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Wiki技术构建新型课堂

时间:2022-10-29 11:40:02

应用Wiki技术构建新型课堂

编看编说:第13期,我们通过“专题”的方式,从概念、应用、问题与解决等几个方面,介绍了Wiki这种新型教育技术的功能、特点和在教育应用中的优、劣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读者要求,本期将继续用一组文章,阐述Wiki在新型课堂中的作用、模式和应用实例,期望能对有志于此的教师朋友有所启发。

怎样进一步探寻构建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如何突破网络课堂常态化的瓶颈,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作用?这些问题已经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2006年以来,笔者学校系统地开展了应用Wiki在中学教学中建构新型课堂的尝试,现将一些经验和收获分享如下。

Wiki在构建新型课堂中的作用

1.Wiki为新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目前,学校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对独立封闭,缺乏系统性,不适合直接用于教学。而Wiki给教育提供了知识增长的分享平台,只要能够充分发挥Wiki群体参与和更新迅速的优势,让学校一届一届的学生参与建设和学习,就能够有效地建立起内容丰富、准确且呈动态增长的教育资源库,解决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分散和封闭的问题,从而弥补同步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

2.Wiki满足教育对知识更新的需求

中学生已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实践证明他们很容易掌握低技术门槛的Wiki网站使用技巧;同时Wiki适合建立个人知识贮备体系,用户只要登录平台,就可以查阅自己创建或修改过的词条,通过网站检索系统或相关类别,可以轻松查阅其他用户创建的词条,找到自己想要的词条,这种以知识仓库为特征的Wiki动态资源库提供了相互学习的环境。对于学生,Wiki是学习和知识管理的工具;对于教师,Wiki是更新知识、实施网络备课的新型平台。可以通过Wiki平台建立师生和生生知识互动通道,只要教师进行有效组织引导,Wiki就会显现强大的生命力。

Wiki构建新型课堂环境的模式

笔者学校主要是借助Wiki网站的创建、修改、版本对比及评论等多方面功能,进行学科应用实践,逐步摸索出构建课堂环境的三种基本应用模式:学科词典应用模式、协作学习应用模式和写作训练应用模式。

1.Wiki学科词典应用模式

Wiki首先是作为网络百科知识词典的形式出现在网络社会的,知识的检索、浏览和创建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最主要的功能。

初中维基百科网结合现行初中各学科教材的章节和知识点进行多层分类,这些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信息技术、思想品德、美术、书法、健康教育、体育等。

建库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与本知识点相关的词条存于Wiki对应分类中,散落在互联网上的各类有效知识收集入库后,使用时可以利用入库时所设的关键词或分类进行检索,减少网上查找时间。同时由于Wiki共建共享的特点,师生在使用Wiki资源库词条内容时,可以随时修改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届又一届的师生重复使用Wiki资源库,Wiki资源库所存贮的知识词条会越来越丰富、完整、准确、方便。

2.Wiki协作学习应用模式

Wiki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是一个优秀的协作共创平台。Wiki技术所具有的快速撰写、版本控制、协作性强和多元评价的特点非常切合协作学习对支持平台的要求。

利用Wiki网站进行学习时,学习者一方面可以很方便地自己的观点、解决办法和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内容,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修改、评价,在评和写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协作和交流。

Wiki还可以调动具有不同个性、能力及自信心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学习能力。

3.Wiki语文、英语学科写作训练应用模式

Wiki平台是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超文本系统,使用者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和编辑。其应用于写作训练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借助Wiki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创建词条进行写作训练,也可以修改或扩写,形成新的版本,利用网站版本对比功能,可以在比较中提升写作的能力。此外,可以建立写作素材库、范文库,同一类的作品通过分类或关键词归纳在一起,以便系统地学习实践。

用Wiki平台来写作体现出五大优势:一是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二是有助于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和积累生活经验;三是有助于改变单一的批阅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四是有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五是有助于师生共享智慧、分享过程。

Wiki应用于构建新型课堂的教学实践案例

立足于知识、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等技术精髓的网站建设和教学应用,充分实践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倡导,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无论是参与资源库的建设,还是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相互评价,Wiki网站把师生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从校内扩大至家庭,从课堂走向了课外,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以下以第六届全国NOC活动一等奖获奖课《人物描写系列训练之──外貌描写训练》为例,说明日常学科教学中Wiki的应用。

该课教学全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三个步骤。

首先是课前准备──素材的搜集与积累。

教师:在“初中维基百科网”的语文学科中建立相应栏目分类(写作天地/素材积累/人物描写/人物外貌集锦),并上传学过的课文中相关外貌描写片段及简要分析作为学生的范本。

学生:分小组,自主从网上搜集各种关于人物外貌的片段描写,提交到上面所设“人物外貌集锦”分类中备用,要求仿照教师范本对所提交的片段进行简要赏析,共同建立人物描写素材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建立对人物外貌描写方法的感知(学科词典应用)。

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Wiki平台的便利,教师设计了三道形式不同、难度有梯度的训练题,同时提出写作评价标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Wiki“共建共享”的开放模式,分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然后,师生再通过网站的“评论”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方位评价。最后由学生现场在Wiki网站上实时展示写作成果,教师和其他学生当场进行评价(协作学习应用与写作训练应用)。

课后,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写作以及完成对他人的评价。

这节课的教学,利用Wiki的开放与共享特性,打破了传统素材积累的封闭状态;利用Wiki的平等与合作特性,打破了师生间单一的“你讲我练”的传统写作评改模式,形成了学生自主参与且多方交互协作的立体化动态写作体系。同时,还利用网络环境,突破了传统纸质文本交流及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综合各学科教学实践来看,Wiki平台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方式,完全可以实现新课标对学习评价多元化、过程化的要求。

存在的问题

1.网络技术和教师理念瓶颈

我们在网站建设和应用的实践中发现,Wiki应用在文科方面较好;应用于理科方面,由于Wiki编辑器的局限性,一些理科需要使用的公式无法呈现,影响教学效能的发挥。随着Wiki平台技术的成熟,相信会逐步解决。

此外,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是制约Wiki构建网络化条件下新型课堂的关键,需要教师摒弃应试教育思想,敢于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2.常态化网络环境瓶颈

在Wiki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型课堂只有常态化才能体现出课改的价值,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课堂也是如此,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网络教室配置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布线装修等因素,使得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只停留在浅层阶段,网络环境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实验室或多媒体计算机室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常态化和普及化。

上一篇:Wiki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加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