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9 11:32:10

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高眼压小梁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77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124-01

本文观察了15例(15眼)因持续高眼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了1998年1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共15例(15眼),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岁;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虹膜炎继发性青光眼3例,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3例。所有患者入院时眼压在60~81 mmHg,后均予降眼压治疗3~7 d,但效果不佳。术前视力:指数/20 cm~0.1,术前眼压:56~81 mmHg。

1.2 术前准备

术前30 min口服苯巴比妥0.06 g、乙酰唑胺片0.5 g,静脉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 ml,1%毛果芸香碱眼液缩瞳,0.5%噻马洛尔滴眼液等降眼压。

1.3 手术方法

手术行球后睫状神经节阻滞麻醉,间歇按摩眼球5 min,常规做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烧灼止血,行以角膜缘为基底梯形巩膜瓣,约为(3×5)mm2,分离至透明角膜约0.5 mm,3:00位透明角膜缘穿刺,缓慢放出房水,行小梁切除约(1×3)mm2,剪除脱出虹膜根部,间断缝合巩膜瓣,连续缝合结膜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包眼,术毕。术后随访2~6个月。

2 结果

2.1 术后眼压

术后第1天眼压均下降至17.30 mmHg以下,随访2~6个月,患者眼压为12~20 mmHg,平均眼压16.30 mmHg。

2.2 视力

出院时视力0.1~0.5者10例,>0.5者5例,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3 滤过泡

术后6个月均为功能性滤过泡。

2.4 并发症

前房形成迟缓6例,经散瞳、抗炎、加压包扎均于1周内前房形成。加速白内障形成1例,手术后半年视力下降至0.08,行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0.5。虹膜睫状体炎2例,予抗炎、散瞳,5 d内炎症消退。

3 讨论

青光眼患者原则上应该在眼压控制至正常后才能进行手术,手术时的眼压一般要求在20 mmHg以下,因为高眼压下进行手术危险性大,而且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效果也较差。但对于急性高眼压,其对视神经的损害和预后与高眼压的水平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已有资料表明,当急性高眼压超过5.34 kPa时即可造成前段视神经缺血或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当眼压超过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压9.33 kPa时,数分钟内即可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萎缩和阻塞。因此,对急性发作高眼压者,应迅速应用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控制眼压。如经足量的降压药物治疗数小时内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即应进行降压手术以挽救和保护视功能。延误手术时机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而且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手术的危险性越大,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越多,手术效果也越差,临床医生对这一点应有足够的重视[1]。对这类患者在行滤过性手术时,可在切开前房之前,通过睫状体平部穿刺,吸出玻璃体内积液来降低眼压或先作一前房穿刺,注意要缓慢逐渐放出房水[2]降低眼压和软化眼球,切忌使眼压骤然下降。本文15例患者均先通过行前房穿刺放出房水后,再行小梁切除,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绍珍.眼科手术学 [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0.

[2]李凤鸣.眼科全书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06.

(收稿日期:2007-04-0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关于如何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