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醉心的人文――丽江束河茶马古镇

时间:2022-10-29 11:22:12

一种醉心的人文――丽江束河茶马古镇

穿过重重山峦,绕过入云的峻岭,550公里的路程,小过用八个多小时,我们已经从云南省会昆明跑到了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你能想到吗?上个世纪初,昆明到丽江这一路有多少蛮荒之地阻隔,那些地方不要说公路,就是羊肠小路也难有人行,隔山隔水的人们,相互之间消息的传达,物资的交换,文化的流动,只能靠穿山过岭,艰辛跋涉的马帮。那时马帮多以川、滇的茶叶交换的马匹、药材。马哥头们带了锅,牵了马,从西汉时期就用脚步与马蹄一点―点连接了云南、四川、,直至海外的小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甚至抵达了西亚、西非以及红海岸,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占道。离丽江占城约七公里,背靠着峰顶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的束河茶马占镇,就是这条占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以农耕为基业的古镇,清晨是最富有农家田园鲜活气息的时刻,为了体验行走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哥头们那份起早贪黑的辛劳,为了用心灵和意念去触摸玉龙雪山被朝霞抹红的壮美,东方刚刚发白,我们已经徒步进入了束河茶马古镇。横跨青龙河的青龙桥高高地耸着背,在越来越亮的、透着淡淡玫瑰红的蓝天下越来越近,那是丽江现存最长的单孔石拱古桥,跨度达33米。暖暖的朝阳漫不经心地投照在青龙侨上,侨背光润,斑驳的五花石燃烧着黄澄澄的沧桑。骑马的游客尚少,闲着的牵马入拉马立在桥头,矮壮的马匹在古道上拉下一条条长长的影子,马儿不紧不慢地摇着尾巴,四蹄就那样静静地踩着金色的石板,但我分明在石板石缝间听到了杂沓不息的,铿锵作响的,茶马古道的马蹄声。

翻过青龙桥进入束河古镇,街巷错落有致,全是石板铺就,一色光润如珠。茶马古道就从镇里穿过,像是一根敷满了岁月沧桑的、古色古香而又依然牢实的丝绳,把整个束河古镇穿成一串斑斓多姿的珍珠项链。街巷伴了沟渠行走,汩汩流淌的,清冽的泉水不停不歇地叙说着束河的古住今来。束河四方街刚刚放水冲洗过,绿柳摇曳下,穿着“披星戴月”服饰的纳西老太太不紧不慢地走着,湿漉漉的街面在朝阳轻抚过处碎银般灿烂,不时有人骑马踏过。茶马广场上盛装的纳西族妇女随心起舞,那舞姿,那歌声,那笑脸,都是那般的古朴,那不是表演,那就是他们快乐的生活。与大小汽车拖着尾气、灰尘挤来挤往的街市相比,这该是天堂里的情景了吧?

除渊源久远的马帮文化外,束河古镇的农耕文化也保存得非常完整。村中宽敞处,早被岁月糅成黝黑的、斑秃不全的低矮围墙环绕着草垛星落的场院,正午的日头下,犏牛懒懒地躺在草垛旁,浑身闪动着黑绸缎般的光亮。小马拴在场头的一排杨树下,深秋的阳光把树叶烘烤出一片金黄,在海一般深蓝的天空中与如絮的云朵一起滑动。不大的场院里立满了一根根独立的青稞架,这些灰黑、斑驳的青稞架一年年高挑着晾干的,黄澄澄的玉米、青稞不知养育了多少代束河人。束河依山靠水,可以耕种的土地十分的宝贵,因此,束河人远古以来就知道将晾晒粮食的场地向高空发展,既简约,又通透,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美丽。尤其是爬上村后的半山寺,从最高处鸟瞰束河古镇全貌,水领了路,房依了水,自古一脉相承的农耕建筑群中,几根青稞架挂满了沉甸甸的玉米棒,从农家院落灰黑如鳞的瓦井中高高挑起,活生生点化了躬耕自乐的农家生活。

