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浅析

时间:2022-10-29 11:30:56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浅析

摘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对待学习时的一种消极的态度,多体现为沮丧、不满、疲乏、抑郁、低自尊等负面学习心理,是目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得出了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基本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倦怠 影响因素 缓解建议

一、学习倦怠的界定

1.倦怠的由来及职业倦怠

倦怠(burnout)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 Freuden Berger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原意是指燃尽、枯竭,后运用在了心理健康的领域。他认为,倦怠是一种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主要指人际服务领域中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本身的要求,或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对工作缺少兴趣,感到厌烦,身心俱疲以及对工作和他人逐渐冷漠,无成就感等一系列负面症状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随后,Maslacha和Jackson在其研究中对职业倦怠总结出较为全面的定义:“工作倦怠即在工作领域中,工作者的一种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讥诮态度(depersonalization)和个体成就感降低(a reducedsense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症状”。在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职业倦怠更是成为普遍的现象,给组织和个人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2.学习倦怠概念的界定

学习倦怠最初由Pines 和 Katry(1981)在其他非助人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后发现的,他们得出了大学生在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的结论,并首次提出了学生倦怠(student burnout)的概念,其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倦怠现象。随着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课业负担的不断加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也呈现出了日渐严重的趋势。有研究发现,高校中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在整个群体中只占到了8.5%,大学生在基础课的逃课率为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为20%左右,公共课的逃课率更是高达50%,在一些高校中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比例高达40%,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因为厌学而最终退学。我国学者杨丽娴(2004)在其研究中为学习倦怠给出了更为全面的界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

3.学习倦怠维度的界定

目前有关对学习倦怠维度的研究都是以工作倦怠的三维度理论为基础的,即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

情绪耗竭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较为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时体现出来的一种超负荷的耗竭情绪。当学生的情绪耗竭较为严重时,学生会表现出缺乏活力,在学习时觉得紧张和受挫,消极地认为自己无法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去个性化指的是学生以一种玩世不恭并且不耐烦的态度去回应周围的人际关系。去个性化较为严重的学生,有可能对同学和朋友没有疏离感,但是却会想尽一切办法逃避学校,逃避老师,逃避惩罚。低成就感指的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远远低于自己的实际成绩,对学习的挑战缺乏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即使是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长此以往也会慢慢地被挫败感耗尽自信心,甚至更加容易一蹶不振,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评价,对学习也越来越没有信心和兴趣。

二、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1.学习倦怠的成因

关于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有研究者认为主要是学习环境造成的,比如学校提供的奖赏和机会的公平性、学生受关注程度、学习的灵活性、师生接触及学习卷入度、学业成就等都与学习倦怠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人格特质是产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例如乐观主义、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人格特质等。与此同时,多个学者都得到了实际的学业压力却与学习倦怠相关不大的结果。总的来说,当学校资源不够或社会支持不足时,学生会觉得空虚,精力耗尽,这时便会出现学习倦怠。

2.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到目前为止已有的研究表明,人口学变量对于学习倦怠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性别、年级、专业和院校类型等方面。

在性别方面,男生在去个性化这一维度上皆高于女生:连榕等(2006)的研究发现大学男生在低成就感和情绪耗竭这两个维度上皆高于女生;程陶等(2007)也在其研究中发现在硕士研究生中,男生在去个性化这一维度上低于女生。在年级方面,中间年级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情况都更加严重:Bernhard(2007)对于年级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情感耗竭和和低成就感两项上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连榕等(2006)也在其研究中发现大四学生相比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成就感会更高,并且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更低;程陶等对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表明,硕士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最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最低,三年级学生次之。在专业方面国内有研究显示,文、理科学生的总倦怠水平高于医科和工科学生,同时热门专业的学生的低成就感状况会比其他相对冷门一些的专业学生好一些,而在情绪耗竭上也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院校类型上,师范院校学习倦怠水平最高,尤其是在学习倦怠总分和低成就感维度上相比非师范类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而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各维度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除了统计学变量可以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之外,一些学生的个体特征因素也与学习倦怠有着相关性,主要包括人格特质、应对风格、承诺、满意度和自我等因素。

在人格特质方面,Garden 认为具有特定人格特征的个体更倾向于出现高倦怠。国内学者张信勇等(2008)也有类似观点,他通过研究发现健康坚韧性人格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应对风格方面,许有云(2007)对学习倦怠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了不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达到了显著的差异性,其中采用控制性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在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灵活型、非控制型和异常型。在自我方面,国外大部分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等因素都与倦怠呈负相关,国内学者甘怡群等(2007)发现,一般自我效能、自尊水平与学业倦怠水平呈负相关,马利军等(2009)调查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在满意度方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习满意度成较高的负相关,而健康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都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较低。在承诺方面,大学生的情感承诺对其学习倦怠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连榕等(2005)在对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研究中表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都对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有着预测的能力,并且对去个性化的预测效果更为显著,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是成就感低的有效预测变量。

上一篇:从美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看我国高校专业教师应... 下一篇:庄浪县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