帝对东方朔,是“以俳优畜之”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他只是一个“弄臣”。却往往忽略了“朔时直谏,有所补益”的一面。如今某些地方的领导搞“圈地运动”,滥施开发区,强行拆迁,夺民之利,在他们身边,有几个人能像东方朔那样站出来,义正词严地予以阻止呢?!

上一篇:中将皮定均 下一篇:“捞钱大吏”孔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