束河古镇靠近雪山,临近龙潭的村东头有一家“呆吧”,黑瓦土墙,是那种不知住了几代人的束河老宅。依了山坡高低起落的四合院洒满了耀眼的阳光,悠悠的乐曲伴着门前的雪山泉水汩汩流淌。厅堂几乎就用一整面墙的玉米棒子做迎客的壁画,黄澄澄的散发着丰收的气息,与柱子脚下的金红色的老南瓜呼应着田园乐趣。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玉米架旁有一盘大石磨,可以悠悠地推它几转,吧主的柜台边还放着一把木摇椅,你也可以像老花镜落在鼻子尖上的老祖母那样,怀抱一本又厚又旧的书,躺在那里懒散地摇摇晃晃。一页页随手拆下的书籍画页,用图钉随意地订在早年被油灯火烛熏黑的木墙板上,有风景,有西洋的油画,也有童话……一间间屋子只是简单地摆放着原木粗制的桌椅,粗糙的桌布上到处摆放着书籍杂志,有时尚的,有旅游的,在一个摆放音响器材的角落里,我还看到《欧洲古典音乐流派》之类生僻少见的教科书般严肃的书籍,显然,吧主喜欢音乐,喜欢书籍,喜欢流行。古朴与时髦的嫁接最能营造出迷人的时尚。

呆吧临水一面是完全敞开的,高高的木栏,我嗅着普洱茶的清香,依了木栏毫无目的地放牧自己的目光。栏下是淙淙而过的龙潭水,绿苔温腻的青石渠内,一簇簇碧绿碧绿的水草在光波中轻轻摇曳,那水清冽,透明,只是看着它,你的舌头下就会发甜。依水的店家用粗粗的草绳拴了装满啤酒的小竹篮,就那样泡在渠里,任雪山化出的甘泉去冰镇它。到过很多很多世世代代以水著称的水乡,像束河茶马古镇这般仍然拥有着“原生态”水流的水乡,实在是少而又少了。呆吧门口立着一块大水牌,上面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的报价,只是笨拙地写着读书、聊天、做梦、发呆几个大字,旁边画着同样笨拙的小人儿,几乎每一个路过的游客都会停下脚步,对着水牌发一回呆,然后举起相机拍照,就那样专门对着水牌。显然,在这个有1200年历史的山野古镇,这个时尚的小小创意,拨动了人们被喧嚣世俗缠裹得早就麻木了的最原始的意念冲动。

伴渠而过的五花石板街道下边就是农家的菜地,地头还亮着三眼古井,四四方方,一、二、三,依次排开,第一眼井连着源头的渠水,顺序从第三眼井流进菜地的水沟。第一眼井取饮用水,第二眼井洗菜,第三眼井洗衣物。同样,对于流过古镇四面八方的渠水,束河茶马古镇的居民也有约定,早晨八点以前,任何人不能在渠里冼东西,供家家汲取饮用水。与好山好水相依生息的人们最懂得珍惜自然环境,是如此美好的乡规民约,使从幢幢民居中穿行了1200多年的甘泉仍然清洌,但愿人们能够与大自然永远如此相依。

早晨的阳光斜斜地照亮木栏下光润的街道,放水洗过的五花石铮亮如铁,拓拓的马蹄声中,不时有游客骑马走过,就这样顺着渠水,绕过民宅,穿过古镇的中心。在镇内竟然能够骑马!就像当年的马帮,悠悠走过去,把云南的茶送到遥远的国度;悠悠走回来,带来天边的马匹……就这样闲散地穿过古往今来以千年计数的文明历史。马蹄铁踏在千年磨砺的五花石上,恰像戴了金戒指的手指敲打在光润细腻的老玉上,美极了,那不是一部电影么?这依水的木栏也是场景,我也是这电影里的角色,与没有目的的眼光同样散淡的是空空的思绪,空得那样的透澈,反而无意识地生发出许许多多的本原,发呆,发呆……在那个古朴与时髦交缠不清的老宅里,我久久地发呆,完全地发呆,却又十分奇怪地觉得心下是那么的清醒和悦愉。世界,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世界,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上一篇:视觉上与心灵上的双重享受,唯有艺术能够给予 下一篇:形销骨立为君瘦